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23卷第5期 太平洋学报 VoL 23, No 5 2015年5月 PACIFIC JOURNAL May 2015 DO:10.14015/j.cnki.1004-8049.2015.05.003 金灿荣、王博“有关中国特色军事外交的理论思考,《太平洋学报》,2015年第5期,第17-25页。 JIN Canrong, WANG Bo " On the Theories of China's Military Diplomacy", Pacifie Journal, Vol. 23. No 5, 2015, Pp. 17-25 有关中国特色军事外交的理论思考 金灿荣王博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摘要:中国军队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由于承担国际维和责任领域的拓展以及建 枃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总体需求,对中国军事外交进行理论探讨尤显必要。本文将军事外交 定义为国家战略的对外非战争军事延伸,在回顾中国军事外交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尝试对其进 行理论建构,并指出未来中国军事外交实务的三个发展方向,即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军事外交 大国军事外交和基于中华文明的军事外交。 关键词:军事外交理论;中国军事外交历程;命运共同体;和平与发展;大国外交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049(2015)05-0017-09 随着中国日益承担大国责任,中国军队也的定义,国内还无统一意见。一种理解是将“军 正在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军事外事外交”中的“军事”二字界定为军事领域、军事 交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和挑战多发期。议题。金正昆在(现代外交学概论》中认为,军 20世纪90年代,学界有关军事外交的研究逐渐事外交是指国与国之间建立并加强军事领域的 增加和深入,但相关成果更多是围绕政策和具联系与合作,其形式包括人员往来、从事武器销 体实践形成的,主动的理论总结相对匮乏。本售、提供军事援助、实行军事合作和缔结军事同 文尝试以中国军事外交历程为依据,对中国军盟。熊武一、周家法主编的《军事大辞海》将 事外交理论进行初步建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军事外交”定义为“由军事领导机关、驻外武 向进行探讨。 官或军事代表团进行的外交活动。如军事代表 团互访、谈判、缔结军事条约,或协调两军关系, 军事外交的定义与研究现状 以及处理国际上的军事事务等,也称‘国防外 交’或‘国防外事’。”2钱其琛主编的《世界外交 我国官方首次使用“军事外交”一词是在大辞典》认为,军事外交是“对一国国防部门和 1998年的国防白皮书中。目前,对于军事外交军队旨在促进国家间关系在军事领域所进行的 收稿日期:2015-1=9:修订日期:20154446。 作者简介:金灿荣(1962-),男,湖北武汉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美关系:王博(1986-),女,内蒙 古赤峰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军事外交。 ①金正昆著《现代外交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 ②熊武一、周家法主编《军事大辞海》(上册),长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1240页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第 23 卷 第 5 期 太 平 洋 学 报 Vol. 23,No. 5 2015 年 5 月 PACIFIC JOURNAL May 2015 DOI∶ 10. 14015 /j. cnki. 1004 - 8049. 2015. 05. 003 金灿荣、王博: “有关中国特色军事外交的理论思考”,《太平洋学报》,2015 年第 5 期,第 17 - 25 页。 JIN Canrong,WANG Bo,“On the Theories of China's Military Diplomacy”,Pacific Journal,Vol. 23,No. 5,2015,pp. 17 - 25. 有关中国特色军事外交的理论思考 金灿荣1 王 博1 ( 1.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摘要: 中国军队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由于承担国际维和责任领域的拓展以及建 构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总体需求,对中国军事外交进行理论探讨尤显必要。本文将军事外交 定义为国家战略的对外非战争军事延伸,在回顾中国军事外交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尝试对其进 行理论建构,并指出未来中国军事外交实务的三个发展方向,即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军事外交、 大国军事外交和基于中华文明的军事外交。 关键词: 军事外交理论; 中国军事外交历程; 命运共同体; 和平与发展; 大国外交 中图分类号: D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8049( 2015) 05 - 0017 - 09 收稿日期: 2015-01-29; 修订日期: 2015-04-06。 作者简介: 金灿荣( 1962—) ,男,湖北武汉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中美关系; 王博( 1986—) ,女,内蒙 古赤峰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 军事外交。 ① 金正昆著: 《现代外交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42 页。 ② 熊武一、周家法主编: 《军事大辞海》( 上册) ,长城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240 页。 随着中国日益承担大国责任,中国军队也 正在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军事外 交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和挑战多发期。 20 世纪 90 年代,学界有关军事外交的研究逐渐 增加和深入,但相关成果更多是围绕政策和具 体实践形成的,主动的理论总结相对匮乏。本 文尝试以中国军事外交历程为依据,对中国军 事外交理论进行初步建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 向进行探讨。 一、军事外交的定义与研究现状 我国官方首次使用“军事外交”一词是在 1998 年的国防白皮书中。目前,对于军事外交 的定义,国内还无统一意见。一种理解是将“军 事外交”中的“军事”二字界定为军事领域、军事 议题。金正昆在《现代外交学概论》中认为,军 事外交是指国与国之间建立并加强军事领域的 联系与合作,其形式包括人员往来、从事武器销 售、提供军事援助、实行军事合作和缔结军事同 盟。①熊武一、周家法主编的《军事大辞海》将 “军事外交”定义为: “由军事领导机关、驻外武 官或军事代表团进行的外交活动。如军事代表 团互访、谈判、缔结军事条约,或协调两军关系, 以及处理国际上的军事事务等,也称‘国防外 交’或‘国防外事’。”②钱其琛主编的《世界外交 大辞典》认为,军事外交是“对一国国防部门和 军队旨在促进国家间关系在军事领域所进行的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