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多数都是劣构问题,几乎没有简单运用书本所学的具有体验性、交互性的学习环境,增强学习的现实 原理和方法就能轻而易举解决的良构问题。因此,感,有效地服务学生学习。在人文环境方面,浅层 深度学习在学习目标和学习结果方面一定要关注学学习的学习环境强调控制性、传授性和教师主导 习者解决劣构问题能力的提升,要求学习者不仅能服从、听话是这种环境的代名词。可以说,浅层学 在相似情境做到“举一反三”,更要能在新情境中习的学习环境是一种为教师的“教”而设计的环 判断差异,突破原理束缚,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境,学生的“学”在这种环境中得不到应有的彰 出和解决问题。 显。这种学习环境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和 (四)学习环境 理解,限制了学生知识的应用范围,影响了学生高 深度学习不仅在学习准备、学习过程、学习结阶思维的发展和迁移能力的提升,已经不能适应人 果方面与浅层学习有明显的区别,而且对学习环境工智能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深度学习是一种理解性 的要求与浅层学习也有一定差别。学习环境包括物学习,强调学习过程的概念重组和批判建构,因 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深度学习要求的物质此,深度学习的人文环境应该是一个具有开放性 环境应该具有体验性、交互性等特征。在人工智能支持性的特征,并能够促进知识建构、承认个体差 时代,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使物理环异、鼓励质疑论辩、重视批判理解、包容和滋养多 境和虚拟环境能有机融合,尽可能地为学习者创建样发展的环境。 [参考文献] [I]徐继存.教学理论反思与建设[M].兰州:甘肃教 learning algorithm for deep belief nets [J]. Neural 育出版社,2000 computation, 2006. (7) [2]潘云鹤.人工智能20与教育的发展[J].中国远[14] Marton F, Salo R. On Qualitative Difference in 程教育,2017,(5) learning: Outcome and Process [J]. British Journal [3]胡郁.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与创业[冂].中国人工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76,(4) 智能学会通讯,2017,(1) [15] Smith T W, Colby S A. Teaching for Deep [4]安富海.人工智能时代教学论研究:坚守与变革 Learning [J]. The Clearning House, 2007,(5) [J].课程·教材·教法,2019,(5) [16]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M] [5]杰瑞·卡普兰( Jerry Kaplan).人工智能时代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M].李盼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1冂]安富海.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6]李修全.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特征及其展望 课程·教材·教法,2014,(11).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2017,(5) [18】李强,卢尧选.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影响因素 [7]郭绍青,杨鸿武.走进智能社会的“底气”[N] 之研究[冂.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中国教育报,2018-07-07(03) (3) 匚8]汤敏.人工智能与新师徒制[冂].华东师范大学学[19]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 报(教育科学版),2017,(5) (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 9]白春礼,坚持创新发展[N].人民日报,2015-03-[20][美]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第六版)[M] 19(7) 何一希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10〕康淑敏.基于学科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研究[J].[21] Anderson,C.,&Roth,K.(1989). Teaching for 教育研究,2016,(7) meaningful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science [1]张民选,黄华,自信·自省·自觉—PISA2012数 [A]. J. Brophy Ed Advances in rearch on 学测试与上海数学教育特点[J].教育研究,2016 teaching [C]. Greenwich, CT: JAI Press. [22]周详,沈德立.高效率学习的选择性注意研究[J] [12] Schlecher, A. PISA 2012: Evaluating School 心理科学,2006,(5) Systems to Improve Education [R]. Unpublished. [23] Lorin W. Anderson and David R.Krathwohl.A Taxonomy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 and [13] Hinton G E, Osindero S, Teh Y w. Afast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 s Taxonomy of (c)1994-202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多数都是劣构问题,几乎没有简单运用书本所学的 原理和方法就能轻而易举解决的良构问题。因此, 深度学习在学习目标和学习结果方面一定要关注学 习者解决劣构问题能力的提升,要求学习者不仅能 在相似情境做到 “举一反三”,更要能在新情境中 判断差异,突破原理束缚,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提 出和解决问题。 (四)学习环境 深度学习不仅在学习准备、学习过程、学习结 果方面与浅层学习有明显的区别,而且对学习环境 的要求与浅层学习也有一定差别。学习环境包括物 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深度学习要求的物质 环境应该具有体验性、交互性等特征。在人工智能 时代,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使物理环 境和虚拟环境能有机融合,尽可能地为学习者创建 具有体验性、交互性的学习环境,增强学习的现实 感,有效地服务学生学习。在人文环境方面,浅层 学习的学习环境强调控制性、传授性和教师主导, 服从、听话是这种环境的代名词。可以说,浅层学 习的学习环境是一种为教师的 “教”而 设 计 的 环 境,学生的 “学”在这种环境中得不到应有的彰 显。这种学习环境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和 理解,限制了学生知识的应用范围,影响了学生高 阶思维的发展和迁移能力的提升,已经不能适应人 工智能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深度学习是一种理解性 学习,强 调 学 习 过 程 的 概 念 重 组 和 批 判 建 构,因 此,深度学习的人文环境应该是一个具有开放性、 支持性的特征,并能够促进知识建构、承认个体差 异、鼓励质疑论辩、重视批判理解、包容和滋养多 样发展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徐继存.教学理论反思与建设 [M].兰州:甘肃 教 育出版社,2000. [2] 潘 云 鹤.人 工 智 能2.0与 教 育 的 发 展 [J].中 国 远 程教育,2017,(5). [3] 胡郁.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与创业 [J].中 国 人 工 智能学会通讯,2017,(1). [4] 安 富 海.人工智能时代教学论研究:坚 守 与 变 革 [J].课程·教材·教法,2019,(5). [5] 杰 瑞 · 卡 普 兰 (Jerry Kaplan).人 工 智 能 时 代 [M].李盼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6] 李修全.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特征及其展望 [J].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2017,(5). [7] 郭绍青,杨 鸿 武.走进智能社会的 “底 气” [N]. 中国教育报,2018-07-07 (03). [8] 汤敏.人工智能 与 新 师 徒 制 [J].华东师范大学学 报 (教育科学版),2017,(5). [9] 白春礼.坚 持 创 新 发 展 [N].人 民 日 报,2015-03- 19 (7). [10] 康淑敏.基于学科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研究 [J]. 教育研究,2016,(7). [11] 张民选,黄华.自信·自省·自觉———PISA2012数 学测试与上海数学教育特点 [J].教育研究,2016, (1). [12] Schlecher, A.PISA 2012: Evaluating School SystemstoImproveEducation [R].Unpublished, 2014. [13] Hinton G E, Osindero S, Teh Y W.A fast learningalgorithmfordeepbeliefnets [J].Neural computation,2006,(7). [14] Marton F,Saljo R.On Qualitative Differencein learning:OutcomeandProcess [J].BritishJournal ofEducationalPsychology,1976,(4). [15] Smith T W, Colby S A.Teaching for Deep Learning [J].TheClearningHouse,2007,(5). [16] 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修 订 版)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17] 安富海.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J]. 课程·教材·教法,2014,(11). [18] 李强,卢尧选.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影响因素 之研究 [J].西北 师 大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2019, (3). [19] 冯忠 良,伍 新 春,姚 梅 林,王 健 敏.教 育 心 理 学 (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0] [美]戴尔·H.申 克.学 习 理 论 (第 六 版) [M]. 何一希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21] Anderson,C.,﹠ Roth,K.(1989).Teachingfor meaningful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science [A].J.Brophy (Ed.) Advances in rearch on teaching [C].Greenwich,CT:JAIPress. [22] 周详,沈德立.高效率学习的选择性注意研 究 [J]. 心理科学,2006,(5). [23] Lorin W.Anderson and David R.Krathwohl.A Taxonomy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 and Assessing: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52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