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五、审理和判决 第二十八条当事人在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或者因具体行政行 为和与行使行政职权有关的其他行为侵权造成损害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 分别立案,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合并审理,也可以单独审理。 第二十九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赔偿案件,就当事人之间的行政赔偿争议进行审理与裁 第三十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赔偿案件在坚持合法、自愿的前提下,可以就赔偿范围、 赔偿方式和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成立的,应当制作行政赔偿调解书 第三十一条被告在一审判决前同原告达成赔偿协议,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应当 依法予以审查并裁定是否准许 第三十二条原告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对自己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被告有权提供不予赔 偿或者减少赔偿数额方面的证据。 第三十三条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尚未对原告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或者原告的 请求没有事实根据或法律根据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赔偿请求。 第三十四条人民法院对赔偿请求人未经确认程序而直接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案件,在 判决时应当对赔偿义务机关致害行为是否违法予以确认。 第三十五条人民法院对单独提起行政赔偿案件作出判决的法律文书的名称为行政赔 偿判决书、行政赔偿裁定书或者行政赔偿调解书 六、执行与期间 第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赔偿判决、裁定或调解协议,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 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申请执行的期限,申请人是公民的为一年,申请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第三十七条单独受理的第一审行政赔偿案件的审理期限为三个月,第二审为两个月 一并受理行政赔偿请求案件的审理期限与该行政案件的审理期限相同。如因特殊情况不能按 期结案,需要延长审限的,应按照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报请批准。 七、其他 第三十八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赔偿案件,除依照国家赔偿法行政赔偿程序的规定外, 对本规定没有规定的,在不与国家赔偿法相抵触的情况下,可以适用行政诉讼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九条赔偿请求人要求人民法院确认致害行为违法涉及的鉴定、勘验、审计等费 用,由申请人预付,最后由败诉方承担 第四十条最高人民法院以前所作的有关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本规定执行 (一)对哪些行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包括具体行政行为和与行政机关及其工 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有关的,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害的,违反行政职责的行为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五、审理和判决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在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或者因具体行政行 为和与行使行政职权有关的其他行为侵权造成损害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 分别立案,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合并审理,也可以单独审理。 第二十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赔偿案件,就当事人之间的行政赔偿争议进行审理与裁 判。 第三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赔偿案件在坚持合法、自愿的前提下,可以就赔偿范围、 赔偿方式和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成立的,应当制作行政赔偿调解书。 第三十一条 被告在一审判决前同原告达成赔偿协议,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应当 依法予以审查并裁定是否准许。 第三十二条 原告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对自己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被告有权提供不予赔 偿或者减少赔偿数额方面的证据。 第三十三条 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尚未对原告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或者原告的 请求没有事实根据或法律根据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赔偿请求。 第三十四条 人民法院对赔偿请求人未经确认程序而直接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案件,在 判决时应当对赔偿义务机关致害行为是否违法予以确认。 第三十五条 人民法院对单独提起行政赔偿案件作出判决的法律文书的名称为行政赔 偿判决书、行政赔偿裁定书或者行政赔偿调解书。 六、执行与期间 第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赔偿判决、裁定或调解协议,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 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申请执行的期限,申请人是公民的为一年,申请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第三十七条 单独受理的第一审行政赔偿案件的审理期限为三个月,第二审为两个月; 一并受理行政赔偿请求案件的审理期限与该行政案件的审理期限相同。如因特殊情况不能按 期结案,需要延长审限的,应按照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报请批准。 七、其他 第三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赔偿案件,除依照国家赔偿法行政赔偿程序的规定外, 对本规定没有规定的,在不与国家赔偿法相抵触的情况下,可以适用行政诉讼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九条 赔偿请求人要求人民法院确认致害行为违法涉及的鉴定、勘验、审计等费 用,由申请人预付,最后由败诉方承担。 第四十条 最高人民法院以前所作的有关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本规定执行。 (一)对哪些行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包括具体行政行为和与行政机关及其工 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有关的,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害的,违反行政职责的行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