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乐者。不同的忧乐观,成就和反映出不同的精神境界。在忧乐问题上,对中国传统道德最有 影响的是儒家的忧乐观。儒家注重人生的幸福与快乐,但是,他们所理解的福乐并不是对于 外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享受,也不是因富贵权势而作威作福。他们所说的福,在很大程 度上是一种求之于己的自我内在精神的充实和愉悦感。对待忧乐,孔子认为,君子求其在内 者,而不求其在外者。一个人如果做事符合义,内省不疚,也就能长期保持坦荡的心态。他 自己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不羡慕世俗人所追求的 富贵利禄,而只求自己内在德性的完满,“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 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 种快乐是一种建立在对道义的认同,与道义为同一基础上的精神快乐,是一种心理充满自足 无有缺憾的快乐。这是一种道德之乐、精神之乐。孟子是一个性善论者,他认为,在人的本 性中具有仁、义、礼、智四德,这是天赋的“良贵”,尊爵高位对之不能加益,穷困贫贱对 之不能加损。能保持这种天性中所有的“良贵”、“天爵”,则自有莫大的快乐。孟子还主张 共乐。他承认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但认为这种快乐还不是至上的快乐。作为一个以平 治天下为己任的君子,应当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他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 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君子应当追求一种合乎道义、合乎良心的内心快乐,而反对那种建 筑在他人悲苦之上的肉欲之乐。 儒家的忧乐观,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一种以天下幸福为己任的观念,被 后来的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实践。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 就是对于儒家所树立的忧乐观的概括。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儒家的充满着人格尊严意 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德乐论”,凝结为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对于民族的亲和团结与进步 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有道德,因而,人们除了有物质需 要外,还有精神需要,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对自 己所信仰的理想人格的追求,是对他人,对社会作贡献而不是向社会索取。在儒家传统伦理 思想中,认为“为学的目的”就是要“改变气质”,以达到“成圣”“成贤”的目的,把道 德上的“理想人格”,作为学习的根本要求。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对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还 表现为对“人生不朽”的推崇。人生不朽的问题,关系到生命的终极价值、有限的生命创造 的永恒意义的思考。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推崇三种真正道德意义上的“死而不朽”。第一位的 不朽,是为“立德”。指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完善人类社会的道德 法则,成为后世永远效法的道德榜样。第二位的不朽,是为“立功”。指为社会、为人类谋 福利,尽己之能而建功立业,为后世立下伟大的功勋,使社会和人民长久地享受到好处。第 三位的不朽,是为“立言”。指研究和发现自然和社会的规律,提出长久适用的真理性的至 理名言,开后人之智,益后人之生。这三者,都极有益于人民和社会,故而能昭垂永远,不 因其人生命的终结、肉体的朽坏而废,所以称之为不朽。“三不朽”的思想,着眼点在于整 个社会和人类的贡献和长久的影响,以立德为上,认为一个人只要有了这种追求崇高道德的 要求,就可以克服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表现了中华民族重德的优良传统。 这一思想,成为中华民族关于人生价值的基本的、核心的观念。 道家更崇尚精神境界,把无私无欲的“真人”、“圣人”作为最高的人生理想。墨子“尚 贤”,推崇“圣王”、“贤人”,把为大众谋利的牺牲精神,作为人生最值得的追求。中国传统 道德对这种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总是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人生哲学相联系,总是同“发 奋忘食”、“乐以忘忧”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共同发展。尽管中国传统道德所提倡 的这种精神境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不容易达到的,但是,人们仍然应当抱着“虽不能 至、心向往之”的诚挚态度,孜孜不倦地不断追求。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10 乐者。不同的忧乐观,成就和反映出不同的精神境界。在忧乐问题上,对中国传统道德最有 影响的是儒家的忧乐观。儒家注重人生的幸福与快乐,但是,他们所理解的福乐并不是对于 外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享受,也不是因富贵权势而作威作福。他们所说的福,在很大程 度上是一种求之于己的自我内在精神的充实和愉悦感。对待忧乐,孔子认为,君子求其在内 者,而不求其在外者。一个人如果做事符合义,内省不疚,也就能长期保持坦荡的心态。他 自己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不羡慕世俗人所追求的 富贵利禄,而只求自己内在德性的完满,“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 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 种快乐是一种建立在对道义的认同,与道义为同一基础上的精神快乐,是一种心理充满自足、 无有缺憾的快乐。这是一种道德之乐、精神之乐。孟子是一个性善论者,他认为,在人的本 性中具有仁、义、礼、智四德,这是天赋的“良贵”,尊爵高位对之不能加益,穷困贫贱对 之不能加损。能保持这种天性中所有的“良贵”、“天爵”,则自有莫大的快乐。孟子还主张 共乐。他承认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但认为这种快乐还不是至上的快乐。作为一个以平 治天下为己任的君子,应当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他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 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君子应当追求一种合乎道义、合乎良心的内心快乐,而反对那种建 筑在他人悲苦之上的肉欲之乐。 儒家的忧乐观,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一种以天下幸福为己任的观念,被 后来的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实践。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 就是对于儒家所树立的忧乐观的概括。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儒家的充满着人格尊严意 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德乐论”,凝结为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对于民族的亲和团结与进步 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有道德,因而,人们除了有物质需 要外,还有精神需要,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对自 己所信仰的理想人格的追求,是对他人,对社会作贡献而不是向社会索取。在儒家传统伦理 思想中,认为“为学的目的”就是要“改变气质”,以达到“成圣”、“成贤”的目的,把道 德上的“理想人格”,作为学习的根本要求。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对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还 表现为对“人生不朽”的推崇。人生不朽的问题,关系到生命的终极价值、有限的生命创造 的永恒意义的思考。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推崇三种真正道德意义上的“死而不朽”。第一位的 不朽,是为“立德”。指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完善人类社会的道德 法则,成为后世永远效法的道德榜样。第二位的不朽,是为“立功”。指为社会、为人类谋 福利,尽己之能而建功立业,为后世立下伟大的功勋,使社会和人民长久地享受到好处。第 三位的不朽,是为“立言”。指研究和发现自然和社会的规律,提出长久适用的真理性的至 理名言,开后人之智,益后人之生。这三者,都极有益于人民和社会,故而能昭垂永远,不 因其人生命的终结、肉体的朽坏而废,所以称之为不朽。“三不朽”的思想,着眼点在于整 个社会和人类的贡献和长久的影响,以立德为上,认为一个人只要有了这种追求崇高道德的 要求,就可以克服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表现了中华民族重德的优良传统。 这一思想,成为中华民族关于人生价值的基本的、核心的观念。 道家更崇尚精神境界,把无私无欲的“真人”、“圣人”作为最高的人生理想。墨子“尚 贤”,推崇“圣王”、“贤人”,把为大众谋利的牺牲精神,作为人生最值得的追求。中国传统 道德对这种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总是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人生哲学相联系,总是同“发 奋忘食”、“乐以忘忧”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共同发展。尽管中国传统道德所提倡 的这种精神境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不容易达到的,但是,人们仍然应当抱着“虽不能 至、心向往之”的诚挚态度,孜孜不倦地不断追求。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