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三)“碎片化使用”指数 图1“媒介碎片化使用”的概念框架 由上述概念可知,“碎片化使用”具 使用频率m 有三个测量维度:(1)使用媒介或内容间 媒介分散性 的分散性(M);(2)使用时间的非连续性 使用时长h1 (T);(3)使用空间的非固定性(P) 这三个层次构成了“媒介碎片化使用指 时段数量n 数”( media use fragmentation index, 时间非连续性 使用时长h2 MUFI),其概念框架如图1所示。 该指数是一个描述受众个人在日常生 场所数量s 活中使用媒介的碎片化程度的模型。其中 空间非固定性 媒介分散性”考察个人在不同媒介使用过 使用时长h3 程中同时使用其他媒介的情况,即注意力在 不同媒介间的分散程度,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这里,我们对媒介分散程度的计算方法,借用了0phir等 人(200)的多任务指数公式(式1)其中,M表示媒介(或M=∑型× (式2) 内容)间的分散程度,假设我们将一般媒体划分成10类(如电 视、广播、电脑等),h;则为每天使用某种首要媒介( primary media,也就是被测媒体,即表2矩阵中第一列所列的媒体)i(i=1,2,…,10)的时长,h为每天 使用所有首要媒介的时间;皿为一般使用首要媒介i的同时使用其他媒介的频率,该数值来源于使 用其他媒介情况选项得分:大多(=1),有时(=0.67),偶尔(=0.33)和从不(=0)。M值越 大,说明个体使用不同媒介的分散程度越高,即使用特定的首要媒介的同时接触其他媒介的程度 越高。 以往针对时间维度,往往询问受众使用媒介的总时长,而忽略实际生活中他们使用时间的 连续性和分段问题,由此引入一个基于时长和时段的新的时间测量,即“时间非连续性”,我们 将借用熵的方程进行表示。“熵”( entropy)最初是一个用来表示分子状态混乱程度的物理量 热力学概念,后被香农( Shannon& Weaver,1949)引入信息论的研究而把信息中排除了冗余之 后的平均信息量称之为“信息熵”。熵方程此前曾被研究者用于互联网使用的时间多样性(Zhu &He,2002)和场所多样性(Peng&Zhu,2007)的测量。然而,这里熵的方程结果与具体使用 时间无关,只与每个时段实际使用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p相关。考虑到实际情况中使用时间的影 响,我们将“时间非连续性”表达为 在一天中各个时段(例如,技每两个小时划分为7=∑n(10g2p)×x1 (式3) 12个时段,即6:01-8:00,8:01-10:00,10:01- j=1 2:00,以此类推;则j=1至12)内使用媒介的时 长占总时长的比例,10g2即以2为底的对数,负号用于抵消百分比(小于100%)对数的负值:h2为 所有时段使用媒介的时间总量,其倒数表示使用时长与时间非连续性成反比,即在相同情况下 个体在特定时间内使用媒介的总时间越短,其媒介使用时间的非连续程度越低(比如A和B在同一 天中数量相同的若干时段使用媒介的总时间分别为1小时和2小时,且平均每个时段实际使用时间 占总时间的比例也相等,则A的使用时间非连续性更大)。个体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使用媒介的时 间越平均,且使用总时长越短,T值越大,则意味着媒介使用的连续性越差,时间的碎片化程度 越高。 性而言的,考虑到人们在不同生活场所中使用媒介的习S=∑p1(og2p)x1(式 惯和使用程度不同,因此对于该空间维度的测量将基于 h3 69 1994-201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69 (三)“碎片化使用”指数 由上述概念可知,“碎片化使用”具 有三个测量维度:(1)使用媒介或内容间 的分散性(M);(2)使用时间的非连续性 (T);(3)使用空间的非固定性(P)。 这三个层次构成了“媒介碎片化使用指 数”(media use fragmentation index, MUFI),其概念框架如图1所示。 该指数是一个描述受众个人在日常生 活中使用媒介的碎片化程度的模型。其中, “媒介分散性”考察个人在不同媒介使用过 程中同时使用其他媒介的情况,即注意力在 不同媒介间的分散程度,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这里,我们对媒介分散程度的计算方法,借用了Ophir等 人(2009)的多任务指数公式(式1)。其中,M表示媒介(或 内容)间的分散程度,假设我们将一般媒体划分成10类(如电 视、广播、电脑等),hi则为每天使用某种首要媒介(primary media,也就是被测媒体,即表2矩阵中第一列所列的媒体)i(i=1,2,…,10)的时长,h1为每天 使用所有首要媒介的时间;mi为一般使用首要媒介i的同时使用其他媒介的频率,该数值来源于使 用其他媒介情况选项得分:大多(=1),有时(=0.67),偶尔(=0.33)和从不(=0)。M值越 大,说明个体使用不同媒介的分散程度越高,即使用特定的首要媒介的同时接触其他媒介的程度 越高。 以往针对时间维度,往往询问受众使用媒介的总时长,而忽略实际生活中他们使用时间的 连续性和分段问题,由此引入一个基于时长和时段的新的时间测量,即“时间非连续性”,我们 将借用熵的方程进行表示。“熵”(entropy)最初是一个用来表示分子状态混乱程度的物理量 热力学概念,后被香农(Shannon & Weaver, 1949)引入信息论的研究而把信息中排除了冗余之 后的平均信息量称之为“信息熵”。熵方程此前曾被研究者用于互联网使用的时间多样性(Zhu & He,2002)和场所多样性(Peng & Zhu, 2007)的测量。然而,这里熵的方程结果与具体使用 时间无关,只与每个时段实际使用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p相关。考虑到实际情况中使用时间的影 响,我们将“时间非连续性”表达为: 其中,T表示使用时间的非连续程度,pj为 在一天中各个时段(例如,按每两个小时划分为 12个时段,即6:01-8:00,8:01-10:00,10:01- 12:00,以此类推;则j=1至12)内使用媒介的时 长占总时长的比例,log2即以2为底的对数,负号用于抵消百分比(小于100%)对数的负值;h2为 所有时段使用媒介的时间总量,其倒数表示使用时长与时间非连续性成反比,即在相同情况下, 个体在特定时间内使用媒介的总时间越短,其媒介使用时间的非连续程度越低(比如A和B在同一 天中数量相同的若干时段使用媒介的总时间分别为1小时和2小时,且平均每个时段实际使用时间 占总时间的比例也相等,则A的使用时间非连续性更大)。个体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使用媒介的时 间越平均,且使用总时长越短,T值越大,则意味着媒介使用的连续性越差,时间的碎片化程度 越高。 “空间非固定性”则是相对于媒介使用位置的固定 性而言的,考虑到人们在不同生活场所中使用媒介的习 惯和使用程度不同,因此对于该空间维度的测量将基于 3    11 i 1 total ii h hm MMI (式 1) 表 2 使用首要媒介同时使用其他媒介情况(频率) 首要 次要 电视 广播 电脑 … 电视 广播 电脑 … 图 1 “媒介碎片化使用”的概念框架    m i ii h hm M 1 1 , (式 2) 1 2 2 1 log h )p(pT n j   j j   , (式 3) 1 3 2 1 (log ) h ppS s k   k k   , (式 4) 𝑀𝑀𝑀𝑀𝑀𝑀𝑀𝑀 = 𝑀𝑀 × 𝑇𝑇 × 𝑆𝑆 . (式 5) 使用频率 m 使用时长 h1 使用时长 h2 时段数量 n 使用时长 h3 场所数量 s 媒介分散性 时间非连续性 空间非固定性 图1 “媒介碎片化使用”的概念框架 3    11 i 1 total ii h hm MMI (式 1) 表 2 使用首要媒介同时使用其他媒介情况(频率) 首要 次要 电视 广播 电脑 … 电视 广播 电脑 … 图 1 “媒介碎片化使用”的概念框架    m i ii h hm M 1 1 , (式 2) 1 2 2 1 log h )p(pT n j   j j   , (式 3) 1 3 2 1 (log ) h ppS s k   k k   , (式 4) 𝑀𝑀𝑀𝑀𝑀𝑀𝑀𝑀 = 𝑀𝑀 × 𝑇𝑇 × 𝑆𝑆 . (式 5) 使用频率 m 使用时长 h1 使用时长 h2 时段数量 n 使用时长 h3 场所数量 s 媒介分散性 时间非连续性 空间非固定性 (式2) 3    11 i 1 total ii h hm MMI (式 1) 表 2 使用首要媒介同时使用其他媒介情况(频率) 首要 次要 电视 广播 电脑 … 电视 广播 电脑 … 图 1 “媒介碎片化使用”的概念框架    m i ii h hm M 1 1 , (式 2) 1 2 2 1 log h )p(pT n j   j j   , (式 3) 1 3 2 1 (log ) h ppS s k   k k   , (式 4) 𝑀𝑀𝑀𝑀𝑀𝑀𝑀𝑀 = 𝑀𝑀 × 𝑇𝑇 × 𝑆𝑆 . (式 5) 使用频率 m 使用时长 h1 使用时长 h2 时段数量 n 使用时长 h3 场所数量 s 媒介分散性 时间非连续性 空间非固定性 (式3) 3    11 i 1 total ii h hm MMI (式 1) 表 2 使用首要媒介同时使用其他媒介情况(频率) 首要 次要 电视 广播 电脑 … 电视 广播 电脑 … 图 1 “媒介碎片化使用”的概念框架    m i ii h hm M 1 1 , (式 2) 1 2 2 1 log h )p(pT n j   j j   , (式 3) 1 3 2 1 (log ) h ppS s k   k k   , (式 4) 𝑀𝑀𝑀𝑀𝑀𝑀𝑀𝑀 = 𝑀𝑀 × 𝑇𝑇 × 𝑆𝑆 . (式 5) 使用频率 m 使用时长 h1 使用时长 h2 时段数量 n 使用时长 h3 场所数量 s 媒介分散性 时间非连续性 空间非固定性 (式4)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