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三)支撑的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支撑课程目标1(“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所需要的计算机编程环境、语法等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实际问题进 行分析。”)和课程目标2(“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专 业知识和工程知识对复杂的工程问题进行建模,运用编程语言开发相关工程问题 的软件工具,并分析模型和结果。”) 五、课程学时分配 总学时1周。 (1)布置任务及理论讲授、讨论 0.5天 (2)收集资料及上机实践 3.5天 包括需求分析、方案确定、程序设计、编写程序、程序调试 (3)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1天 六、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 (1)需求分析 对所要完成的设计任务进行需求分析,充分了解设计内容、目的、意义,明 确所需完成的任务。 (2)方案确定 要求明确系统组成,实现原理、交互方式等。 (3)程序设计 要求根据所需完成任务画出流程图, (4)编写程序。 要求根据流程图编写程序,程序编写要规范。 (5)程序调试 要求掌握基本的程序调试方法 七、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 本课程要求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投影与板书相 结合,根据上课内容教师选择演示软件的分析运行进行教学,提高授课效率以加 强学生学习效果。根据学生规模,教学实施过程需要对应规模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支持。考虑到目前技术的发展和实际教学的内容内在需求,该规模的硬件配置应 该具备i7及以上的CPU和相应较大的存储设备,以便安装和部署满足课程实践 开发需要的环境。根据近三年的教学规模,该硬件占用的机房空间应该满足100 人规模的同时开发训练要求。 (三)支撑的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支撑课程目标 1(“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所需要的计算机编程环境、语法等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实际问题进 行分析。”)和课程目标 2(“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专 业知识和工程知识对复杂的工程问题进行建模,运用编程语言开发相关工程问题 的软件工具,并分析模型和结果。”) 五、 课程学时分配 总学时 1 周。 (1)布置任务及理论讲授、讨论 0.5 天 (2)收集资料及上机实践 3.5 天 包括需求分析、方案确定、程序设计、编写程序、程序调试 (3)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1 天 六、 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 (1)需求分析 对所要完成的设计任务进行需求分析,充分了解设计内容、目的、意义,明 确所需完成的任务。 (2)方案确定 要求明确系统组成,实现原理、交互方式等。 (3)程序设计 要求根据所需完成任务画出流程图。 (4)编写程序。 要求根据流程图编写程序,程序编写要规范。 (5)程序调试 要求掌握基本的程序调试方法 七、 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 本课程要求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投影与板书相 结合,根据上课内容教师选择演示软件的分析运行进行教学,提高授课效率以加 强学生学习效果。根据学生规模,教学实施过程需要对应规模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支持。考虑到目前技术的发展和实际教学的内容内在需求,该规模的硬件配置应 该具备 i7 及以上的 CPU 和相应较大的存储设备,以便安装和部署满足课程实践 开发需要的环境。根据近三年的教学规模,该硬件占用的机房空间应该满足 100 人规模的同时开发训练要求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