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39,文件大小:122KB,团购合买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节 正确对待人生环境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导入语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 这个阶段,系统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结合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深入思 考“人是什么”、“人生是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等问题,对于 同学们正确的辨析真善美与假恶丑,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至关重要。 人生观人人都有。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立场和观点不同,对人活着的意 义的理解不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人生观,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它不仅关系到如 何理解人生,而且关系到用什么态度把握人生、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人的一生 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致于因 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 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 夫斯基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的生命过程与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不同,人生绝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过 程,还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人不仅活着,还要生产、奋斗、创造,结成 定的社会关系,形成一定的人生价值目标,以一定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行为 赋予人生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成就什么样的人生,是事业有成,还是庸碌无为: 是崇高善良,还是卑鄙邪恶;是彪炳史册,还是遗臭万年,除了客观历史条件和 机遇等因素的影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们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 观,取决于人们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目的、怎样认识和对待人生、怎样实现人生的 价值。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一)世界观的概念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进行物质资料的生 产,并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在实 践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看法。 世界观来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1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导入语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 这个阶段,系统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结合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深入思 考“人是什么”、“人生是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等问题,对于 同学们正确的辨析真善美与假恶丑,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至关重要。 人生观人人都有。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立场和观点不同,对人活着的意 义的理解不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人生观,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它不仅关系到如 何理解人生,而且关系到用什么态度把握人生、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人的一生 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致于因 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 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 奥斯特洛 夫斯基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的生命过程与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不同,人生绝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过 程,还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人不仅活着,还要生产、奋斗、创造,结成 一定的社会关系,形成一定的人生价值目标,以一定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行为, 赋予人生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成就什么样的人生,是事业有成,还是庸碌无为: 是崇高善良,还是卑鄙邪恶;是彪炳史册,还是遗臭万年,除了客观历史条件和 机遇等因素的影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们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 观,取决于人们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目的、怎样认识和对待人生、怎样实现人生的 价值。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一)世界观的概念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进行物质资料的生 产,并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在实 践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看法。 世界观来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 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科学的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晢学,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 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 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第83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一一人脑 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 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 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 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 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 物质世界的运动京戏化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是辩 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 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践的 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 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 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认 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就座,是无 产阶级政党中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主大革命人民科学地认识世 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人生观的概念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意义、人 生价值、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信念、人生追求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它决定 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主要包含 个方面:第一,人生目的,即人为什么活着。第二,人生态度,即怎样做人和做 怎样的一个人。第三,人生价值,即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其中,人生目的是人 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尺度。领

2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 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科学的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 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 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第 83 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 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 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 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 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 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 物质世界的运动京戏化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是辩 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 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践的 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 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 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认 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就座,是无 产阶级政党中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主大革命人民科学地认识世 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人生观的概念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意义、人 生价值、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信念、人生追求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它决定 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主要包含三 个方面:第一,人生目的,即人为什么活着。第二,人生态度,即怎样做人和做 怎样的一个人。第三,人生价值,即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其中,人生目的是人 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尺度。领

悟人生真谛,首先要对“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这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中外思想史上,许多思想家都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为科学揭示人的本质提供 了大量的思想资料 1、中国古代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在我国古代,并无我们现在意义上提出的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主要就“人 性”等问题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远在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时代,就有人试图回 答“人是什么”的问题。《列子·黄帝》中写道:“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 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杨伯峻:《列子集辞》,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3 页。)这时,人们只能从人的特征上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 春秋战国时期,对人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而这一飞跃的产生是围绕着人性 与兽性的区别而展开的。在中国思想史上,孔子最早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 看法,但并未赋予人性以具体内容。第一个提出人性界说的告子说:“生之谓性。” 食、色,性也。”(《孟子·告子章名上》。)他认为生而具有的叫做性,性的内 容就是“食色”。孟子批评告子说:“生之谓性也,犹白之为白与?曰:然。白羽 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 牛之性犹人之性也?”(《孟子·告子章名上》。)孟子指出了告子的观点不能把“犬 之性”、“牛之性”与“人之性”区别开来。这个诘问是十分有力的。 孟子在反驳告子的同时,提出了“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的观点。他说:“人 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散,则近于禽兽。”(《孟子·腾文公章句上》。) 那么,这种异于禽兽的人性是什么呢?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 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章名上》。) 由此可见,孟子人性论的内容是指:人不同于禽兽,就在于人有仁、义、礼、智 等伦理道德观念。 荀子一方面倾向于告子“生之谓性”的观点,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荀子·正名》。)]。另一方面,他也受孟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的启发, 也讲“人之所以为人者”。他说:“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也 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

3 悟人生真谛,首先要对“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这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中外思想史上,许多思想家都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为科学揭示人的本质提供 了大量的思想资料。 1、中国古代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在我国古代,并无我们现在意义上提出的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主要就“人 性”等问题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远在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时代,就有人试图回 答“人是什么”的问题。《列子·黄帝》中写道:“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 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杨伯峻:《列子集辞》,中华书局 1979 年版,第 83 页。)这时,人们只能从人的特征上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 春秋战国时期,对人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而这一飞跃的产生是围绕着人性 与兽性的区别而展开的。在中国思想史上,孔子最早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 看法,但并未赋予人性以具体内容。第一个提出人性界说的告子说:“生之谓性。” “食、色,性也。”(《孟子·告子章名上》。)他认为生而具有的叫做性,性的内 容就是“食色”。孟子批评告子说:“生之谓性也,犹白之为白与?曰:然。白羽 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 牛之性犹人之性也?”(《孟子·告子章名上》。)孟子指出了告子的观点不能把“犬 之性”、“牛之性”与“人之性”区别开来。这个诘问是十分有力的。 孟子在反驳告子的同时,提出了“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的观点。他说:“人 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散,则近于禽兽。”(《孟子·腾文公章句上》。) 那么,这种异于禽兽的人性是什么呢?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 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章名上》。) 由此可见,孟子人性论的内容是指:人不同于禽兽,就在于人有仁、义、礼、智 等伦理道德观念。 荀子一方面倾向于告子“生之谓性”的观点,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荀子·正名》。)]。另一方面,他也受孟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的启发, 也讲“人之所以为人者”。他说:“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也 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

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荀子·非相》。)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在于 人有“辨”,即有认识“父子之亲”、“男女之别”的能力,而这个“辨”则是由 作为伦理道德规范的“礼”所规定的。荀子还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 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王制》。) 孟子和荀子,一个主张人性善,一个主张人性恶。孟子认为:“人之性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章名上》。)而荀子认 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之所以出现这种对立,是由于 他们对人性概念理解的差异性所致。但在“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或“人之所以 为人者”方面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孟子认为人有仁、义、礼、智,荀子认为人 有义、礼、辨。正是因为他们对人性概念的不同理解,使得他们的道德教育和道 德修养的主张上也有一定区别。孟子主要倾向于“寡欲”、“思诚”、“内省”的方 法,使仁、义、礼、智“四端”,“扩而充之”,从而达到“尽其心”、“知其性” 的境地。荀子则主要倾向于用“起礼义”、“制法度”的方法,“化性起伪” 通过人为努力转化所谓“恶”的人性,而获得所谓“善”的品质,达到“性伪合 而天下治”的目的。 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一直没有停止对人性问题的研究。西 汉至隋唐时期,有董仲舒提出又被韩愈发展了的“性三品”说,他们把人性分为 上、下、中(善、恶、中)三等,认为性上品善,下品恶,中品可善可恶。宋元 至清代,中期,有张载的“性二元”说,他认为人性可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 两种,天地之性是善的来源,气质之性是恶的来源,但气质之性是可以通过教育 而改变的。有朱熹的“人性得自天理”说,他提出:“性者,人生所禀之天理也, 性者,人之所得于天之理也。”并极力主张“存天理,去人欲”。有王夫之的“性 日生日成”说,他提出:“盖性者生之理也,均是人也,则此与生俱有之理,未 尝或异;故仁义礼智之理,下愚所不能灭,而声色臭味之欲,上智所不能废,俱 可谓之性”,“夫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 2、西方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古希腊神话中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动物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 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这就是以“人”为谜底的“斯芬克思之谜”。可见

4 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荀子·非相》。)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在于 人有“辨”,即有认识“父子之亲”、“男女之别”的能力,而这个“辨”则是由 作为伦理道德规范的“礼”所规定的。荀子还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 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王制》。) 孟子和荀子,一个主张人性善,一个主张人性恶。孟子认为:“人之性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章名上》。)而荀子认 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之所以出现这种对立,是由于 他们对人性概念理解的差异性所致。但在“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或“人之所以 为人者”方面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孟子认为人有仁、义、礼、智,荀子认为人 有义、礼、辨。正是因为他们对人性概念的不同理解,使得他们的道德教育和道 德修养的主张上也有一定区别。孟子主要倾向于“寡欲”、“思诚”、“内省”的方 法,使仁、义、礼、智“四端”,“扩而充之”,从而达到“尽其心”、“知其性” 的境地。荀子则主要倾向于用“起礼义”、“制法度”的方法,“化性起伪”—— 通过人为努力转化所谓“恶”的人性,而获得所谓“善”的品质,达到“性伪合 而天下治”的目的。 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一直没有停止对人性问题的研究。西 汉至隋唐时期,有董仲舒提出又被韩愈发展了的“性三品”说,他们把人性分为 上、下、中(善、恶、中)三等,认为性上品善,下品恶,中品可善可恶。宋元 至清代,中期,有张载的“性二元”说,他认为人性可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 两种,天地之性是善的来源,气质之性是恶的来源,但气质之性是可以通过教育 而改变的。有朱熹的“人性得自天理”说,他提出:“性者,人生所禀之天理也, 性者,人之所得于天之理也。”并极力主张“存天理,去人欲”。有王夫之的“性 日生日成”说,他提出:“盖性者生之理也,均是人也,则此与生俱有之理,未 尝或异;故仁义礼智之理,下愚所不能灭,而声色臭味之欲,上智所不能废,俱 可谓之性”,“夫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 2、西方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古希腊神话中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动物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 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这就是以“人”为谜底的“斯芬克思之谜”。可见

西方探讨“人是什么”的问题也是由来已久的。 在西方,最早力图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他把人 定义为: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够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或者说,人是理性动 物 对人作系统的、富有成果的研究的,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和科学家。文艺 复兴运动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人们对人自身的认识有 了很大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地心说”的长期统治,从而也就震 撼和动摇了“上帝造人说”。人们开始把人的本质问题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禁 锢中解放出来,用人本身以及人赖以生存的环境来解释人的本质和人性。西方在 这个时期的人性研究中,其哲学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机械唯物主义的人性论。 17世纪是自然科学和技术兴起、发展的时期。英国的机械唯物主义哲学正 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在认识人的问题上,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机械论色彩 18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从英国逐步转移 到法国,法国成了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斗争的主战场,启蒙思想家关于人的观 点一般与他们的社会政治思想联系在一起。他们高举“理性”的旗帜,反对封建 专制,提出了自由、平等、民主和人权等口号,主张建立一个合乎“永恒的真理 和正义”的“理性王国”。它的主要代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就集中反映了“天 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18世纪中叶,法国“百科全书派”的唯物论 哲学家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斗争中居于领导地位。但是,他们在对人自身的认 识上仍然没有跳出机械唯物论的圈子 第二,唯心主义的人性论。 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最高峰。黑格尔的人性论是唯心主义 的,他把人当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一即使是像拿破仑这样的人物也不过是 骑在马背上的绝对精神。这样就由主体沦为理念的工具。然而,当他谈到人性善 恶问题时却表现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说:“恶同善一样,都是导源于意志的, 而意志在它的概念中既是善的又是恶的。”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最后一位哲 学家。他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反对把精神和“绝对精神”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 而主张以人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因此,他把自己的哲学称为人本主义哲学。他从

5 西方探讨“人是什么”的问题也是由来已久的。 在西方,最早力图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他把人 定义为: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够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或者说,人是理性动 物。 对人作系统的、富有成果的研究的,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和科学家。文艺 复兴运动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人们对人自身的认识有 了很大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地心说”的长期统治,从而也就震 撼和动摇了“上帝造人说”。人们开始把人的本质问题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禁 锢中解放出来,用人本身以及人赖以生存的环境来解释人的本质和人性。西方在 这个时期的人性研究中,其哲学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机械唯物主义的人性论。 17 世纪是自然科学和技术兴起、发展的时期。英国的机械唯物主义哲学正 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在认识人的问题上,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机械论色彩。 18 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从英国逐步转移 到法国,法国成了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斗争的主战场,启蒙思想家关于人的观 点一般与他们的社会政治思想联系在一起。他们高举“理性”的旗帜,反对封建 专制,提出了自由、平等、民主和人权等口号,主张建立一个合乎“永恒的真理 和正义”的“理性王国”。它的主要代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就集中反映了“天 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18 世纪中叶,法国“百科全书派”的唯物论 哲学家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斗争中居于领导地位。但是,他们在对人自身的认 识上仍然没有跳出机械唯物论的圈子。 第二,唯心主义的人性论。 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最高峰。黑格尔的人性论是唯心主义 的,他把人当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即使是像拿破仑这样的人物也不过是 骑在马背上的绝对精神。这样就由主体沦为理念的工具。然而,当他谈到人性善 恶问题时却表现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说:“恶同善一样,都是导源于意志的, 而意志在它的概念中既是善的又是恶的。”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最后一位哲 学家。他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反对把精神和“绝对精神”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 而主张以人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因此,他把自己的哲学称为人本主义哲学。他从

唯物主义自然观出发,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是 统一的。这无疑沉重地打击了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另一方面,他在历史观上仍 然是唯心主义的,因而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也是不彻底的。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 就是“理性、爱、意志力”,这实际上把人的心理特征、人的自然属性看成了人 的本质,忽视了社会存在对人的理性或意识的决定作用,从而否定了具体的历史 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对人的本质的决定作用。 3、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汲取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批判了在人的本质问题上 的历史唯心论,特别是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把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建立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了人的本质理论的变革。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 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这一科学论断呢? 第一,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 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式)的制约。”(《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页。)这就是说,人的 本质要到社会生产中去寻找,人是一定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下的人,活生生的 现实的、具体的人。而不是费尔巴哈所说的“单个人的抽象物”一一“类本质” (如意志、思维和情感),研究人的本质问题,必须把人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和 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来考察。 第二,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 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3页。),它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和全面性的特点。按照 列宁的理解,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两类:物质社会关系和思想社会关系。这两类社 会关系又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一般指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生 产关系又可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也是很复杂的, 它包括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关系等。这两类社会关系一般是盘根错 节、交叉纠缠在一起的,且互相渗透、互相作用。如家庭关系、地缘关系、业缘

6 唯物主义自然观出发,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是 统一的。这无疑沉重地打击了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另一方面,他在历史观上仍 然是唯心主义的,因而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也是不彻底的。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 就是“理性、爱、意志力”,这实际上把人的心理特征、人的自然属性看成了人 的本质,忽视了社会存在对人的理性或意识的决定作用,从而否定了具体的历史 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对人的本质的决定作用。 3、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汲取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批判了在人的本质问题上 的历史唯心论,特别是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把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建立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了人的本质理论的变革。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 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这一科学论断呢? 第一,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 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式)的制约。”(《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60 年版,第 29 页。)这就是说,人的 本质要到社会生产中去寻找,人是一定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下的人,活生生的、 现实的、具体的人。而不是费尔巴哈所说的“单个人的抽象物”——“类本质” (如意志、思维和情感),研究人的本质问题,必须把人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和 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来考察。 第二,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人 民出版社 1960 年版,第 33 页。),它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和全面性的特点。按照 列宁的理解,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两类:物质社会关系和思想社会关系。这两类社 会关系又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一般指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生 产关系又可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也是很复杂的, 它包括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关系等。这两类社会关系一般是盘根错 节、交叉纠缠在一起的,且互相渗透、互相作用。如家庭关系、地缘关系、业缘

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等。每个人从来到人世间的那一天起,就置身于一定 的社会关系之中。“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 这些关系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 12页。)。如果一个人生下来就脱离人类各种社会关系,尽管他先天具有发达的 大脑和健全的躯体,但他绝不是具体人的本质。国外的几起狼孩、熊孩事件就是 很好的例证。 当然,实际存在的作为人的本质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多方面、多 层次的有机整体,不是机械地简单相加所得。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最基本的、 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生产关系,因此,生产关系对人的本质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核心。在私有制度下,生产关系具有阶级性 人也随之形成阶级的本质和阶级意识 第三,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人的 本质也不是永恒的,它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不断发展变化。正 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性”是“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变化的”(《马克思恩 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69页。),“整个历史也无非是 人性的不断改变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第142页。)。在现实上,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人的本质有不同的表现。随着历史的 进步,人类不断创造着愈来愈符合人的本质要求的客观和主观条件,其展示出来 的人的本质也就愈充分、愈丰富。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本质更加丰富, 人将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四,人的本质是共性与个性的统 马克思指出:“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 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669页。)人的共性不是指人和动物共有的生物特性,而是指贯穿在实践活动 中的心理、习惯等人类共同的特征和倾向。一般地说,构成人类共性的内容主要 有以下几方面:其一,人类活动的协作性。尽管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别,甚 至对立,但一旦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或不同集团面临着共同威胁, 不同范围的群聚性就立即表现出来,人们会超越原有的差别和对立而采取协作行

7 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等。每个人从来到人世间的那一天起,就置身于一定 的社会关系之中。“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 这些关系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12 页。)。如果一个人生下来就脱离人类各种社会关系,尽管他先天具有发达的 大脑和健全的躯体,但他绝不是具体人的本质。国外的几起狼孩、熊孩事件就是 很好的例证。 当然,实际存在的作为人的本质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多方面、多 层次的有机整体,不是机械地简单相加所得。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最基本的、 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生产关系,因此,生产关系对人的本质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核心。在私有制度下,生产关系具有阶级性, 人也随之形成阶级的本质和阶级意识。 第三,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人的 本质也不是永恒的,它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不断发展变化。正 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性”是“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变化的”(《马克思恩 格斯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669 页。),“整个历史也无非是 人性的不断改变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60 年版, 第 142 页。)。在现实上,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人的本质有不同的表现。随着历史的 进步,人类不断创造着愈来愈符合人的本质要求的客观和主观条件,其展示出来 的人的本质也就愈充分、愈丰富。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本质更加丰富, 人将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四,人的本质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马克思指出:“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 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 第 669 页。)人的共性不是指人和动物共有的生物特性,而是指贯穿在实践活动 中的心理、习惯等人类共同的特征和倾向。一般地说,构成人类共性的内容主要 有以下几方面:其一,人类活动的协作性。尽管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别,甚 至对立,但一旦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或不同集团面临着共同威胁, 不同范围的群聚性就立即表现出来,人们会超越原有的差别和对立而采取协作行

动。其二,人与人之间的可理喻性。虽然不同时代、不同集团的人们存在不同的 心理、认识和意识形态,使用不同的语言、文字和信息交流方式,但都可以相互 译解,相互转换;尽管人们的文化背景不同,存在着文化差别,但不同类型的文 化之间,仍有一些共同的基点和特征,在一些基本方面存在惊人的相似性和可比 性,因而能够彼此理喻和相互理解。其三,人与人之间的类意识。社会中所有的 人,都从自身出发,把其他人作为同类。这种类意识是形成道德、法律的共同意 识的基础,也是人满足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必要条件。人一旦丧失人类意识, 就将失去社会关系的保护作用。 强调人的本质的现实性、具体性,必然会肯定人的个性。人的个性是其共性 的具体表现。脱离个性,人的本质就会被抽象化。“人们一一不是抽象概念,而 是作为现实的、活生生的、特殊的个人一一就是这种存在物。这些个人是怎样的, 这种社会联系本身就是怎样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第25页。)。因此,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界定,既是对人类而言的,也 是对个人而言的。不过,这种单个人不是社会关系之外的孤立的人,而是处于 定社会关系之中的人;这种类,不仅仅是单个人所组成的纯生物意义上的种或类, 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体组成的类,这就克服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当做 种内在的(没有表现出来的)、无声的(看不见听不到的)共同性,从而实现 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第五,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但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本质概念固然与人性概念有关,但不是完全等同的。人性是人类普遍具 有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点,是一切人之为人的共同属性。而人的本质不仅是人所 具有的各种属性中的根本属性,而且必须能够说明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人所具有的 其他属性的内在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也 承认人有多种属性,并且科学地说明了人的诸种属性与人的本质的关系。人的属 性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是有血有肉的自然存在物,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例如:发达的大脑,灵 活的四肢,直立的躯干,饿了要吃食物,冷了要加衣服,感到危险要躲避,性成 熟了要寻求配偶,等等。这些自然属性,不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反而是人 类起源于动物的佐证;它既不构成人的本质或人的本质的一部分,反而受人的本

8 动。其二,人与人之间的可理喻性。虽然不同时代、不同集团的人们存在不同的 心理、认识和意识形态,使用不同的语言、文字和信息交流方式,但都可以相互 译解,相互转换;尽管人们的文化背景不同,存在着文化差别,但不同类型的文 化之间,仍有一些共同的基点和特征,在一些基本方面存在惊人的相似性和可比 性,因而能够彼此理喻和相互理解。其三,人与人之间的类意识。社会中所有的 人,都从自身出发,把其他人作为同类。这种类意识是形成道德、法律的共同意 识的基础,也是人满足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必要条件。人一旦丧失人类意识, 就将失去社会关系的保护作用。 强调人的本质的现实性、具体性,必然会肯定人的个性。人的个性是其共性 的具体表现。脱离个性,人的本质就会被抽象化。“人们——不是抽象概念,而 是作为现实的、活生生的、特殊的个人——就是这种存在物。这些个人是怎样的, 这种社会联系本身就是怎样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25 页。)。因此,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界定,既是对人类而言的,也 是对个人而言的。不过,这种单个人不是社会关系之外的孤立的人,而是处于一 定社会关系之中的人;这种类,不仅仅是单个人所组成的纯生物意义上的种或类, 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体组成的类,这就克服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当做 一种内在的(没有表现出来的)、无声的(看不见听不到的)共同性,从而实现 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第五,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但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本质概念固然与人性概念有关,但不是完全等同的。人性是人类普遍具 有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点,是一切人之为人的共同属性。而人的本质不仅是人所 具有的各种属性中的根本属性,而且必须能够说明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人所具有的 其他属性的内在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也 承认人有多种属性,并且科学地说明了人的诸种属性与人的本质的关系。人的属 性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是有血有肉的自然存在物,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例如:发达的大脑,灵 活的四肢,直立的躯干,饿了要吃食物,冷了要加衣服,感到危险要躲避,性成 熟了要寻求配偶,等等。这些自然属性,不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反而是人 类起源于动物的佐证;它既不构成人的本质或人的本质的一部分,反而受人的本

质的制约和改造。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 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56年版,第270页。)。从人的生理需要本身来看,“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 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5页。)。人的生理需要是一种以 自然本性为基础的社会需要,或者说,是一种社会化了的自然需要。人满足需要 的手段、方法,也不是依靠自然的恩赐,而是依靠社会的分配、交换、消费来实 现的。即使从性欲来说,人也早已超越动物异性结合的自然形式,性爱日益以男 女爱情为基础,并通过文明的方式来实现,在此基础上形成婚姻、家庭、亲属等 许多社会关系,异性结合具有鲜明而强烈的社会性。所以,我们不能纯粹用生物 学观点来理解人的自然本性。人的自然属性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属性。它虽 然受一般生物规律的规定和支配,但更受社会生活实践及其发展规律的规定和支 配 人是感情、意志、直觉、意识、目的、理想等精神现象的存在物。作为社会 的产物,也受人的社会关系的制约和规定。透过五光十色、纷繁复杂的精神现象, 可以发现它们的内在共同点:既取决于人的社会关系,又表现着人的社会关系。 人的社会关系不同,其精神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就不同:人的社会关系发生变化, 必然引起人的精神现象发生变化。 总之,人始终是社会存在物,人的生物特征、心理特征都不能准确地表达人 的本质,只有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才构成人的现实本质。人与社会的联系 不像土豆与麻袋的关系,也不像谷粒与谷堆的关系,而像网结与鱼网的关系。人 的本质与社会的本质密不可分,社会的本质是怎样的,人的本质就是怎样的;反 之,人的本质是怎样的,社会也有同样的本质。“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 的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6 页。) 到了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 场、观点和方法,揭开了人类社会历史本质之谜,从而使人的本质问题在人类历 史上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9 质的制约和改造。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 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270 页。)。从人的生理需要本身来看,“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 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95 页。)。人的生理需要是一种以 自然本性为基础的社会需要,或者说,是一种社会化了的自然需要。人满足需要 的手段、方法,也不是依靠自然的恩赐,而是依靠社会的分配、交换、消费来实 现的。即使从性欲来说,人也早已超越动物异性结合的自然形式,性爱日益以男 女爱情为基础,并通过文明的方式来实现,在此基础上形成婚姻、家庭、亲属等 许多社会关系,异性结合具有鲜明而强烈的社会性。所以,我们不能纯粹用生物 学观点来理解人的自然本性。人的自然属性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属性。它虽 然受一般生物规律的规定和支配,但更受社会生活实践及其发展规律的规定和支 配。 人是感情、意志、直觉、意识、目的、理想等精神现象的存在物。作为社会 的产物,也受人的社会关系的制约和规定。透过五光十色、纷繁复杂的精神现象, 可以发现它们的内在共同点:既取决于人的社会关系,又表现着人的社会关系。 人的社会关系不同,其精神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就不同;人的社会关系发生变化, 必然引起人的精神现象发生变化。 总之,人始终是社会存在物,人的生物特征、心理特征都不能准确地表达人 的本质,只有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才构成人的现实本质。人与社会的联系 不像土豆与麻袋的关系,也不像谷粒与谷堆的关系,而像网结与鱼网的关系。人 的本质与社会的本质密不可分,社会的本质是怎样的,人的本质就是怎样的;反 之,人的本质是怎样的,社会也有同样的本质。“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 的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册,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226 页。)。 到了 19 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 场、观点和方法,揭开了人类社会历史本质之谜,从而使人的本质问题在人类历 史上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 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也深深打上了社会属 性的烙印。每一个人从他来一到人世的那天起,就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 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家庭关 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道德关系等。正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 质。人们正是在这种客观的、现实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自我,成为真 正意义上的人,成为具有个性特征的自我。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面对生 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逐渐地认识和领悟人生。到了一定年龄,无论自觉与否, 都会形成与自己的生活阅历、实际体验密切相关的关于人生的根本观念、价值判 断和前后一贯的生活态度,这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的体现。 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 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 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需要建立在对世界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基础 之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也就不 可能有正确的人生观。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能树立马克思主义的 人生观。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个人的人生观如果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现实生活说明,一个 人即使曾经树立起了正确的世界观,但在人生实践中如果经不起拜金主义、享乐 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人生观的侵蚀,放弃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那么, 他就必然会丧失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一)人生目的的概念 人生观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主要方面体现出来的。人 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 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 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这是人与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人生目 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 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是

10 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 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也深深打上了社会属 性的烙印。每一个人从他来一到人世的那天起,就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 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家庭关 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道德关系等。正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 质。人们正是在这种客观的、现实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自我,成为真 正意义上的人,成为具有个性特征的自我。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面对生 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逐渐地认识和领悟人生。到了一定年龄,无论自觉与否, 都会形成与自己的生活阅历、实际体验密切相关的关于人生的根本观念、价值判 断和前后一贯的生活态度,这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的体现。 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 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 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需要建立在对世界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基础 之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也就不 可能有正确的人生观。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能树立马克思主义的 人生观。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一 个人的人生观如果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现实生活说明,一个 人即使曾经树立起了正确的世界观,但在人生实践中如果经不起拜金主义、享乐 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人生观的侵蚀,放弃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那么, 他就必然会丧失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一)人生目的的概念 人生观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主要方面体现出来的。人 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 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 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这是人与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人生目 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 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是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39页,可试读13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