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响。 30.不正确。甘露醇给药后首先产生组织脱水作用,可使循环血量增加而加重心脏负荷, 故不适宜于心衰患者。 31.不正确。不同的利尿药由于作用部位不同,对电解质排泄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32.正确。氨苯喋啶可促进尿酸排泄,故可防止呋塞米引起的高尿酸血症。 33.正确。氢氯噻嗪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内。AMP的含 量,后者又能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使水重吸收增加,对尿崩症患者有抗利尿 作用。 34.不正确。醛固酮受体是胞浆受体,不是细胞膜受体。 35.正确。呋塞米通过强大的利尿作用使血液浓缩,血浆渗透压升高而产生脱水作用,故 也可用于脑水肿,但作用弱于甘露醇。 36.正确。噻嗪类药物的作用部位及作用机制相同,药理作用相似,效能基本一致。其差 异主要表现在效价强度和作用时间等方面,因本类药物毒性小,治疗宽度较大,故其有效剂量 的大小在实际应用中无重要意义。 五、简答题 37.脱水药的共同特点是:①静脉注射后不易透过毛细血管,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对机 体无毒性作用和过敏反应;②易经肾小球滤过,但不易被肾小管重吸收;③在体内不易代谢: ④不易从血管透入组织液中。常用的脱水药包括甘露醇、山梨醇、高渗葡萄糖等。 六、论述题 38.①噻嗪类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的N A- C-同向转运载体,减少Na、CI-的重要吸收,影响肾脏的稀释功能而产生利尿作用。因 该类药物对尿液的浓缩过程无影响,故利尿效能中等。②髓袢利尿药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 段,既可抑制Na、CI-重吸收,降低肾脏稀释功能,使NaCI排出量增多,同时又使肾髓质间 液渗透压降低,影响肾脏浓缩功能,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从而产生强大的利尿作用。响。 30.不正确。甘露醇给药后首先产生组织脱水作用,可使循环血量增加而加重心脏负荷, 故不适宜于心衰患者。 31.不正确。不同的利尿药由于作用部位不同,对电解质排泄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32.正确。氨苯喋啶可促进尿酸排泄,故可防止呋塞米引起的高尿酸血症。 33.正确。氢氯噻嗪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内。AMP的含 量,后者又能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使水重吸收增加,对尿崩症患者有抗利尿 作用。 34.不正确。醛固酮受体是胞浆受体,不是细胞膜受体。 35.正确。呋塞米通过强大的利尿作用使血液浓缩,血浆渗透压升高而产生脱水作用,故 也可用于脑水肿,但作用弱于甘露醇。 36.正确。噻嗪类药物的作用部位及作用机制相同,药理作用相似,效能基本一致。其差 异主要表现在效价强度和作用时间等方面,因本类药物毒性小,治疗宽度较大,故其有效剂量 的大小在实际应用中无重要意义。 五、简答题 37.脱水药的共同特点是:①静脉注射后不易透过毛细血管,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对机 体无毒性作用和过敏反应;②易经肾小球滤过,但不易被肾小管重吸收;③在体内不易代谢; ④不易从血管透入组织液中。常用的脱水药包括甘露醇、山梨醇、高渗葡萄糖等。 六、论述题 38.①噻嗪类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的N A - C -同向转运载体,减少 Na +、CI-的重要吸收,影响肾脏的稀释功能而产生利尿作用。因 该类药物对尿液的浓缩过程无影响,故利尿效能中等。②髓袢利尿药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 段,既可抑制Na +、CI-重吸收,降低肾脏稀释功能,使NaCI排出量增多,同时又使肾髓质间 液渗透压降低,影响肾脏浓缩功能,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从而产生强大的利尿作用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