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握研究主题的发展趋势,以年度为单位,将各主题所占的比例绘制出发展曲线见图4。 表42005-2014研究主题统计分析 代治理模式治理结构实现路径治理工具治理绩效评价其他 2007 2008 2009 2010 20l1 2012 2013 57854312016 2222532 323134229 32141114 l 115342 2014 合计 31 20 7 50% 模式, 现路径 40% 10%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 图42005-2014研究主题折线图 从表4图4可以看出:我国政府治理的研究主协同型政府,强调治理主体的协同行动叫。除 题最初以治理模式居多,但随着发展的深入对其外,也有学者认为,政府治理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 实现路径的研究比重逐渐增加,政府治理结构的向,旨在构建一种基于协同、合作和整合的整体性 研究相对稳定,对政府治理工具和绩效评价的研治理框架和运行图式。 究相对不足。 (二)政府治理结构研究 我国政府治理研究主题分析 政府治理结构是决定如何在一个特定国家中 (一)政府治理模式研究 行使权力的传统和机构。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 传统的官僚体制已经无法跟上环境的变化,分权化是前提,要将纵向权力下放与横向合理分 改革官僚体制是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权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分权结构門。 也是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必然趋势。有学者提在社会转型期,政府间分权既是我国政府治理改 出,我国未来的政府治理应当强调与社会的合作,革的方向,又是改革的主线和根本。现代化政府 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政府、市场、社会的三维框架治理要构建中央政府财政事权突出、省级功能定 下“政府主导-官民协同”的多中心治理范式。也位清晰、地方责任自主的治理结构η。由于我国存 有学者认为,网络化治理应该成为政府治理模式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同级地方政府间职能结构 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凹。还有学者提出,治理时代的同构化,上下级权责不对等、决策结构单中心化等 政府是一种使命驱动的、无边界的和灵活应变的问题叫,所以,政府机构改革不是简单的清理事权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3期 握研究主题的发展趋势,以年度为单位,将各主题 所占的比例绘制出发展曲线见图4。 表4 2005-2014研究主题统计分析 年代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合计 治理模式 5 7 8 5 4 3 1 2 0 1 36 治理结构 2 2 2 2 5 3 2 1 1 5 25 实现路径 1 3 2 3 1 3 4 2 2 9 31 治理工具 1 2 3 2 1 4 1 1 1 4 20 治理绩效评价 1 2 3 1 7 其他 2 3 1 1 5 3 4 2 22 图4 2005-2014研究主题折线图 从表4图4可以看出:我国政府治理的研究主 题最初以治理模式居多,但随着发展的深入对其 实现路径的研究比重逐渐增加,政府治理结构的 研究相对稳定,对政府治理工具和绩效评价的研 究相对不足。 三、我国政府治理研究主题分析 (一)政府治理模式研究 传统的官僚体制已经无法跟上环境的变化, 改革官僚体制是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必然趋势。有学者提 出,我国未来的政府治理应当强调与社会的合作, 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政府、市场、社会的三维框架 下“政府主导-官民协同”的多中心治理范式[1] 。也 有学者认为,网络化治理应该成为政府治理模式 发展的一种新趋势[2] 。还有学者提出,治理时代的 政府是一种使命驱动的、无边界的和灵活应变的 协同型政府,强调治理主体的协同行动[3] 。除此之 外,也有学者认为,政府治理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 向,旨在构建一种基于协同、合作和整合的整体性 治理框架和运行图式[4] 。 (二)政府治理结构研究 政府治理结构是决定如何在一个特定国家中 行使权力的传统和机构。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 分权化是前提,要将纵向权力下放与横向合理分 权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分权结构[5] 。 在社会转型期,政府间分权既是我国政府治理改 革的方向,又是改革的主线和根本[6] 。现代化政府 治理要构建中央政府财政事权突出、省级功能定 位清晰、地方责任自主的治理结构[7] 。由于我国存 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同级地方政府间职能结构 同构化,上下级权责不对等、决策结构单中心化等 问题[8] ,所以,政府机构改革不是简单的清理事权、 - 79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