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国内政而言,1966-1976年间是中国政治的波动时期,这一时期推行的“大民主”政 策严重地影响了国内政治的稳定、有序发展,造成了民主进程的大幅度降低。从事实上看,这 一段时间内中国国内人权状况的确不容乐观,国家主席的生命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保护,就 是一个最显明的例证。1990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时曾经讲道:“讲到人权问 题,1972年尼克松第一次访华时,中国仍处在文化大革命’灾难之中,连我本人的人权也 谈不上。然而正是这一时期,美国从未将人权问题提到中美交涉的问题单上。 中美之间关于人权问题的交涉最早是在1979年的建交谈判中,关于中国公民出居自由问 题。进入80年代以后,人权问题开始在中美关系中浮现。中美两国围绕着“持异见人员”的 保护问题(1982年“胡娜事件”、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所谓的“西藏问题”有过争论,但 从整体上说,中美关系在整个80年代的发展是比较平稳的,人权问题依旧没有成为中美关系 的制约因素。 综观中美关系史,我们不难发现,尽管80年代中期以来中美关系就已经开始了政策性调 整,但1989年6月的天安门事件才是全部关系的一个转折点一中美关系开始在新的理念基 础上进行重构。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布什政府强化了对中国人权问题的关注,人权成为 美国对华外交的基本追求和政策支撑点之一。除了联合西方盟国对中国进行制裁外,美国还 单独采取了一系列针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政策与行动。对中国“人权问题”的关注己经成为美 国政治运行的重要内容。于是,我们看到美国国务院在每年的各国人权状况报告中都要大肆 地指责中国对人权的不尊重和严重侵犯:人权问题甚至与中美经贸关系挂钩,中美两国多年 来一直为最惠国待遇问题进行激烈的论争:美国官员访问中国时总要“关心”一下中国的人 权状况。而在国际上,美国更是积极利用联合国人权会议指责中国,企图引起“国际社会”对 中国人权状况的关注和一致谴责。 对于美国指责的无理与偏颇,我们无须多说。这里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是,美国对“中 国人权问题”的关注,如果仅仅是起因于1989年的话,并不能持久地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争 论点,事实上,联系到90年代初国际关系的根本性变动,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美国之所以关 注中国人权问题的根源一人权外交的本意不是促进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而是实现美国战 略的具体策略。美国认为:“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 充。这是一种新的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在国外促进民主与人权…是一种支持美国 国家安全的可靠战略方式”。) 二、中美人权观念比较 中美人权观念在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有的源于历史文化的不同,有的则 出于现实的国家战略设计。这里我们用一个简明的比较图加以概括) 总结说来,人权是一个“伟大的名词侧,中外各国都坚持人权的重要性,认为人权的进 步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但是、不同的国家在人权的具体认识、理解和实现上有 着不同的观念。美方人权理论相信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思想,以人的自然本性为依据,抽象地 谈论人的天赋的、与生俱来的权利,认为这是超阶级的、普遍的:而中方似乎更多的坚持人 的社会性本质,认为人权不仅是抽象的、普遍的,更是具体的、历史的。虽两种人权观都讲 人的解放,但出发点不同,美方从“个人一社会”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观念出发,偏重于个 105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就中国内政而言, 1966- 1976 年间是中国政治的波动时期, 这一时期推行的“大民主”政 策严重地影响了国内政治的稳定、有序发展, 造成了民主进程的大幅度降低。从事实上看, 这 一段时间内中国国内人权状况的确不容乐观, 国家主席的生命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保护, 就 是一个最显明的例证。1990 年 5 月邓小平在会见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时曾经讲道:“讲到人权问 题, 1972 年尼克松第一次访华时, 中国仍处在‘文化大革命’灾难之中, 连我本人的人权也 谈不上。”[1 ]然而正是这一时期, 美国从未将人权问题提到中美交涉的问题单上。 中美之间关于人权问题的交涉最早是在 1979 年的建交谈判中, 关于中国公民出居自由问 题。进入 80 年代以后, 人权问题开始在中美关系中浮现。中美两国围绕着“持异见人员”的 保护问题 (1982 年“胡娜事件”)、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所谓的“西藏问题”有过争论, 但 从整体上说, 中美关系在整个 80 年代的发展是比较平稳的, 人权问题依旧没有成为中美关系 的制约因素。 综观中美关系史, 我们不难发现, 尽管 80 年代中期以来中美关系就已经开始了政策性调 整, 但 1989 年 6 月的天安门事件才是全部关系的一个转折点——中美关系开始在新的理念基 础上进行重构。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 布什政府强化了对中国人权问题的关注, 人权成为 美国对华外交的基本追求和政策支撑点之一。除了联合西方盟国对中国进行制裁外, 美国还 单独采取了一系列针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政策与行动。对中国“人权问题”的关注已经成为美 国政治运行的重要内容。于是, 我们看到美国国务院在每年的各国人权状况报告中都要大肆 地指责中国对人权的不尊重和严重侵犯; 人权问题甚至与中美经贸关系挂钩, 中美两国多年 来一直为最惠国待遇问题进行激烈的论争; 美国官员访问中国时总要“关心”一下中国的人 权状况。而在国际上, 美国更是积极利用联合国人权会议指责中国, 企图引起“国际社会”对 中国人权状况的关注和一致谴责。 对于美国指责的无理与偏颇, 我们无须多说。这里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是, 美国对“中 国人权问题”的关注, 如果仅仅是起因于 1989 年的话, 并不能持久地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争 论点; 事实上, 联系到 90 年代初国际关系的根本性变动, 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美国之所以关 注中国人权问题的根源——人权外交的本意不是促进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 而是实现美国战 略的具体策略。美国认为:“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 充。这是一种新的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在国外促进民主与人权……是一种支持美国 国家安全的可靠战略方式”。[2 ] 二、中美人权观念比较 中美人权观念在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有的源于历史文化的不同, 有的则 出于现实的国家战略设计。这里我们用一个简明的比较图加以概括: [3 ] 总结说来, 人权是一个“伟大的名词”[4 ] , 中外各国都坚持人权的重要性, 认为人权的进 步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但是, 不同的国家在人权的具体认识、理解和实现上有 着不同的观念。美方人权理论相信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思想, 以人的自然本性为依据, 抽象地 谈论人的天赋的、与生俱来的权利, 认为这是超阶级的、普遍的; 而中方似乎更多的坚持人 的社会性本质, 认为人权不仅是抽象的、普遍的, 更是具体的、历史的。虽两种人权观都讲 人的解放, 但出发点不同, 美方从“个人—社会”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观念出发, 偏重于个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