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②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与方针 ③要坚特党的民主集中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反对个人崇拜。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中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曲折,还是取得了重大的显著的成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一、独立的、比较交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1较快的发展速度。 2从根本上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1保暗人民的县本生活需要 2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 3取得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 三、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新中国从建立之日起,就把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为对协工作的目标,努力为国内和 平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在新中国成立后长达20年的时间里,美国等国不但拒不承认其合法地位,而且实行封锁、遏制政策,阻挠中国统 一,并让台湾当局长期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新中国在成立初期,一面奉行独立自主基础上的”一边倒”政 策,积极争取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国内建设与外交工作的支持、援助;一面不失时机地发展同西方国家 的民间外交,同这些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以民间)促官(仿),以经济)促政(治),并在1964年实现了中法建交。 1950年至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以及随后召开的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 位。中国同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更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公认的国际准则。 2同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同中国接或临近的亚洲国家,绝大多数是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1960年1月到1963年3月,中国先后同缅甸、尼 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妥善地解决了边界问题。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中国长期支持越南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先是支持越南人民赢得了抗法战争的胜 利,随后又积极支特越南人民的抗美战争。美国深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潭之中,难以自拔 20世纪50年代,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广大地区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中国在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中同广 大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这些国家积极争取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在1971年10月获得成功. 从此,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一支中坚力量 3.中国外交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新中国长期不懈的外交努力,终于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20世纪60年代未,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开始 检讨美国的对华政策,向中国领导人发出改善关系的信息。毛泽东、周恩来敏锐地觉察到美方的变化,抓住时机向 美国发起了“乒乓外交”,被国际舆论称为“小球转动了大球”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美双方在 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同年9月,中日两国发表关于建交的联合声明。 随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2年出现了西方国家对华建交热潮,中国外交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同英国、荷 兰、希腊、联邦德国等国先后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从此出现重大转机。中苏关系也趋于缓和。 这为后来中国逐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从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 个,仅1970年以后的新建交国就有62个 四、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在探索列风刚起步时,毛泽东就论述了必须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一次结合”的基本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 社会矛盾的学说,闸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此后,毛泽东等人又进一步总结经验,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问题初步作出了正确的论术,提出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步骤,并目面述了社会主义津设的若干重要原则②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与方针。 ③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反对个人崇拜。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中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曲折,还是取得了重大的显著的成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1.较快的发展速度。 2.从根本上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1.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2.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 3.取得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 三、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新中国从建立之日起,就把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为对外工作的目标,努力为国内和 平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在新中国成立后长达20年的时间里,美国等国不但拒不承认其合法地位,而且实行封锁、遏制政策,阻挠中国统 一,并让台湾当局长期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新中国在成立初期,一面奉行独立自主基础上的“一边倒”政 策,积极争取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国内建设与外交工作的支持、援助;一面不失时机地发展同西方国家 的民间外交,同这些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以民(间)促官(方),以经(济)促政(治),并在1964年实现了中法建交。 1950年至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以及随后召开的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 位。中国同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更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公认的国际准则。 2.同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同中国接壤或临近的亚洲国家,绝大多数是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1960年1月到1963年3月,中国先后同缅甸、尼 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妥善地解决了边界问题。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中国长期支持越南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先是支持越南人民赢得了抗法战争的胜 利,随后又积极支持越南人民的抗美战争。美国深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潭之中,难以自拔。 20世纪50年代,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广大地区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中国在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中同广 大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这些国家积极争取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在1971年10月获得成功。 从此,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一支中坚力量。 3.中国外交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新中国长期不懈的外交努力,终于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20世纪60年代末,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开始 检讨美国的对华政策,向中国领导人发出改善关系的信息。毛泽东、周恩来敏锐地觉察到美方的变化,抓住时机向 美国发起了“乒乓外交”,被国际舆论称为“小球转动了大球”。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 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同年9月,中日两国发表关于建交的联合声明。 随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2年出现了西方国家对华建交热潮,中国外交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同英国、荷 兰、希腊、联邦德国等国先后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从此出现重大转机。中苏关系也趋于缓和。 这为后来中国逐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从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 个,仅1970年以后的新建交国就有62个。 四、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在探索刚刚起步时,毛泽东就论述了必须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基本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 社会矛盾的学说,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此后,毛泽东等人又进一步总结经验,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问题初步作出了正确的论述,提出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步骤,并且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重要原则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