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SYCHIATRY2015年第42卷第2期 知障碍的一部分,与神经认知部分重叠。面孔认知 化下对面孔情绪认知是否有着相同的生物学影响还 可能是社会信号加工或者社会刺激的基础,因为大 不清楚。 部分的社会学习或社会感知发生在意识知觉之 五、精神分裂症情绪认知障碍的干预治疗 外山。在精神分裂症疾病发展的整个病程中,影 精神分裂症一般病程迁延,有反复发作的特 响情绪认知功能的潜在因素很多。如年龄、性别、 点,一般预后较差。对于这种逐渐增多的弱势群 种族、病程、起病年龄、药物等因素。一些研究显 体,治疗目标不再仅限于消除症状,而是希望能改 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认知障碍与教育影响不 善其社会功能,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国 显著。也有研究认为,疾病持续时间,阴性症状, 外一些学者开始提出对情绪认知干预的方案,即在 药物水平,出院和入院患者地位,疾病所处阶段, 疾病前驱期和发病早期进行情绪认知干预,在症状 被看作潜在的和不可预计的变量(会进一步增加情 消除后进行康复训练,提出了五套训练方案:情绪 绪认知损伤)。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 认知训练(TAR)、社会认知和交流训练(SCT)、 过程中,接受第一代或者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治 社会认知技能训练项目(SCST)、细微面部表情训 疗对情绪认知的影响还不清楚,但是有研究发现即 练工具(METT)和注意塑造(AS),针对不同类 使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情绪认知可以起到影响或 型的患者进行不同训练,旨在缓和情绪认知障碍, 改善作用,但是终不能使情绪认知功能恢复正 阻止疾病发病,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量身定做治疗计 ◎ 常回。国内外学者虽然对情绪认知的影响因素方 划,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样会大大提高治疗效 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很多研究都只是侧重于某 率。当然,这几种康复训练也有其自身的局限 个方面,忽视了多种因素对情绪认知的共同作用, 性。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针对执行过程中遇到的 O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综合考虑一些相对重要的因 问题进一步优化。 S 素,如病程、药物、疾病所处阶段、阴性症状等。 六、总结及展望 u 文化和种族的因素可能也会影响面孔情绪认 情绪认知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项重要的 m 知。近期的研究表明文化的不同,在情感表达和情 社会认知损伤,它是功能预后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m a 绪感知都会有所不同,文化差异在情绪强度和情感 该领域己有的研究存在以下方法学上的问题:首 识别的判断也会有差异。Brekke发现精神分裂症患 先,被试常常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对于早 1 者的情绪认知被种族所影响,尤其是拉美裔和非洲 期发病病人或者疾病潜伏期个体的探讨:其次,对 Z 裔美国人在情绪认知方面的得分低于白种人。这些 普通人而言,面孔情绪识别很大程度上受到情境信 e 跨种族差异即使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仍然显著,如 息的影响,而目前很少有学者关注情境信息是如何 临床症状神经认知和水平。Habel报道:精神分裂 影响病人的面孔情绪识别的:最后,面孔情绪识别 症患者执行显著差于美国、德国和印第安文化,然 是一个动态化过程,而目前开展的研究大多使用的 而,很少有研究集中在非白种人样本上,在东方文 是静态的情绪面孔作为研究材料。随着国内外学者 化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障碍很少被检查。陈 对精神分裂症这种疾病的深入研究,发现了独立于 楚侨等用一套系统的面孔情绪认知任务来研究精神 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之外的一种特异性症状一-情 分裂症患者和他们非患病一级亲属的面孔情绪认知 绪认知障碍,这种障碍是静止性的而不是一个渐进 障碍。着重探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 性的过程,在慢性病程中并不进一步恶化。在人际 者的一级亲属是否存在执行功能损伤。同时也试图 交往中,面部表情是一种重要手段,可以通过表情 了解应用于西方人群的情绪认知障碍检测能否中国 了解对方的感情和意图,对面孔情绪表达的认知是 血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研究发现:在非白种 非言语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项精神分裂症的研 人样本中发现中国文化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也有面 究强调情绪认知能力与社交能力和预计后期工作及 孔情绪认知障碍。在白种人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发 独立生活的能力有关。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社交 现的面孔情绪认知障碍同样可以应用于中国人的祖 能力,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国内外学者 先陶。目前为止,尚无跨文化精神分裂症患者一 对情绪认知的机制、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和 级亲属的面孔情绪认知障碍的研究,因此,不同文 康复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将康复训练付诸于实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综 述 ◎ S u m m a r i z e 知障碍的一部分,与神经认知部分重叠。面孔认知 可能是社会信号加工或者社会刺激的基础,因为大 部分的社 会 学 习 或 社 会 感 知 发 生 在 意 识 知 觉 之 外[11]。在精神分裂症疾病发展的整个病程中,影 响情绪认知功能的潜在因素很多。如年龄、性别、 种族、病程、起病年龄、药物等因素。一些研究显 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认知障碍与教育影响不 显著。也有研究认为,疾病持续时间,阴性症状, 药物水平,出院和入院患者地位,疾病所处阶段, 被看作潜在的和不可预计的变量 ( 会进一步增加情 绪认知损伤)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 过程中,接受第一代或者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治 疗对情绪认知的影响还不清楚,但是有研究发现即 使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情绪认知可以起到影响或 改善 作 用,但是终不能使情绪认知功能恢复正 常[12]。国内外学者虽然对情绪认知的影响因素方 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很多研究都只是侧重于某 个方面,忽视了多种因素对情绪认知的共同作用,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综合考虑一些相对重要的因 素,如病程、药物、疾病所处阶段、阴性症状等。 文化和种族的因素可能也会影响面孔情绪认 知。近期的研究表明文化的不同,在情感表达和情 绪感知都会有所不同,文化差异在情绪强度和情感 识别的判断也会有差异。Brekke 发现精神分裂症患 者的情绪认知被种族所影响,尤其是拉美裔和非洲 裔美国人在情绪认知方面的得分低于白种人。这些 跨种族差异即使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仍然显著,如 临床症状神经认知和水平。Habel 报道: 精神分裂 症患者执行显著差于美国、德国和印第安文化,然 而,很少有研究集中在非白种人样本上,在东方文 化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障碍很少被检查。陈 楚侨等用一套系统的面孔情绪认知任务来研究精神 分裂症患者和他们非患病一级亲属的面孔情绪认知 障碍。着重探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 者的一级亲属是否存在执行功能损伤。同时也试图 了解应用于西方人群的情绪认知障碍检测能否中国 血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研究发现: 在非白种 人样本中发现中国文化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也有面 孔情绪认知障碍。在白种人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发 现的面孔情绪认知障碍同样可以应用于中国人的祖 先[13]。目前为止,尚无跨文化精神分裂症患者一 级亲属的面孔情绪认知障碍的研究,因此,不同文 化下对面孔情绪认知是否有着相同的生物学影响还 不清楚。 五、精神分裂症情绪认知障碍的干预治疗 精神分裂症一般病程迁延,有反复发作的特 点,一般预后较差。对于这种逐渐增多的弱势群 体,治疗目标不再仅限于消除症状,而是希望能改 善其社会功能,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国 外一些学者开始提出对情绪认知干预的方案,即在 疾病前驱期和发病早期进行情绪认知干预,在症状 消除后进行康复训练,提出了五套训练方案: 情绪 认知训练 ( TAR) 、社会认知和交流训练 ( SCIT) 、 社会认知技能训练项目 ( SCST) 、细微面部表情训 练工具 ( METT) 和注意塑造 ( AS) ,针对不同类 型的患者进行不同训练,旨在缓和情绪认知障碍, 阻止疾病发病,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量身定做治疗计 划,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样会大大提高治疗效 率[14]。当然,这几种康复训练也有其自身的局限 性。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针对执行过程中遇到的 问题进一步优化。 六、总结及展望 情绪认知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项重要的 社会认知损伤,它是功能预后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该领域已有的研究存在以下方法学上的问题: 首 先,被试常常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对于早 期发病病人或者疾病潜伏期个体的探讨; 其次,对 普通人而言,面孔情绪识别很大程度上受到情境信 息的影响,而目前很少有学者关注情境信息是如何 影响病人的面孔情绪识别的; 最后,面孔情绪识别 是一个动态化过程,而目前开展的研究大多使用的 是静态的情绪面孔作为研究材料。随着国内外学者 对精神分裂症这种疾病的深入研究,发现了独立于 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之外的一种特异性症状 - - 情 绪认知障碍,这种障碍是静止性的而不是一个渐进 性的过程,在慢性病程中并不进一步恶化。在人际 交往中,面部表情是一种重要手段,可以通过表情 了解对方的感情和意图,对面孔情绪表达的认知是 非言语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项精神分裂症的研 究强调情绪认知能力与社交能力和预计后期工作及 独立生活的能力有关。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社交 能力,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国内外学者 对情绪认知的机制、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和 康复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将康复训练付诸于实 — 118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SYCHIATRY 2015 年第 42 卷第 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