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设计意图:在十三条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该原则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原则之一。因为 要理解这条原则,首先必须弄清楚“实质”和“形式”究竟指的是什么。从规定的具体内容 中可知,“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即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 法律形式。那么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究竟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学习者对这些也 应当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理解该原则的内容。为此,笔者先设计了 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的基本内容图示(见图15),简要说明“经济实质”主要是指经济业务 所反映的会计要素的性质,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法律形式”主要是指这些会计 要素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等。并且在图示中将以上两个方面有机的融化于一体,说明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与其法律形式是统一的,构成了企业经济业务相辅 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图中的举例是对这种情况的注释:如企业用自有资金购入的在生 产经营过程中正常使用的固定资产,从经济性质看,它属于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 从法律形式看,企业对其具有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在会计上就可以按照企业的自有资 产核算方法进行核算。 但企业经济业务的法律形式并不总能反映其经济实质。在个别情况下,企业经济业务的 经济性质和法律形式会产生一定的分离。为形象直观的说明这个问题,笔者在图16中将“经 济实质”和“法律形式”设计为相互脱离的两个部分。为了使学生加深了解这种情况,笔者 给出了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设备的实例:融资租入的设备不同于企业自己花钱购买的 设备,也不同于一般性的经营性租赁,而是相当于承租企业采用分期付款的办法向出租企业 购买设备,并且具有比较长的付款期限。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一一在承租设备的企业未付 清设备款之前,从法律形式的角度看,设备的所有权并没有转移给承租人。但从经济性质的 角度看,与该项资产有关的收益和风险又已经转移给了承租企业,承租企业实质上己经行使 对该资产的控制权。那么,对于这种情况,企业能否将未满租赁期限的设备作为自有资产进 行核算?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企业对这类比较特殊的经济业务,在会计核算中应 注重其经济实质,而不必完全拘泥于其法律形式。这就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核心要求 按照这个要求,企业对融资租入设备在会计上也可以作为企业的自有资产进行核算。这种做 法体现了会计核算上对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的尊重。利用图示并结合一定的实例对“实质重 于形式原则”进行阐述,学生不仅基本上可以掌握这条原则的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 对这条原则的理解 至此,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图示全部整理完毕。定有不完善甚至错误之处,欢迎感兴趣 的同行批评指出。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在内容上齐全完整的图片,可以说 每一张图片都是“终稿”。实际上,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每一张图片,特别是构成比 较复杂的图片,都是分割成两个或更多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根据教学进度及课堂教学的需要 分次进行显示的。这样,就可以将比较复杂的图片简单化,避免图片内容过于复杂而又一次 性展示给视图者带来的释读上的不便。如果对这些图片感兴趣的同行也有将这些图示应用于 课堂教学的打算,也可以将其中比较复杂的图片进行适当分解,比如象“权责发生制原则 配比原则”和“划分收益性支出于资本性支出原则”等,都可以根据需要分解未两个甚至 更多个部分,这样利用起来效果会好一些。另外,对计算机技术比较精通的同行也可以根据 笔者提供的基本素材,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动画,其效果会更好于这些静态图片。设计意图:在十三条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该原则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原则之一。因为 要理解这条原则,首先必须弄清楚“实质”和“形式”究竟指的是什么。从规定的具体内容 中可知,“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即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 法律形式。那么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究竟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学习者对这些也 应当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理解该原则的内容。为此,笔者先设计了 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的基本内容图示(见图15),简要说明“经济实质”主要是指经济业务 所反映的会计要素的性质,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法律形式”主要是指这些会计 要素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等。并且在图示中将以上两个方面有机的融化于一体,说明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与其法律形式是统一的,构成了企业经济业务相辅 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图中的举例是对这种情况的注释:如企业用自有资金购入的在生 产经营过程中正常使用的固定资产,从经济性质看,它属于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 从法律形式看,企业对其具有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在会计上就可以按照企业的自有资 产核算方法进行核算。 但企业经济业务的法律形式并不总能反映其经济实质。在个别情况下,企业经济业务的 经济性质和法律形式会产生一定的分离。为形象直观的说明这个问题,笔者在图 16 中将“经 济实质”和“法律形式”设计为相互脱离的两个部分。为了使学生加深了解这种情况,笔者 给出了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设备的实例:融资租入的设备不同于企业自己花钱购买的 设备,也不同于一般性的经营性租赁,而是相当于承租企业采用分期付款的办法向出租企业 购买设备,并且具有比较长的付款期限。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承租设备的企业未付 清设备款之前,从法律形式的角度看,设备的所有权并没有转移给承租人。但从经济性质的 角度看,与该项资产有关的收益和风险又已经转移给了承租企业,承租企业实质上已经行使 对该资产的控制权。那么,对于这种情况,企业能否将未满租赁期限的设备作为自有资产进 行核算?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企业对这类比较特殊的经济业务,在会计核算中应 注重其经济实质,而不必完全拘泥于其法律形式。这就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核心要求。 按照这个要求,企业对融资租入设备在会计上也可以作为企业的自有资产进行核算。这种做 法体现了会计核算上对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的尊重。利用图示并结合一定的实例对“实质重 于形式原则”进行阐述,学生不仅基本上可以掌握这条原则的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 对这条原则的理解。 至此,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图示全部整理完毕。定有不完善甚至错误之处,欢迎感兴趣 的同行批评指出。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在内容上齐全完整的图片,可以说 每一张图片都是“终稿”。实际上,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每一张图片,特别是构成比 较复杂的图片,都是分割成两个或更多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根据教学进度及课堂教学的需要 分次进行显示的。这样,就可以将比较复杂的图片简单化,避免图片内容过于复杂而又一次 性展示给视图者带来的释读上的不便。如果对这些图片感兴趣的同行也有将这些图示应用于 课堂教学的打算,也可以将其中比较复杂的图片进行适当分解,比如象“权责发生制原则”、 “配比原则”和“划分收益性支出于资本性支出原则”等,都可以根据需要分解未两个甚至 更多个部分,这样利用起来效果会好一些。另外,对计算机技术比较精通的同行也可以根据 笔者提供的基本素材,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动画,其效果会更好于这些静态图片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