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荀子·非相》。)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在于 人有“辨”,即有认识“父子之亲”、“男女之别”的能力,而这个“辨”则是由 作为伦理道德规范的“礼”所规定的。荀子还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 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王制》。) 孟子和荀子,一个主张人性善,一个主张人性恶。孟子认为:“人之性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章名上》。)而荀子认 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之所以出现这种对立,是由于 他们对人性概念理解的差异性所致。但在“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或“人之所以 为人者”方面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孟子认为人有仁、义、礼、智,荀子认为人 有义、礼、辨。正是因为他们对人性概念的不同理解,使得他们的道德教育和道 德修养的主张上也有一定区别。孟子主要倾向于“寡欲”、“思诚”、“内省”的方 法,使仁、义、礼、智“四端”,“扩而充之”,从而达到“尽其心”、“知其性” 的境地。荀子则主要倾向于用“起礼义”、“制法度”的方法,“化性起伪” 通过人为努力转化所谓“恶”的人性,而获得所谓“善”的品质,达到“性伪合 而天下治”的目的。 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一直没有停止对人性问题的研究。西 汉至隋唐时期,有董仲舒提出又被韩愈发展了的“性三品”说,他们把人性分为 上、下、中(善、恶、中)三等,认为性上品善,下品恶,中品可善可恶。宋元 至清代,中期,有张载的“性二元”说,他认为人性可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 两种,天地之性是善的来源,气质之性是恶的来源,但气质之性是可以通过教育 而改变的。有朱熹的“人性得自天理”说,他提出:“性者,人生所禀之天理也, 性者,人之所得于天之理也。”并极力主张“存天理,去人欲”。有王夫之的“性 日生日成”说,他提出:“盖性者生之理也,均是人也,则此与生俱有之理,未 尝或异;故仁义礼智之理,下愚所不能灭,而声色臭味之欲,上智所不能废,俱 可谓之性”,“夫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 2、西方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古希腊神话中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动物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 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这就是以“人”为谜底的“斯芬克思之谜”。可见,4 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荀子·非相》。)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在于 人有“辨”,即有认识“父子之亲”、“男女之别”的能力,而这个“辨”则是由 作为伦理道德规范的“礼”所规定的。荀子还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 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王制》。) 孟子和荀子,一个主张人性善,一个主张人性恶。孟子认为:“人之性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章名上》。)而荀子认 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之所以出现这种对立,是由于 他们对人性概念理解的差异性所致。但在“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或“人之所以 为人者”方面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孟子认为人有仁、义、礼、智,荀子认为人 有义、礼、辨。正是因为他们对人性概念的不同理解,使得他们的道德教育和道 德修养的主张上也有一定区别。孟子主要倾向于“寡欲”、“思诚”、“内省”的方 法,使仁、义、礼、智“四端”,“扩而充之”,从而达到“尽其心”、“知其性” 的境地。荀子则主要倾向于用“起礼义”、“制法度”的方法,“化性起伪”—— 通过人为努力转化所谓“恶”的人性,而获得所谓“善”的品质,达到“性伪合 而天下治”的目的。 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一直没有停止对人性问题的研究。西 汉至隋唐时期,有董仲舒提出又被韩愈发展了的“性三品”说,他们把人性分为 上、下、中(善、恶、中)三等,认为性上品善,下品恶,中品可善可恶。宋元 至清代,中期,有张载的“性二元”说,他认为人性可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 两种,天地之性是善的来源,气质之性是恶的来源,但气质之性是可以通过教育 而改变的。有朱熹的“人性得自天理”说,他提出:“性者,人生所禀之天理也, 性者,人之所得于天之理也。”并极力主张“存天理,去人欲”。有王夫之的“性 日生日成”说,他提出:“盖性者生之理也,均是人也,则此与生俱有之理,未 尝或异;故仁义礼智之理,下愚所不能灭,而声色臭味之欲,上智所不能废,俱 可谓之性”,“夫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 2、西方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古希腊神话中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动物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 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这就是以“人”为谜底的“斯芬克思之谜”。可见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