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宝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人们的品味、意向、经济能力决定了他们会选择什么类型的房子,那么开发商就要有目标的去开发项目,这 是一种开发理念:企业要生存发展,就要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信誉,如何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信赖,如何在竞 争日益激烈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这需要秉持着某种观念才能达到,这是一种发展理念。 宝业·工业化低碳百年住宅具有安全耐久、施工快捷、低碳环保、健康舒适等特点。以宝业研发的轻钢装配 式结构体系住宅为例,具备减震及免震系统,能确保在高烈度地震下建筑及人员的安全:住宅所有建筑材料 都经过耐久性试验室(冻融试验、盐雾试验、抗老化试验)实际检测,确保材料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年限 杜绝短命建筑。在施工快捷上采用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的生产建造方式,摒弃传统“手工、湿式”施工 整个工期从基础施工到装修完成,独栋为3个月,小高层为5个月,工期比传统混凝土结构缩短2/3左右。 在住宅设计中通过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气密性能等措施及采用地源热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大 节省空调采暖的消耗,减少70%以上C02排放量(整栋住宅(300平方米)年减少C02排放量=176棵树一年 吸收C02总量=每百公里耗油10升的汽车行驶8390公里排放的C02总量)。同时住宅本体60%的材料可循环 再利用,拆除时,不会产生传统住宅的大量不可回收垃圾 项目从源头、全过程采用无公害绿色建筑,保证住宅室内环境各项指标达到健康居住要求:利用新风系统对 住宅进行全天候换气提高空气品质,同时选用智能家居系统,健康管理卫浴系统(可随时进行尿糖、血压等 检测),地板采暖、中央吸尘、同层排水等系统以保证居住者的健康与舒适。建筑平立面布置更灵活,易满 足建筑多样性设计要求,单位用钢量较低,安装方便快捷,适合低层高端住宅和新农村市场。[4 2、经营战略 2006年初,宝业集团整体收购湖北省建筑总公司所属12家国有企事业单位,被媒体称为“国内建筑业界规 模最大的并购案”。有人认为宝业集团整体收购12家单位是捡了大便宜,事实上并非如此,当时宝业收购的 这12家单位,有6家是省属特困企业。当时这12家企事业单位历史遗留问题众多,首先是担负着人员和债 务的沉重包袱,其次是改革滞后,其体制机制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生产经营举步维艰。面对企业生存 发展的困局,湖北省建筑工程总公司积极寻求合作伙伴,最终选定宝业集团,实施“国退民进”的改制。作 为香港主板上市的知名浙江民企,宝业集团为何愿意花大价钱、大气力,不辞劳苦地来湖北,趟老国企改制 这趟浑水呢?宝业看重的不是这12家企业的土地、房子等存量资产,而是它们作为省属企业在过去50多年 积累下来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宝业的主要目的就是用资本换市场,因为如果创办一家新公司,没有上十 年时间,是不可能有这样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那么几年过去,被收购的企业经历了怎样变迁的过程呢? 现状又如何呢? 收购初的几年,为完成彻底改制,妥善安置职工,处置债权债务和错综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宝业集团在湖 北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等政府部门支持下,对12家企业先后注入近5亿元资金。 (1)培育企业制度能力 把浙江模式移植到这12家国企上来,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的简单。移植方是来自在香港上市的沿海民营企业, 被移植方是地处内陆包袱沉重、改革滞后的老国企。这实际上是两种不同企业文化的融合,要达到有效融合 充满着各种困难。 老国企机构众多,人员配置过于繁杂冗余,与办公室、工会、纪检、后勤等部门一应俱全形成鲜明对比,真 正从事主营业务的,反倒只设了经营部、生产部等为数不多的部门。更突出的问题是,公司上下财务管理混 乱。每个分、子公司都有自己的银行账户和印章,各自为政,资金分散。公司账面无钱,一旦遇到大项目 需要缴纳高额保证金,而公司无法筹集到足够多的资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抢走工程。分、子公司如果 挣了钱,就过自己的小日子。一旦经营亏损,一个报表交上来,将债务推给公司。 4/10宝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4 / 10 人们的品味、意向、经济能力决定了他们会选择什么类型的房子,那么开发商就要有目标的去开发项目,这 是一种开发理念;企业要生存发展,就要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信誉,如何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信赖,如何在竞 争日益激烈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这需要秉持着某种观念才能达到,这是一种发展理念。 宝业•工业化低碳百年住宅具有安全耐久、施工快捷、低碳环保、健康舒适等特点。 以宝业研发的轻钢装配 式结构体系住宅为例,具备减震及免震系统,能确保在高烈度地震下建筑及人员的安全;住宅所有建筑材料 都经过耐久性试验室(冻融试验、盐雾试验、抗老化试验)实际检测,确保材料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年限, 杜绝短命建筑。在施工快捷上采用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的生产建造方式,摒弃传统“手工、湿式”施工, 整个工期从基础施工到装修完成,独栋为 3 个月,小高层为 5 个月,工期比传统混凝土结构缩短 2/3 左右。 在住宅设计中通过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气密性能等措施及采用地源热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大 节省空调采暖的消耗,减少 70%以上 CO2 排放量(整栋住宅(300 平方米)年减少 CO2 排放量=176 棵树一年 吸收 CO2 总量=每百公里耗油 10 升的汽车行驶 8390 公里排放的 CO2 总量)。同时住宅本体 60%的材料可循环 再利用,拆除时,不会产生传统住宅的大量不可回收垃圾。 项目从源头、全过程采用无公害绿色建筑,保证住宅室内环境各项指标达到健康居住要求;利用新风系统对 住宅进行全天候换气提高空气品质,同时选用智能家居系统,健康管理卫浴系统(可随时进行尿糖、血压等 检测),地板采暖、中央吸尘、同层排水等系统以保证居住者的健康与舒适。建筑平立面布置更灵活,易满 足建筑多样性设计要求,单位用钢量较低,安装方便快捷,适合低层高端住宅和新农村市场。[4] 2、经营战略。 2006 年初,宝业集团整体收购湖北省建筑总公司所属 12 家国有企事业单位,被媒体称为“国内建筑业界规 模最大的并购案”。有人认为宝业集团整体收购 12 家单位是捡了大便宜,事实上并非如此,当时宝业收购的 这 12 家单位,有 6 家是省属特困企业。当时这 12 家企事业单位历史遗留问题众多,首先是担负着人员和债 务的沉重包袱,其次是改革滞后,其体制机制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生产经营举步维艰。面对企业生存 发展的困局,湖北省建筑工程总公司积极寻求合作伙伴,最终选定宝业集团,实施“国退民进”的改制。作 为香港主板上市的知名浙江民企,宝业集团为何愿意花大价钱、大气力,不辞劳苦地来湖北,趟老国企改制 这趟浑水呢?宝业看重的不是这 12 家企业的土地、房子等存量资产,而是它们作为省属企业在过去 50 多年 积累下来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宝业的主要目的就是用资本换市场,因为如果创办一家新公司,没有上十 年时间,是不可能有这样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那么几年过去,被收购的企业经历了怎样变迁的过程呢? 现状又如何呢? 收购初的几年,为完成彻底改制,妥善安置职工,处置债权债务和错综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宝业集团在湖 北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等政府部门支持下,对 12 家企业先后注入近 5 亿元资金。 (1)培育企业制度能力 把浙江模式移植到这 12 家国企上来,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的简单。移植方是来自在香港上市的沿海民营企业, 被移植方是地处内陆包袱沉重、改革滞后的老国企。这实际上是两种不同企业文化的融合,要达到有效融合, 充满着各种困难。 老国企机构众多,人员配置过于繁杂冗余,与办公室、工会、纪检、后勤等部门一应俱全形成鲜明对比,真 正从事主营业务的,反倒只设了经营部、生产部等为数不多的部门。更突出的问题是,公司上下财务管理混 乱。每个分、子公司都有自己的银行账户和印章,各自为政,资金分散。公司账面无钱,一旦遇到大项目, 需要缴纳高额保证金,而公司无法筹集到足够多的资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抢走工程。分、子公司如果 挣了钱,就过自己的小日子。一旦经营亏损,一个报表交上来,将债务推给公司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