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2章血液(Blood) 教学学时:4学时 [目的与要求刻 掌握: 1.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的基本概念 2.血液渗透压、pH值、红细胞数相对稳定的机制 熟悉: 1.血液的功能 2.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的生理意义和机制 了解: 1血细胞生理特性 2.血型及输血原则 重点 1.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的基本概念 2.血液渗透压、pH值、红细胞数相对稳定的机制 3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的生理意义和机制 [难点] 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 1内环境与稳态 1.1体液 机体细胞内外的液体(包括溶解于液体中的溶质)的总称。体液分为:细胞 内液(40%45%)和细胞外液(20-25%)。细胞外液包括血浆(5%)、组织液第 2 章 血液(Blood) 教学学时:4 学时 [目的与要求] 掌握: 1.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的基本概念 2.血液渗透压、pH 值、红细胞数相对稳定的机制 熟悉: 1.血液的功能 2.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的生理意义和机制 了解: 1.血细胞生理特性 2.血型及输血原则 [重点] 1.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的基本概念 2.血液渗透压、pH 值、红细胞数相对稳定的机制 3.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的生理意义和机制 [难点] 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 1 内环境与稳态 1.1 体液 机体细胞内外的液体(包括溶解于液体中的溶质)的总称。体液分为:细胞 内液(40%-45%)和细胞外液(20-25%)。细胞外液包括血浆(5%)、组织液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