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历史演变 作者:时海燕 文章来源:文化研究网 浏览:364次 作者:时海燕/王风才 “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它产生以后的很长一个时期内,只在学术 圈子内存在和发展,对社会影响不大。但196年法国“五月风暴”以后,它引起了人们的 泛注意和研究。随者研究的深入,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理解。为了准确地理解“西方马克思主 义”的内涵,划清“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以更完整、正确地理解马克思 主义的精神实质,有必要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演变,以及它与“马克思学”、“新马 克思主义”、“欧洲共产主义”的关系作一些考察 “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革命活动家柯尔施提出的。1923 年,卢长奇、柯尔施分别发表了《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马克思主 义和哲学》两书。但发表以后,立即遭到第二国际特别是第三国际理论家的批判。为了对这 种批判进行反击,1930年,柯尔施写 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 个反批判》。在这里,他第一次使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他说,必须记住,尽 管对俄国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批评性对照米自今日俄国执政党的一个政治 反对派,然而它的作者是一个正统的普列汉诺夫的信徒,一个在哲学上站在俄国马克思主义 一边的人。然而,他的批平根本不是旨在反对“苏联的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历史结构,而园 只反对它的最近的滑稽形式,这种滑稽形式使得“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显得不是俄国马克思 主义理论传统的 继续和发展”,而是 “败坏和歪曲”。[①]当他谈到方法与内容 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应当把侧重点从唯物主义转移到舞证法时这样写道:“在西方 马克思主义中,这已经成了很时髦的做法。”[②]可见,柯尔施在《反批判》中不止一次地 使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而且还把“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传统马克思主义尤其 是列宁主义的对立看作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他说,自从20年代以来,关于 马克思主义的争论 已经不再是在第 国际的理论家和第三国际的理论家之间的争论,而是 新老“正统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争论。前者的代表是考茨基和列宁主 义,后者的代表就是卢长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 但是,柯尔施从思相路线的角度提出的这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在当时并没有引 起人们的注意 到1955年法国哲学家梅劳一庞蒂《辩证法的历险》 一书发表以后,这个 概念才引起了较大反响并逐步为人们所接受。梅劳一庞蒂在《辩证法的历险》中,象柯尔 一样,也是从思想路线的角度论述“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对立,而且指出在这种 对立中,只有前者才真正掌握真理,并且明确地把卢长奇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把《历史和阶级意识》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③]尽管卢长奇本人抗议梅劳一庞“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历史演变 作者:时海燕 文章来源:文化研究网 浏览:364 次 作者:时海燕/王凤才 “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本世纪 20 年代。它产生以后的很长一个时期内,只在学术 圈子内存在和发展,对社会影响不大。但 196 年法国“五月风暴”以后,它引起了人们的广 泛注意和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理解。为了准确地理解“西方马克思主 义”的内涵,划清“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以更完整、正确地理解马克思 主义的精神实质,有必要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演变,以及它与“马克思学”、“新马 克思主义”、“欧洲共产主义”的关系作一些考察。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革命活动家柯尔施提出的。1923 年,卢长奇、柯尔施分别发表了《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马克思主 义和哲学》两书。但发表以后,立即遭到第二国际特别是第三国际理论家的批判。为了对这 种批判进行反击,1930 年,柯尔施写下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一 个反批判》。在这里,他第一次使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他说,必须记住,尽 管对俄国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批评性对照来自今日俄国执政党的一个政治 反对派,然而它的作者是一个正统的普列汉诺夫的信徒,一个在哲学上站在俄国马克思主义 一边的人。然而,他的批评根本不是旨在反对“苏联的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历史结构,而是 只反对它的最近的滑稽形式,这种滑稽形式使得“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显得不是俄国马克思 主义理论传统的一种“继续和发展”,而是一种“败坏和歪曲”。[①]当他谈到方法与内容 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应当把侧重点从唯物主义转移到辩证法时这样写道:“在西方 马克思主义中,这已经成了很时髦的做法。”[②]可见,柯尔施在《反批判》中不止一次地 使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而且还把“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传统马克思主义尤其 是列宁主义的对立看作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他说,自从 20 年代以来,关于 马克思主义的争论,已经不再是在第二国际的理论家和第三国际的理论家之间的争论,而是 新老“正统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争论。前者的代表是考茨基和列宁主 义,后者的代表就是卢长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 但是,柯尔施从思想路线的角度提出的这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在当时并没有引 起人们的注意。直到 1955 年法国哲学家梅劳—庞蒂《辩证法的历险》一书发表以后,这个 概念才引起了较大反响并逐步为人们所接受。梅劳—庞蒂在《辩证法的历险》中,象柯尔施 一样,也是从思想路线的角度论述“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对立,而且指出在这种 对立中,只有前者才真正掌握真理,并且明确地把卢长奇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把《历史和阶级意识》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③]尽管卢长奇本人抗议梅劳—庞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