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定期普查:1996年我国进行了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2007年将再次进行全国普查。 (2)抽样调査:对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实行抽样调查,重点污染源年度统计报表 (3)科学估算:对重点企业及社会生活污染物排放进行科学估算。 4)专项调査:对环境保护工作中有重大意义的进行专项调査,如乡镇企业污染调査、畜禽业 专项调查、环保产业专项调查等 三、环境统计的研究方法 (1)大量观察法:环境现象的特征与其数量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建立在大量观察基础上的 统计结果必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综合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是指对大量观察所获资料进行整理汇总,计算出总量指标、相对 指标、平均指标、变异指标等,反映总体的一般数量待征,以显示现象在具体的时间、地点 及各种条件的综合作用下所表现出的结果。 (3)归纳推断法:所谓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推理方法,这种方法是统计研究 常用的方法。统计推断可用于总体特征值的估计,也可用于总体某些假设的检验。 阅读材料:我国环境统计缺口性指标 资料来源:ww.lepp.org.cn/ pages/5-8.pdf215K2006-12-21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低,全国近百个城市缺水,绝大多数河系污染严 重,如淮河水污染治理的不断反复对淮河周边地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严重的影 响,因此,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环境的监测和保护进行统计犹为重要。但我国现行环境 统计体系对水环境的统计基本上空缺,除原有对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进行统计外,未来的环 境统计框架中水环境还应包括: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资源的供应、使用、 消耗情况: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如农业灌溉、按用途和来源分的城市用水分):水质状况的监 测等。 (二)现行的环境统计框架中对大气环境的统计主要集中于工业企业废气和生活废气,缺 口性指标包括:各地区的气候情况;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包括SO2,NO2,可吸入颗粒物,噪声 等);废气、粉尘排放及治理等 (三)我国海洋国土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近1/3,对海洋环境统计的忽视 将导致沿海污染企业直接把废水,固体废物排入大海,从而引发赤潮、海底生物种类和数量的 锐减等严重后果。我国海洋环境统计范围应包括:海水水质情况;沿海地区废弃物海洋倾倒情 况:专题性海洋污染(如石油勘探开发污染,油船漏油事件):海洋鱼类资源和海产品价值等 (四)现行生态环境的统计主要是按照自然保护区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示范区、 生态功能保护区等分专题进行重点性统计,将来建立的生态环境统计应该是更一般性的,能覆 盖全国的具有普遍性的生态环境,包括土壤的水土流失及治理:;地表景观:地下资产;森林资 源:生物的多样性等进行全面的统计。 五)对自然灾害的统计填补了现行环境统计框架中的一大空白,自然灾害包括森林火灾、 洪水、雪崩、山体滑坡、风暴、旱灾、地震、火山喷发、虫害等,对自然灾害的统计,可以计 算出某个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六)原油价格不断上涨,而目前我国每天消费的石油近580万桶,已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 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加上我国煤产量和消费量已多年位居 世界首位,能源的合理利用和燃烧对我国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我国能源的生产、进口、消费和排放及扩展的燃烧后废气物对环境的影响(如温 室效应,酸化,臭氧层耗减等)进行统计。这部分内容作为SEEA混合型流量账户中相对比较成 熟的,我们可以尝试着去建立这些账户,并由此积累起建立SEEA账户的经验,为未来全面实施 SEA框架做准备。(1)定期普查:1996年我国进行了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2007年将再次进行全国普查。 (2)抽样调查:对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实行抽样调查,重点污染源年度统计报表。 (3)科学估算:对重点企业及社会生活污染物排放进行科学估算。 (4)专项调查:对环境保护工作中有重大意义的进行专项调查,如乡镇企业污染调查、畜禽业 专项调查、环保产业专项调查等。 三、环境统计的研究方法 (1)大量观察法:环境现象的特征与其数量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建立在大量观察基础上的 统计结果必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综合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是指对大量观察所获资料进行整理汇总,计算出总量指标、相对 指标、平均指标、变异指标等,反映总体的一般数量待征,以显示现象在具体的时间、地点 及各种条件的综合作用下所表现出的结果。 (3)归纳推断法:所谓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推理方法,这种方法是统计研究 常用的方法。统计推断可用于总体特征值的估计,也可用于总体某些假设的检验。 阅读材料:我国环境统计缺口性指标 资料来源:www.lepp.org.cn/pages/5-8.pdf 215K 2006-12-21 (一)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低,全国近百个城市缺水,绝大多数河系污染严 重,如淮河水污染治理的不断反复对淮河周边地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严重的影 响,因此,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环境的监测和保护进行统计犹为重要。但我国现行环境 统计体系对水环境的统计基本上空缺,除原有对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进行统计外,未来的环 境统计框架中水环境还应包括: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资源的供应、使用、 消耗情况;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如农业灌溉、按用途和来源分的城市用水分);水质状况的监 测等。 (二)现行的环境统计框架中对大气环境的统计主要集中于工业企业废气和生活废气,缺 口性指标包括:各地区的气候情况;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包括SO2,NO2,可吸入颗粒物,噪声 等);废气、粉尘排放及治理等。 (三)我国海洋国土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近1/3,对海洋环境统计的忽视 将导致沿海污染企业直接把废水,固体废物排入大海,从而引发赤潮、海底生物种类和数量的 锐减等严重后果。我国海洋环境统计范围应包括:海水水质情况;沿海地区废弃物海洋倾倒情 况;专题性海洋污染(如石油勘探开发污染,油船漏油事件);海洋鱼类资源和海产品价值等。 (四)现行生态环境的统计主要是按照自然保护区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示范区、 生态功能保护区等分专题进行重点性统计,将来建立的生态环境统计应该是更一般性的,能覆 盖全国的具有普遍性的生态环境,包括土壤的水土流失及治理;地表景观;地下资产;森林资 源;生物的多样性等进行全面的统计。 (五)对自然灾害的统计填补了现行环境统计框架中的一大空白,自然灾害包括森林火灾、 洪水、雪崩、山体滑坡、风暴、旱灾、地震、火山喷发、虫害等,对自然灾害的统计,可以计 算出某个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六)原油价格不断上涨,而目前我国每天消费的石油近580万桶,已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 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加上我国煤产量和消费量已多年位居 世界首位,能源的合理利用和燃烧对我国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我国能源的生产、进口、消费和排放及扩展的燃烧后废气物对环境的影响(如温 室效应,酸化,臭氧层耗减等)进行统计。这部分内容作为SEEA混合型流量账户中相对比较成 熟的,我们可以尝试着去建立这些账户,并由此积累起建立SEEA账户的经验,为未来全面实施 SEEA框架做准备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