正在加载图片...
因素:收入、利息率。这里的收入是指纳税人税后可支配的收入,而不是税前总收入:利息 率也是指税后的利息率或实际收益率,而不是税前的利息率。关于税收对纳税人私人储蓄的 影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种看法是,政府征税会降低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促使纳税人减少当期消费,为 维持既定的储蓄水平而增加储蓄(相对提高了储蓄水平),在此种情况下,政府征税反而会 促进纳税人私人储蓄的增加。 在图6-6中,纵轴代表纳税人对私人储蓄的选择,横轴代表对消费的选择。在纳税人可 支配收入既定的条件下,其储蓄和消费的选择可以组合成一直线AB。纳税人从储蓄和消费 中均获得满足,一定数量的储蓄和一定数量的消费带来的效用是无差异的,两者组合可以形 成无数条无差异曲线。AB与无差异曲线I1在P1点相切,这一切点使纳税人获得的 效用最大。即他选择C1为消费额,选择S作为储蓄水平(储蓄额)。 消费 图6-6税收对储蓄的影响 如果政府对利息所得征税,该纳税人的税后可支配收入会因此减少,纳税人对储蓄和消 费的选择组合会发生变化。假定纳税人储蓄目标是既定的,(如为将来积累养老金、保险基 金,或进行投资,或购买一定的商品等作准备)其储蓄必需维持在S的水平上,该纳税人对 储蓄与消费的选择组合成AE直线,AE与新的无差异曲线l2在P2点相切。P2为纳税人税后 对储蓄和消费选择的最佳组合。即他选择C2为消费额,S为储蓄数额。C2小于税前的C1, 而S与税前相等。由此可见,税收对私人储蓄的第一种影响是政府征税导致纳税人可支配收 入减少的条件下,纳税人以降低当期的消费为代价而相对提高了储蓄比例 另一情况是,政府征税会减少纳税人实际利息收入,降低储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从而 引发纳税人以消费替代储蓄,造成纳税人私人储蓄的下降 在图6-7中,纵轴和横轴分别表示纳税人对储蓄和消费的选择。在纳税人可支配收入既 定的条件下,纳税人对储蓄和消费选择组合的最佳点仍为P1。即选择的消费额为C1,储蓄 额为S1 储 蓄因素:收入、利息率。这里的收入是指纳税人税后可支配的收入,而不是税前总收入;利息 率也是指税后的利息率或实际收益率,而不是税前的利息率。关于税收对纳税人私人储蓄的 影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是,政府征税会降低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促使纳税人减少当期消费,为 维持既定的储蓄水平而增加储蓄(相对提高了储蓄水平),在此种情况下,政府征税反而会 促进纳税人私人储蓄的增加。 在图 6-6 中,纵轴代表纳税人对私人储蓄的选择,横轴代表对消费的选择。在纳税人可 支配收入既定的条件下,其储蓄和消费的选择可以组合成一直线 AB。纳税人从储蓄和消费 中均获得满足,一定数量的储蓄和一定数量的消费带来的效用是无差异的,两者组合可以形 成无数条无差异曲线。AB 与无差异曲线 I1 在 P1 点相切,这一切点使纳税人获得的 效用最大。即他选择 C1 为消费额,选择 S'作为储蓄水平(储蓄额)。 图 6-6 税收对储蓄的影响 如果政府对利息所得征税,该纳税人的税后可支配收入会因此减少,纳税人对储蓄和消 费的选择组合会发生变化。假定纳税人储蓄目标是既定的,(如为将来积累养老金、保险基 金,或进行投资,或购买一定的商品等作准备)其储蓄必需维持在 S'的水平上,该纳税人对 储蓄与消费的选择组合成 AE 直线,AE 与新的无差异曲线 I2 在 P2 点相切。P2 为纳税人税后 对储蓄和消费选择的最佳组合。即他选择 C2 为消费额,S'为储蓄数额。C2 小于税前的 C1, 而 S'与税前相等。由此可见,税收对私人储蓄的第一种影响是政府征税导致纳税人可支配收 入减少的条件下,纳税人以降低当期的消费为代价而相对提高了储蓄比例。 另一情况是,政府征税会减少纳税人实际利息收入,降低储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从而 引发纳税人以消费替代储蓄,造成纳税人私人储蓄的下降。 在图 6-7 中,纵轴和横轴分别表示纳税人对储蓄和消费的选择。在纳税人可支配收入既 定的条件下,纳税人对储蓄和消费选择组合的最佳点仍为 P1。即选择的消费额为 C1,储蓄 额为 S1。 P2 P1 I1 I2 S2 S1 A 储 蓄 P2 P1 I2 I1 0 C2 C1 E B S' A 消费 储 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