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出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763年春天。755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叛史称“安史之 乱”。763年,"安史之乱”结束。流落梓州、过着漂泊生活的杜甫听到叛乱已平的消息想到终 于可以返回日思夜想的家乡不禁满怀欣喜。于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 4反复诵读感悟诗情。 (1)感悟“悲喜交集”。 由于“安史之乱”,杜甫被迫流落他乡艰苦备尝。而这时突然传来捷报,诗人回想自己漂泊辛苦和 黎民疾苦不禁“涕泪满衣裳″,这是喜极而泣、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让我们试着体会这种情感, 再读诗歌。 (2探寻“喜欲狂”。 师诗人的“喜欲狂”表现在哪里? 生1他“漫卷诗书”胡乱地将书籍一卷,再也无心伏案读书了。 师杜甫是一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读书人这么爱读书的人现在竟无心读书了这是多么 反常的举动啊。从他这种反常的表现中能感受到诗人的“喜欲狂”。 生2从“放歌”“纵酒”,也可以看出他“喜欲狂 师杜甫当时已经52岁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既要尽情歌唱又要开怀畅饮真是“喜欲狂”呀! 师诗人是为何事、何人而“喜”呢? 生1他为战争结束了,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而喜。 生2他为老百姓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而喜。 师他为战乱平息、国家安定而喜他为老百姓不再流离失所终于可以安居乐业而喜。在这“喜” 中包含着他浓浓的爱国之情和忧国忧民之情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们看到了古代边关的烽烟四起,感受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体会到 了诗人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 板书设计 景三万里河五千仞岳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忧国忧民 情遗民泪尽南望王师 失望悲愤 喜极而泣欣喜若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漫卷诗书放歌、纵酒悲喜交集 巴峡一巫峡襄阳一洛阳 爱国之情 回教学反思 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和感受古诗的内容在学最后一首诗时采用学生自主 探究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内容并体会情感,做到读思结合。(出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 763 年春天。755 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叛,史称“安史之 乱”。763 年,“安史之乱”结束。流落梓州、过着漂泊生活的杜甫听到叛乱已平的消息,想到终 于可以返回日思夜想的家乡,不禁满怀欣喜。于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 作。) 4.反复诵读,感悟诗情。 (1)感悟“悲喜交集”。 由于“安史之乱”,杜甫被迫流落他乡,艰苦备尝。而这时突然传来捷报,诗人回想自己漂泊辛苦和 黎民疾苦,不禁“涕泪满衣裳”,这是喜极而泣、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让我们试着体会这种情感, 再读诗歌。 (2)探寻“喜欲狂”。 师:诗人的“喜欲狂”表现在哪里? 生 1:他“漫卷诗书”,胡乱地将书籍一卷,再也无心伏案读书了。 师:杜甫是一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读书人,这么爱读书的人现在竟无心读书了,这是多么 反常的举动啊。从他这种反常的表现中,能感受到诗人的“喜欲狂”。 生 2:从“放歌”“纵酒”,也可以看出他“喜欲狂”。 师:杜甫当时已经 52 岁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既要尽情歌唱,又要开怀畅饮,真是“喜欲狂”呀! 师:诗人是为何事、何人而“喜”呢? 生 1:他为战争结束了,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而喜。 生 2:他为老百姓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而喜。 师:他为战乱平息、国家安定而喜;他为老百姓不再流离失所,终于可以安居乐业而喜。在这“喜” 中包含着他浓浓的爱国之情和忧国忧民之情。 五、小结。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们看到了古代边关的烽烟四起,感受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体会到 了诗人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忧国忧民 失望悲愤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悲喜交集 爱国之情 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和感受古诗的内容,在学最后一首诗时,采用学生自主 探究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内容并体会情感,做到读思结合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