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2· 智能系统学报 第14卷 了复杂的运算后,其结果仍然是一个看上去有同 2)基于同异反距离的模式分类 异反平凡结构的联系数,因此集对分析同时是对 白杨文于1996年给出同异反距离模式识别 联结主义(结构功能主义)的一种支撑。 的择优原则和择近原则2。择优原则是指预先有 第三,集对分析支撑符号主义。符号主义认 优化准则或有优化目标时,用最优化方法寻找出 为,思维的基元是符号,思维过程是有关符号的 最优的模式;择近原则是一一计算待需要识别的 运算和逻辑推理,符号主义也称形式主义,计算 n个模式与事先给定模式的距离,按距离的由小 机的全部运算和推理都是借助形式上的各种特定 到大次序确定与事先给定模式的“同(最接近事先 符号进行。集对分析强烈支撑符号主义是因为: 给定模式)异(与事先给定模式有一定距离)反 首先,有关联系数的运算就是一种符号运算,按 (与事先给定模式有较大距离)”。当“同异反”是 集对分析理论,运算结果的“同异反”是什么含 相对独立和有确定的属性且不计较“异”的不确定 义,要结合具体问题背景加以理解;其次,集对分 性时,同异反模式识别结果是一个唯一确定的结 析认为,从已知两个集合的“同”可以在一定条件 果当计及同异反中“异”的不确定性时,同异反 下得出这两个集合的“异”和“反”。反之亦然,即 模式识别结果需要通过不确定性分析后才能给出 从两个集合的“反”也可以得出这两个集合的“同” 结论。当没有事先给定的模式时,可以在给出的 n个模式中先根据某种准则(如最优指标集)找出 和“异”(参见后面的7.3节);“异”中则自然地蕴含 最优模式作为标准模式,再根据择优原则和择近 着“同”和“反”。显然,这里对条件和背景的选择 原则实现模式的同异反识别和聚类。 有独特的意义,一切随条件和背景的改变而改 3.2基于集对分析的指纹识别 变,同样的符号在不同的条件和背景下完全可以 成科扬在文献[29]中基于集对分析建立了一 有不同的含义。再次,集对通过自身的特征函数 套新型的指纹识别系统,基本思路:把模板指纹 进行集对运算,本身就是一种符号运算。 的所有特征组成集合A,把待识别的指纹所有特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领域中的符号主义、联 征组成集合B,指纹识别与匹配就是A,B2个集合 结主义、行为主义都可以都得到集对分析的理论 所有关系的分析和综合判断。 支撑和方法论支撑,原因就在于集对分析既支撑 该识别系统的主要步骤如下: 3大学派中被确定部分的公知,也支撑不确定部 1)确定各个指纹特征的权系数 分的争论,进一步把确定的部分与不确定的部分 因为指纹特征点的类型、欧氏距、相对角、至 联系起来。 中心所穿纹线数等几个属性在判断两枚指纹对应 3集对分析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特征点是否匹配的决定性作用不一,所以要对各 属性确定其权系数。因此用专家定权法确定指纹 3.1基于集对分析的同异反模式识别技术 特征点类型、欧氏距离、相对角、至中心所穿纹数 该技术分为基于联系数的同异反定量模式识 这4个属性的权重。 别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同异反模式识别,前者 2)选取待识别指纹的特征点 又分为: 对于预处理过的指纹图象,可提取两类特征 1)基于联系数伴随函数的模式分类 点:纹线的端点和分叉点。其他类型纹线特征均 设u(N,M=a+bi+cj是关于模式N、M的一个 可以被分解成这两类加以提取,纹线中的眼、桥 同异反3元联系数,则当该联系数的势函数 剪刀形交叉均可以拆分成两个纹线分叉点,图象 shi=g>1且b<a时,判定N、M为同一类模式; 中的孤立点不予提取,如图1。 当势函数shi)=g<1且b<c时,判定N、M互为相 反类模式;当shim=a=l且b<c时,判定N、M互 为既不相同也不相反的中介过渡类模式,必要时 对中介过渡类模式作深人一个或多个层次的细化 同异反分类,此时需要把同异反3元联系数展开 成同异反4元联系数(见式(4))、5元联系数(见 式(⑤))等。此外还有基于联系数偏联系数式(⑦) (10)的模式分类,基于联系数邻联系数的模式分 类,以及基于联系数相互作用联系数的模式分类 图1特征点提取 等,可以参见文献[15]。 Fig.1 Feature point extraction了复杂的运算后,其结果仍然是一个看上去有同 异反平凡结构的联系数,因此集对分析同时是对 联结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 的一种支撑。 第三,集对分析支撑符号主义。符号主义认 为,思维的基元是符号,思维过程是有关符号的 运算和逻辑推理,符号主义也称形式主义,计算 机的全部运算和推理都是借助形式上的各种特定 符号进行。集对分析强烈支撑符号主义是因为: 首先,有关联系数的运算就是一种符号运算,按 集对分析理论,运算结果的“同异反”是什么含 义,要结合具体问题背景加以理解;其次,集对分 析认为,从已知两个集合的“同”可以在一定条件 下得出这两个集合的“异”和“反”。反之亦然,即 从两个集合的“反”也可以得出这两个集合的“同” 和“异”(参见后面的 7.3 节);“异”中则自然地蕴含 着“同”和“反”。显然,这里对条件和背景的选择 有独特的意义,一切随条件和背景的改变而改 变,同样的符号在不同的条件和背景下完全可以 有不同的含义。再次,集对通过自身的特征函数 进行集对运算,本身就是一种符号运算。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领域中的符号主义、联 结主义、行为主义都可以都得到集对分析的理论 支撑和方法论支撑,原因就在于集对分析既支撑 3 大学派中被确定部分的公知,也支撑不确定部 分的争论,进一步把确定的部分与不确定的部分 联系起来。 3 集对分析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3.1 基于集对分析的同异反模式识别技术 该技术分为基于联系数的同异反定量模式识 别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同异反模式识别,前者 又分为: 1) 基于联系数伴随函数的模式分类 µ(N, M) = a+bi+c j N、M shi(µ) = a c > 1 b < a N、M shi(µ) = a c < 1 b < c N、M shi(µ) = a c = 1 b < c N、M 设 是关于模式 的一个 同 异 反 3 元联系数,则当该联系数的势函数 且 时,判定 为同一类模式; 当势函数 且 时,判定 互为相 反类模式;当 且 时,判定 互 为既不相同也不相反的中介过渡类模式,必要时 对中介过渡类模式作深入一个或多个层次的细化 同异反分类,此时需要把同异反 3 元联系数展开 成同异反 4 元联系数 (见式 (4))、5 元联系数 (见 式 (5)) 等。此外还有基于联系数偏联系数式 (7)~ (10) 的模式分类,基于联系数邻联系数的模式分 类,以及基于联系数相互作用联系数的模式分类 等,可以参见文献[15]。 2) 基于同异反距离的模式分类 白杨文于 1996 年给出同异反距离模式识别 的择优原则和择近原则[28]。择优原则是指预先有 优化准则或有优化目标时,用最优化方法寻找出 最优的模式;择近原则是一一计算待需要识别的 n 个模式与事先给定模式的距离,按距离的由小 到大次序确定与事先给定模式的“同 (最接近事先 给定模式) 异 (与事先给定模式有一定距离) 反 (与事先给定模式有较大距离)”。当“同异反”是 相对独立和有确定的属性且不计较“异”的不确定 性时,同异反模式识别结果是一个唯一确定的结 果;当计及同异反中“异”的不确定性时,同异反 模式识别结果需要通过不确定性分析后才能给出 结论。当没有事先给定的模式时,可以在给出的 n 个模式中先根据某种准则 (如最优指标集) 找出 最优模式作为标准模式,再根据择优原则和择近 原则实现模式的同异反识别和聚类。 3.2 基于集对分析的指纹识别 A B A,B 成科扬在文献[29]中基于集对分析建立了一 套新型的指纹识别系统,基本思路:把模板指纹 的所有特征组成集合 ,把待识别的指纹所有特 征组成集合 ,指纹识别与匹配就是 2 个集合 所有关系的分析和综合判断。 该识别系统的主要步骤如下: 1) 确定各个指纹特征的权系数 因为指纹特征点的类型、欧氏距、相对角、至 中心所穿纹线数等几个属性在判断两枚指纹对应 特征点是否匹配的决定性作用不一,所以要对各 属性确定其权系数。因此用专家定权法确定指纹 特征点类型、欧氏距离、相对角、至中心所穿纹数 这 4 个属性的权重。 2) 选取待识别指纹的特征点 对于预处理过的指纹图象,可提取两类特征 点:纹线的端点和分叉点。其他类型纹线特征均 可以被分解成这两类加以提取,纹线中的眼、桥、 剪刀形交叉均可以拆分成两个纹线分叉点,图象 中的孤立点不予提取,如图 1。 图 1 特征点提取 Fig. 1 Feature point extraction ·32· 智 能 系 统 学 报 第 14 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