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居民户向厂商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 居民户 厂商向居民户支付生产要素报酬 商 金融机构 图8-7 如果居民户的储蓄正好等于厂商的投资,那么,仍然能够实现产品劳务流量=收入流量。 这样,收入流量的循环仍可以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 (2)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关于国民收入的构成,可以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总需求(总支出)角度看,国民收入是一国一定时期内用于购买消费品的支出和用于 购买投资品支出这两项的总和,也就是消费与投资的总和,所以 国民收入(Y)=总需求(AD)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 =用于消费的支出+用于投资的支出 消费(C)+投资(I) 即:Y=AD=C+ 从总供给(总收入)角度看,国民收入是一国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各种生产要素 供给按价格计算的金额总和,也就是各生产要素相应取得的各项收入的总和。居民户的总收 入形成后,大部分用于消费支出,小部分用于储蓄,所以 民收入(Y)=总供给(AS) 各种生产要素提供者所得收入的总和 =工资+利息+地科+利润 消费(C)+储蓄(S) 即:Y=AS=C+S 所以,根据国民收入核算原则及国民收入循环流转原理可得: 总需求(总支出)=国民收入(Y) 总供给(总收入) 产品与劳务流量=国民收入循环流量=收入流 (3)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均衡的国民收入就是总需求(总支出)等于总供给(总收入)时的国民收入水平,也就 是与总支出相一致的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的条件是 总需求(AD)=总供给(AS) 即 当S冮Ⅰ时,即AS>AD,国民收入将收缩,情况严重时将引起失业,甚全爆发绎济危机 当S红Ⅰ时,即AS<AD,国民收入将扩张,情况严重时将引起物价持续上涨,形成强烈的 通货膨胀。 当S=I时,即AS=AD,生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既没有绎济危机,也没有通货膨胀,国 民收入达到均衡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