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④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杀贼 ⑤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 ⑥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 A.①③④ B.①⑤⑥ ②③④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3分 A.汤应曾是一个有天赋的艺人。他从小对音乐很有兴趣,长大后弹得一手好琵琶 他曾在王公贵人家中献技。 B.汤应曾对母亲、妻子充满感情。他为了生计远离家乡,连妻子死去都来不及见 面,妻子临死之前的一番埋怨他的话使得他后来不再操旧艺,最后猖狂自放, 日荒洒色。 C.汤应曾六十多岁的时候,流落在淮浦一带,后来他和母亲跟随桃源人一同到了 桃源。然后就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了。“汤琵琶”就这样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 个结局也为下文作者的议论抒情张本。 D.作者对汤应曾十分同情,并且借他的身世,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知音 难逢的感慨。同时作者善于运用点染、烘托等多种手法来写人叙事。本文抒情色 彩浓厚。 7.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咸习其技,罔有善者,王以为恨。应曾往学之,不期年而成。(5分) 译 文 (2)予凄然许曾立传。越五年,乃克为之。(5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0分) 卜算子 宋·王观 送鲍浩然之渐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8.上阕中运用了比喻手法,请赏析。(5分) 9.下阕紧扣一个“春”字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三)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 之行休。④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杀贼 ⑤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 ⑥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 A. ①③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3 分) A.汤应曾是一个有天赋的艺人。他从小对音乐很有兴趣,长大后弹得一手好琵琶。 他曾在王公贵人家中献技。 B.汤应曾对母亲、妻子充满感情。他为了生计远离家乡,连妻子死去都来不及见 一面,妻子临死之前的一番埋怨他的话使得他后来不再操旧艺,最后猖狂自放, 日荒洒色。 C.汤应曾六十多岁的时候,流落在淮浦一带,后来他和母亲跟随桃源人一同到了 桃源。然后就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了。“汤琵琶”就这样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 个结局也为下文作者的议论抒情张本。 D.作者对汤应曾十分同情,并且借他的身世,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知音 难逢的感慨。同时作者善于运用点染、烘托等多种手法来写人叙事。本文抒情色 彩浓厚。 7.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咸习其技,罔有善者,王以为恨。应曾往学之,不期年而成。(5 分) 译 文: (2)予凄然许曾立传。越五年,乃克为之。(5 分) 译 文: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0 分) 卜算子 宋·王观 送鲍浩然之渐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8.上阕中运用了比喻手法,请赏析。(5 分) 9.下阕紧扣一个“春”字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 分) (三)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0. (1)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 之行休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