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说明弱酸弱碱盐的水解度与盐的浓度无关,而水解常数一般都很大,水解较剧烈。 酸式盐的水溶液,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可以共存,溶液的酸碱性比较复杂,定量计算公 式也可从多重平衡体系导出,不再陈述。一般认为,水解趋势大于电离趋势时为碱性,小于 电离趋势时为酸性 倘若盐的水解产物溶解度很小,水解时在溶液中会生成沉淀。例如 BiC13+H2()一Bi(OC1↓+2H++2CI 如果加人强酸(如HC)因同离子效应,平衡向左移动、抑制了BiC3水解,使沉淀Bi()CI 溶解,因此配制BC山溶液时,为防止水解时生成沉淀,预先应加入一定量的盐酸 如果易水解的弱酸盐与弱碱盐的水溶液相互混合时,由于彼此促进对方的水解反应,从 而使两种水解反应进行到底,例如A2(S)4)3与NHC()为的水浴液混合时,由于互促水解 使反应彻底进行。 3.难溶电解质的沉淀生成和溶解,多相离子平衡及其移动 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未溶解的固体与溶液中相应离子之间建立了多相离子平 衡,例如: PbI2(s) Pb2(a4)+21(aq) 定温下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Pbl)=[c(Pb2+)/c]·[(I)/e]2 称K邓(Pbl2)为碘化铅的溶度积常数」 根据溶度积规则,可以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将溶液中的实际相对浓度[(Pb2+)/ cP]和[c(I)/cP]2的乘积称为离子积,用Q表示与K如(Ph)值相比较,当: Q?>K溶液过饱和,处于不稳定状态,可能析出沉淀: Q?=K如溶液饱和状态、多相离子平衡处于动态平衡; Q?<K溶液未饱和状态,无沉淀析出,若初始有沉淀则会溶解。 倘若在雄溶电解质饱和溶液中,加入同离子的沉淀剂,此时,因同离子效应使离了浓度 幂的乘积Q>K,平衡向生成沉淀方向移动,从而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减小,被沉淀 的离子浓度减小,沉淀更加完全。当然沉淀剂的用计必须适量,否则,不能忽略盐效应,因 为盐效应对雄溶电解质的溶解度起着增大作用。 如果溶液中同时含有数种可以被同一种沉淀剂沉淀的离子,当逐步滴加共同沉淀的沉淀 剂时,可以应用溶度积规则来判断沉淀反应的先后顺序。离子浓度幂的乘积首先达到其溶度 积的那种离子首先沉淀,随着沉淀剂浓度增加会使第二、第三种离子的浓度幂乘积先后达到 它们各自的溶度积而与第一种离子共问沉淀,这种按先后次序的沉淀现象叫分步沉淀。例 如,Cu2+[K(CuS)=6.30×10-6]与Zn2+[K(ZnS)=1.60×1024]的混合溶液,若 它们的离子浓度相近,可以通过沉淀剂Na2S的浓度调节,使Cu2+沉淀为CuS,而Zn2+不 沉淀,如果当CuS沉淀完全时[溶液中c(Cu2·)≤10-5mol/L],而Zn2+仍未开始沉淀, 就可以实现两种离子的分离(读者可以通过计算说明同浓度的C2+与Z2分离条件,如何 控制S2一浓度)。 两种沉淀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例如 BaC()h(s)+S(片(aq)一BaS()(s)+C()号(aq) K(CO)/e K (BaCO.) c(S)/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