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R表示记录仪器,S是一个电刺激器。当测量电极中的一个 电极刺入轴突内部时可发现膜内持续处于较膜外低70mV的负电位状态 当神经受到一次短促的外加刺激时,膜内电位快速上升到+35mV的水平 约经0.5~1.0ms后再逐渐恢复到刺激前的状态。其他说明见正文 作电位或锋电位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它只在刺激满足一定条件或在特定条件下刺激强度达到阈值时 才能产生。但单一神经或肌细胞动作电位产生的一个特点是,只要刺激达到了阈强度,再增加刺激并不能使 动作电位的幅度有所增大:也就是说,锋电位可能因刺激过弱而不出现,但在刺激达到阈值以后,它就始终 保持它某种固有的大小和波形。此外,动作电位不是只出现在受刺激的局部,它在受刺激部位产生后,还可 沿着细胞膜向周围传播,而且传播的范围和距离并不因原初刺激的强弱而有所不同,直至整个细胞的膜都依 次兴奋并产生一次同样大小和形式的动作电位。图2-11的实验布置中,神经受刺激部位和记录部位之间有 段距离:但不论记录电极在职一神经纤维上如何移动(除非是在纤维末梢处有了纤维形态的改变,或纤维 的离子环境等因素发生了改变),我们一般都能记录到同样大小和波形的锋电位,所不同的只是刺激伪迹和 锋电位之间的间隔有所变化,这显然与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到记录电极所在部位时所消耗的时间 短有关。这种在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的现象,称作“全或无”现象, 其原因和生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 在不同的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虽然在基本特点上类似,但变化的幅值和持续时间可以各有不同。例如,神 经和骨骼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以一个或几个毫秒计,而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则可持续数百毫秒:虽 然如此,这些动作电位都表现“全或无”的性质 (三)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 早在1902年, Bernstein就提出膜学说,他根据当时关于电离和电化学的理论成果提出了经典的膜学说来 解释当时用粗劣的电测量仪器记录到的生物电现象。他认为细胞表面膜两侧带电离子的不同分布和运动,是 生物电的基础。但在当时和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没有测量单一细胞电活动的手段和其他有关技R 表示记录仪器,S 是一个电刺激器。当测量电极中的一个 微电极刺入轴突内部时可发现膜内持续处于较膜外低 70mV 的负电位状态。 当神经受到一次短促的外加刺激时,膜内电位快速上升到+35mV 的水平, 约经 0.5~1.0ms 后再逐渐恢复到刺激前的状态。其他说明见正文 动作电位或锋电位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它只在刺激满足一定条件或在特定条件下刺激强度达到阈值时 才能产生。但单一神经或肌细胞动作电位产生的一个特点是,只要刺激达到了阈强度,再增加刺激并不能使 动作电位的幅度有所增大;也就是说,锋电位可能因刺激过弱而不出现,但在刺激达到阈值以后,它就始终 保持它某种固有的大小和波形。此外,动作电位不是只出现在受刺激的局部,它在受刺激部位产生后,还可 沿着细胞膜向周围传播,而且传播的范围和距离并不因原初刺激的强弱而有所不同,直至整个细胞的膜都依 次兴奋并产生一次同样大小和形式的动作电位。图 2-11 的实验布置中,神经受刺激部位和记录部位之间有 一段距离;但不论记录电极在职一神经纤维上如何移动(除非是在纤维末梢处有了纤维形态的改变,或纤维 的离子环境等因素发生了改变),我们一般都能记录到同样大小和波形的锋电位,所不同的只是刺激伪迹和 锋电位之间的间隔有所变化,这显然与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到记录电极所在部位时所消耗的时间 长短有关。这种在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的现象,称作“全或无”现象, 其原因和生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 在不同的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虽然在基本特点上类似,但变化的幅值和持续时间可以各有不同。例如,神 经和骨骼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以一个或几个毫秒计,而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则可持续数百毫秒;虽 然如此,这些动作电位都表现“全或无”的性质。 (三)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 早在 1902 年,Bernstein 就提出膜学说,他根据当时关于电离和电化学的理论成果提出了经典的膜学说来 解释当时用粗劣的电测量仪器记录到的生物电现象。他认为细胞表面膜两侧带电离子的不同分布和运动,是 产生物电的基础。但在当时和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内,还没有测量单一细胞电活动的手段和其他有关技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