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吴新智:中国人类化石研究对古人类学的贡献 西方一致的特征,例如大荔头骨的梨状孔外侧缘上段外侧的骨面膨隆。这不见于中国大 多数化石而多见于欧洲的尼安德特人以及时代更早、可能属其祖系的化石,如Bodo Broken hill等头骨。大荔头骨的眉脊上缘呈折线状,也与其他中国头骨不同而与Bodo, Broken h和 Petralona相似。由于大荔头骨的时代可达0.20MaB.P.,上述异质性特征的 出现既可能由于大地区人群间的基因交流,也可能由于他与旧大陆西部人群有着共同的 祖先。公王岭头骨的上颌骨颧突下缘下端的起点接近齿槽缘也有异于中国其他头骨,而 与尼人及一些非洲头骨相似。由于公王岭头骨的年代较早,可达1.15MaB.P.,那时大地 区间的人群交往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公王岭头骨的这个特征更可能反映很早期的人类从 非洲向亚洲东部的类似涓涓细流的缓慢的小规模迁徙过程中遗传漂变的效应。作者推测 的情景可能是,在此前从非洲迁移到亚洲的群体中,大多数人的颊下区背骼类似后来东亚 的人群,少数人类似公王岭头骨和后来的欧洲群体的多数头骨。而在前往欧洲的群体中, 则此两种情况的分布却基本相反,攣致尼人及其系的化石颊下区这一特异构造的普遍 存在。一般说来,在没有特殊环境变迁的情况下人群之间交往的能力和机会很可能随时 间向现代的演进而提高,较晚时代的化石上的异质性特征导因于基因交流的可能性较大 较早时代者多可能导因与共同的起源。而对那些既与本地区化石不同也与其它地区者 相异的特征应该考虑到基因突变的作用 上文提到的中国古人类化石的一系列共同特征,对直立人绝灭命运的否定和直立人与 智人的镶嵌进化,都支持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的假说。结合到上两段阐述的基因交流,可以 把中国的人类进化历程归纳为“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模式。这种模式在中国的旧石器文化 史中也可得到印证,大量遗址所表现的是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固有传统,只有少量遗址显现 出确定的或不大确定的外来影响。如果说人类化石由于已有的数量不多,其进化情景的描 述可能随着新化石的出现而必须作较大修改的话,我国旧石器地点已数以百计,我相信现 在表现出的格局应有较强的代表性,不大可能由于新地点的增加而发生较大的变动 1964和1965年中国分别发现了蓝田公王岭的直立人头骨和元谋的牙齿,按古地磁测 定分别是大约1. 5Ma B p和1.70MaB.P.。对后一年龄数据有过争议,最近发表的电 子自旋共振年龄则为1.10~1.60MaB.P.1。这两处化石的出现将中国历史的化石记录向 前延长了许多 在9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古人类学界比较普遍地认为人类发展到大约100MaB.P才由 非洲扩布到亚洲和欧洲。后来由于格鲁吉亚发现了一具1.60~1.80MaB.P的下颌骨,爪哇 桑吉兰的直立人头骨得到1.80MaB.P的新的年龄数据,再加上对中国巫山“人类”化石的 再研究,使得一些古人类学家提出人类扩布到亚洲的时间可能比以前认为的大大提前 但是巫山化石在古人类学界却遇到严重的质疑。M.H. wolof在他的921页的大 书《人类的进化》中简洁地表明“这个下颌断片不是人类”,“外侧门齿很小,唇面弯曲,铲形 构造很深,其出处不清楚,其形态将它与晚更新世或者更加晚近的生活在中国更向南的地 的人群联系起来”J.H. Schwartz等认为,这里的下颌骨属于猿类,门牙不能归属于任 何特定的种,巫山的门齿确属人类,但是王谦和M. H. Wolpoff都根据形态的分析 认为更可能属于晚期的人类,可能是后期混入被溶蚀的早期堆积物的缝隙中的。黄万波 等对巫山的地层曾写过“在(洞穴中部的)砾石层形成后,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沿南北 201994-2006chinaAcademic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nn.cnki,ner©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