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确切地替换异常的基因,发挥治疗作用,同时还须减少随机插入引起基因突变的可能性。但是特定座位基 因转移,目前有很大困难。 目前,体细胞治疗方法采用的是将目的基因转移到非特定座位上,即是随机整合。只须该基因能有效表达 即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不修复基因结构异常而是补偿异常基因的功能缺陷,这种策略易于获得成功。基因 治疗中作为受体细胞的体细胞,多采取离体的体细胞,先在体外接受导入的外源基因,在有效表达后,再 输回到体内,这也就是间接基因治疗法。 体细胞基因治疗不必矫正所有的体细胞,因为每个体细胞都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有些基因只在一种类型的 体细胞中表达,因此,治疗只需集中到这类细胞上。其次,某些疾病,只需少量基因产物即可改善症状, 不需全部有关体细胞都充分表达。, 2基因治疗方法 2.1 腺病毒载体法 目前多采用腺病毒载体法。它是用一个化学连接器即赖氨酸链(lysine chain)将DNA拴在病毒外壳上, 组成运输器,通过一个表面抗体进入细胞核,使宿主基因与治疗基因共同表达。这个新病毒载体称为腺病 毒多赖氨酸DNA复合体(adeno virus-polylysine DNA--complex)。 采用复制缺陷的腺病毒进行基因治疗有以下优点:①该病毒可感染分裂和非分裂的细胞,并能得到大 量基因产物,对神经细胞、心肌细胞等基因缺陷的纠正有特殊意义:②病毒颗粒相对稳定,并易于纯化和 浓缩,且感染力不降低:③可有效转导多种靶细胞后而少游离于细胞基因组外,并持续表达:④已用于基 因治疗的Ad5属腺病毒C亚群,无致癌性。前述的新腺病毒载体还有一大优点是可以成功地运载48000bp 的基因,而其它病毒只能运输7000p的基因。这些优点显示了腺病毒介导载体的广阔应用前景。2) 2.2 靶细胞的选择 靶细胞选择的原则有:①坚固,足以耐受处理,易于分离且便于输回体内:②有增殖优势,生命周期 长,能存活数月以上甚至年,最后可延续至病人的整个生命期:③易受外源遗传物质的转化:④在选用载 体时,目的基因表达最好具有组织特异性的细胞。 故而综上所述,目前使用得较多的是骨髓干细胞、皮肤成纤维细胞、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肌细胞 等。 3成果及前景 1991年,美国第一次批准了对人类进行遗传病体细胞治疗的治疗方案,该方案为将腺苷脱氨酶导入 一个4岁的患有严重的复合免疫综合症的女孩。当时采用的是反转录病毒介导的间接法,采用白细胞作 为靶细胞,经体外培养激增,10天后静脉注射回患儿体内.大约一到两个月进行一次治疗,八个月后患者体内 的腺苷脱氨酶达到了正常人水平的四分之一,且未见明显副作用。 之后,在尝试治疗人类黑色素瘤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992年对5例病患的治疗中,一例治愈,两 例肿瘤消退9%,两例死亡。而后基因治疗在动物实验中也陆续的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包括帕金森症,小 肌营养不良蛋白,血友病,地中海贫血,高雪病。而最令人振奋的莫过于基因治疗在艾滋病上的突破一一 2011年11月30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大卫·巴尔的摩教授(David Baltimore)的研究成果(论文刊登在《自 然》杂志):实验小鼠在一次性肌肉注射含有抗体基因的病毒载体后,便可获得对HV病毒的长期免疫。如 果能将其应用于人类,则一定是振奋人心的成果。 由此可见,基因治疗用于治疗人类疾病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4结语 尽管目前为止得到批准进行基因治疗的病例仅120例,其中肿瘤占110例,然而遗憾的是除了黑色素确切地替换异常的基因,发挥治疗作用,同时还须减少随机插入引起基因突变的可能性。但是特定座位基 因转移,目前有很大困难。 目前,体细胞治疗方法采用的是将目的基因转移到非特定座位上,即是随机整合。只须该基因能有效表达 即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不修复基因结构异常而是补偿异常基因的功能缺陷,这种策略易于获得成功。基因 治疗中作为受体细胞的体细胞,多采取离体的体细胞,先在体外接受导入的外源基因,在有效表达后,再 输回到体内,这也就是间接基因治疗法。 体细胞基因治疗不必矫正所有的体细胞,因为每个体细胞都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有些基因只在一种类型的 体细胞中表达,因此,治疗只需集中到这类细胞上。其次,某些疾病,只需少量基因产物即可改善症状, 不需全部有关体细胞都充分表达。 (2) 2 基因治疗方法 2.1 腺病毒载体法 目前多采用腺病毒载体法。它是用一个化学连接器即赖氨酸链(lysine chain)将 DNA 拴在病毒外壳上, 组成运输器,通过一个表面抗体进入细胞核,使宿主基因与治疗基因共同表达。这个新病毒载体称为腺病 毒多赖氨酸 DNA 复合体(adeno virus-polylysine DNA-complex)。 采用复制缺陷的腺病毒进行基因治疗有以下优点:①该病毒可感染分裂和非分裂的细胞,并能得到大 量基因产物,对神经细胞、心肌细胞等基因缺陷的纠正有特殊意义;②病毒颗粒相对稳定,并易于纯化和 浓缩,且感染力不降低;③可有效转导多种靶细胞后而少游离于细胞基因组外,并持续表达;④已用于基 因治疗的 Ad5 属腺病毒 C 亚群,无致癌性。前述的新腺病毒载体还有一大优点是可以成功地运载 48000bp 的基因,而其它病毒只能运输 7000bp 的基因。这些优点显示了腺病毒介导载体的广阔应用前景。 (2) 2.2 靶细胞的选择 靶细胞选择的原则有:①坚固,足以耐受处理,易于分离且便于输回体内;②有增殖优势,生命周期 长,能存活数月以上甚至年,最后可延续至病人的整个生命期;③易受外源遗传物质的转化;④在选用载 体时,目的基因表达最好具有组织特异性的细胞。 故而综上所述,目前使用得较多的是骨髓干细胞、皮肤成纤维细胞、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肌细胞 等。 3 成果及前景 1991 年,美国第一次批准了对人类进行遗传病体细胞治疗的治疗方案,该方案为将腺苷脱氨酶导入 一个 4 岁的患有严重的复合免疫综合症的女孩。当时采用的是反转录病毒 (3)介导的间接法,采用白细胞作 为靶细胞,经体外培养激增,10天后静脉注射回患儿体内.大约一到两个月进行一次治疗,八个月后患者体内 的腺苷脱氨酶达到了正常人水平的四分之一,且未见明显副作用。 之后,在尝试治疗人类黑色素瘤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992 年对 5 例病患的治疗中,一例治愈,两 例肿瘤消退 90%,两例死亡。而后基因治疗在动物实验中也陆续的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包括帕金森症,小 肌营养不良蛋白,血友病,地中海贫血,高雪病。而最令人振奋的莫过于基因治疗在艾滋病上的突破—— 2011 年 11 月 30 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大卫·巴尔的摩教授(David Baltimore)的研究成果(论文刊登在《自 然》杂志):实验小鼠在一次性肌肉注射含有抗体基因的病毒载体后,便可获得对 HIV 病毒的长期免疫。如 果能将其应用于人类,则一定是振奋人心的成果。 由此可见,基因治疗用于治疗人类疾病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4 结语 尽管目前为止得到批准进行基因治疗的病例仅 120 例,其中肿瘤占 110 例,然而遗憾的是除了黑色素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