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短期前景及长期趋势 中国现代化的追赶模式 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大体体现为四种类型:一是现代化的先行者 二是现代化的后来者;三是现代化的赶超者;四是始终未能进入现代化 处于停滞甚至落后状态的国家。我们发现有几个大国是属于现代化赶超 类型的国家:首先是美国,在上个世纪下半叶开始加速工业化,在上世 纪与本世纪之交,迅速追赶上并超过了英国;其次是日本,从明治维新 以后开始发动工业化,特别是二次大战以后,日本实现经济起飞,迅速 追赶美国;再次是亚洲的四小龙”,在60年代开始经济起飞,迅速缩小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第四是中国,从1980年前 后进入经济起飞阶段,显现出现代化追赶效应或追赶模式的明显特征。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羟经济学史专家安格麦迪逊( Angus madison, 1998)最近发表的《中国长期经济运行》一书,按照实际购买力(PPP) 方法计算了中国1820-1995年期间GDP和人均GDP指标,中国GDP占 世界GDP总量的比重,中国人均GDP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百分比 根据他的计算结果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历史过程总结为如下特点 第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中 国国力经历了从强到弱又由弱到强的历史过程。1820年中国的GDP总量 占世界GDP总量为324%,居世界首位;到1890年降为13.2%,1919 年又降为9.1%,1952年降为52%这是因为1820-1952年期间中国GDP 年平均增长率(为0.22%)明显低于同期世界GDP年平均增长率(为 1.62%),因而中国GDP比重占世界GDP比重明显下降;到1978年达到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短期前景及长期趋势 中国现代化的追赶模式 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大体体现为四种类型:一是现代化的先行者; 二是现代化的后来者;三是现代化的赶超者;四是始终未能进入现代化、 处于停滞甚至落后状态的国家。我们发现有几个大国是属于现代化赶超 类型的国家:首先是美国,在上个世纪下半叶开始加速工业化,在上世 纪与本世纪之交,迅速追赶上并超过了英国;其次是日本,从明治维新 以后开始发动工业化,特别是二次大战以后,日本实现经济起飞,迅速 追赶美国;再次是亚洲的“四小龙”,在 60 年代开始经济起飞,迅速缩小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第四是中国,从 1980 年前 后进入经济起飞阶段,显现出现代化追赶效应或追赶模式的明显特征。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济学史专家安格·麦迪逊(Angus Madison, 1998)最近发表的《中国长期经济运行》一书,按照实际购买力(PPP) 方法计算了中国 1820-1995 年期间 GDP 和人均 GDP 指标,中国 GDP 占 世界 GDP 总量的比重,中国人均 GDP 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百分比。 根据他的计算结果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历史过程总结为如下特点: 第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中 国国力经历了从强到弱又由弱到强的历史过程。1820 年中国的 GDP 总量 占世界 GDP 总量为 32.4%,居世界首位;到 1890 年降为 13.2%,1919 年又降为 9.1%,1952 年降为 5.2%。这是因为 1820-1952 年期间中国 GDP 年平均增长率(为 0.22%)明显低于同期世界 GDP 年平均增长率(为 1.62%),因而中国 GDP 比重占世界 GDP 比重明显下降;到 1978 年达到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