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序言 当我的亲密同事胡嗣柱将他这本书厚厚一叠书稿交绺我看的 时候,我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多年前.那是在1958年,我从物 理系毕业三年之后,他刚从数学系提前毕业到物理系工作,共司接 受了上“数学物理方法”这门课的任务.当时没有合适的教科书,参 考书不多,有经验的老教师也极少,我们二个人凭眷热情,全身 投入工作,边干边学,由不懂到懂,编写了讲义,搜罗了各种习题, 在大课、习题课和答疑课上经过几年锻炼,才初步过了教学关.我 们二人常常为弄清楚一个数学概念,反复讨论了许多年;也常常为 算出一个积分或解出一个方程而欣喜不已.1964年以后,我的工 作转到其他方面去,这门课的教学一直由他主持进行他比我更注 意资料的积累,深入钻研了许多教材内容和习题,于是才可能有 1989年我们合写的那本(数学物理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一书 和现在这本书的出版 30年当然是一个很长,也许是大长的时间.然而仔细回想起 来,我们自己真正把这门课融会贯通起来,那还是1972年以后二 人较多地做了科研工作之后的事情.正如华罗庚先生所说,读书要 经过由“薄”到“厚”、再到“薄”的过程,我们确实经历了这一过程, 而只有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路,才能实现和缩短这一过程.下面 谈两点我们的体会 学物理的人念数学,应该主要地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 迨路.这句话是相对于“从一般到特殊”的学习或研究方法而言的 我们从物理上归结出数学问题时,往往得到一个特殊的方程式,首 先总是问:“怎么求解?”而不会首先去关心如何证明这个方程的解 是否“存在”?或是否“唯一”?这后一个问题主要依靠数学家去解 决.因为一般说来,我们不具备这种能力;而真的亠旦当我们必须 一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