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 计算机网络基础 是“垂直的”,是通过层间接口由下层向上层提供的。 从上述关于邮政系统的类比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尽管对收信人来说,信是来自于写信 人,但实际上这封信在A地历经了由用户→邮局→运输部门的过程,在B地则历经了从运 输部门→邮局)用户的过程。类以地,网络分层结构模型中的数据的传输,也不是直接从 发送方的最高层到接收方的最高层。在发送方,每一层都把协议数据交给它的下一层,直 到最下层:在接收方,则由最下层开始一层一层地往上送至最高层。在发送方由上而下的 过程中,每一层为了实现本层的功能都要加上相应的控制信息,从而被传输的数据在形式 上是战来越有杂:而到了接收方,在自下而上的时程中,每一层都要卸下在发送方对层 所加上的那些控制信息。就如同信件到了本地邮局要装入邮包中,邮包到了本地运输部门 要装入货运箱中,而一旦到达远端的运输部门,则要将邮包重新从货运箱中取出交给远端 邮局,而远端邮局要将信件重新从邮包中取出交给用户。计算机网络中分别将发送方和接 收方所历经的这种过程称为数据封装和数据拆封。 2.1.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引入分层模型后,我们将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层、各层中的协议以及层次之间接口的 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但是,即使是遵循了前面所提到的网络分层原则,不同的 网络组织机构或生产厂商所给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也不一定是相同的,关于层的数量、 各层的名称、内容与功能都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中,曾出现过多种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其中包括BM 公司在1974年提出的SNA(系统网络结构)模型、DEC公司于1975年提出的DNA(分布 型网络的数字网络体系)模型等。这些由不同厂商自行提出的专用网络模型,在体系结构 上差异很大 至相互之间互不相容,更谈不上将运用不同厂商 产品的网络相互连 起宋 以构成更大的网络系统。体系结构的专用性实际上代表了一种封闭性,尤其在上个世纪7心 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一方面是计算机网络规模与数量的急剧增长,另一方面是许多按不同 体系结构实现的网络产品之间难以进行互操作,严重阻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于是关于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化工作被提上了有关国际标准组织的议事日程。 2.2ISO/OSl网络参考模型 197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0)成立了一个分委员会来专门研究一种用于开放系统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并于I983年正式提出了开放式系统互连OSl(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简称OSI/RM。这是一个定义连接异种计算机的标准体系结构, 所谓开放是指任何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这一国际标准,就能同其他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 也遵守该标准的计算机系统进行通信。 2.2.1IS0/Sl七层模型 ISO/OSI参考模型是一种将异构系统互连的分层结构,它定义了一种抽象结构,而并非 4 计算机网络基础 是“垂直的”,是通过层间接口由下层向上层提供的。 从上述关于邮政系统的类比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尽管对收信人来说,信是来自于写信 人,但实际上这封信在 A 地历经了由用户Æ邮局Æ运输部门的过程,在 B 地则历经了从运 输部门Æ邮局Æ用户的过程。类似地,网络分层结构模型中的数据的传输,也不是直接从 发送方的最高层到接收方的最高层。在发送方,每一层都把协议数据交给它的下一层,直 到最下层;在接收方,则由最下层开始一层一层地往上送至最高层。在发送方由上而下的 过程中,每一层为了实现本层的功能都要加上相应的控制信息,从而被传输的数据在形式 上是越来越复杂;而到了接收方,在自下而上的过程中,每一层都要卸下在发送方对等层 所加上的那些控制信息。就如同信件到了本地邮局要装入邮包中,邮包到了本地运输部门 要装入货运箱中,而一旦到达远端的运输部门,则要将邮包重新从货运箱中取出交给远端 邮局,而远端邮局要将信件重新从邮包中取出交给用户。计算机网络中分别将发送方和接 收方所历经的这种过程称为数据封装和数据拆封。 2.1.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引入分层模型后,我们将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层、各层中的协议以及层次之间接口的 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但是,即使是遵循了前面所提到的网络分层原则,不同的 网络组织机构或生产厂商所给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也不一定是相同的,关于层的数量、 各层的名称、内容与功能都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中,曾出现过多种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其中包括 IBM 公司在 1974 年提出的 SNA(系统网络结构)模型、DEC 公司于 1975 年提出的 DNA(分布 型网络的数字网络体系)模型等。这些由不同厂商自行提出的专用网络模型,在体系结构 上差异很大,甚至相互之间互不相容,更谈不上将运用不同厂商产品的网络相互连接起来 以构成更大的网络系统。体系结构的专用性实际上代表了一种封闭性,尤其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一方面是计算机网络规模与数量的急剧增长,另一方面是许多按不同 体系结构实现的网络产品之间难以进行互操作,严重阻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于是关于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化工作被提上了有关国际标准组织的议事日程。 2.2 ISO/OSI 网络参考模型 1979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一个分委员会来专门研究一种用于开放系统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并于 1983 年正式提出了开放式系统互连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简称 OSI/RM。这是一个定义连接异种计算机的标准体系结构, 所谓开放是指任何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这一国际标准,就能同其他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 也遵守该标准的计算机系统进行通信。 2.2.1 ISO/OSI 七层模型 ISO/OSI 参考模型是一种将异构系统互连的分层结构,它定义了一种抽象结构,而并非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