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0 化学通报1997年第1山期 化或对映选择质子化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酮酯,氨基酸,心羟基酸等化合物上,工作的重点是寻 找和筛选效果显著的手性质子源,探索合理的反应机理。从手性质子源的结构来看,大致有酒石酸 衍生物,樟脑衍生物,麻黄碱衍生物,哌嗪衍生物的盐酸盐川,含羟基或酚羟基类化合 物6以4,手性仲胺和手性或非手性弱酸的组合,手性苯胺和手性酰亚胺。这几大类,另外 也有文献报道用糖类作为手性质子源,但选择性较差。 虽然有的工作己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反应温度一般都需控制在 。78℃左右,有的手性质子源结构复杂,不易得到前手性负碳离子中间体不够稳定等,这些都有待 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Matsumoto K.Tsutsumis et al Am Chom Soc,1990.112:9614 2 Reymond JL,Reber J etal Angew.Cham.int Et Engl,1994.33:475 enuc tetra 4075 5 DuhaelL,Launay JC.Tetrahedron Lett,1983,24:4209 ez et al 1993,2501 Cavelier F.Gomez S Tetrahedmn Lett.1994.35:289 ndo 11 Am 198.110.6910 993321042 190 ,116:2175 H.No ,1975.483715 Ohta H Tetrahedron Lett.1991.3 72 Ietra A sy mety.1993,43 Ishhara K,Kanee da M. A可 1994.11611179 15 Fuji K,Kawabate T et al J Org Chem.1995,60:1914 A.Kawa ate I et al Angew.Cham. hnt Et Engl 199433:107 17 Fuji K.Tanaka K et al Tetra A symmetry..1993.4:247 本文承陈良教授审阅并提宝贵意见,特此致谢。 陈氏重排反应(Chan Rearrangem en t) 杨扬王东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80, 984年.加拿大McG山大学陈德恒教授1报道了·个全新的重排反应(乙酰氧基)乙酸酯 (①)在碱性条件下可以进行重排反应给出2-羟基-3酮酯(2)(图1)。这一反应被认为是经过了一个 环氧中间体(3)。如果用不同的试剂淬灭反应可以得到不同的2-羟基-3-酮酯的衍生物(46)。1可 以由心溴代乙酸酯和羧酸反应得到。因此,整个反应历程提供了一个由羧酸出发形成新的CC健, 1997-07-20收稿 1-008China Academie Jo Electrone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seed hp/w.cn 化或对映选择质子化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酮, 酯, 氨基酸, Α2羟基酸等化合物上, 工作的重点是寻 找和筛选效果显著的手性质子源, 探索合理的反应机理。从手性质子源的结构来看, 大致有酒石酸 衍生物[ 3~ 5 ] , 樟脑衍生物[ 11 ] , 麻黄碱衍生物[ 8, 9 ] , 哌嗪衍生物的盐酸盐[ 17 ] , 含羟基或酚羟基类化合 物[ 6, 12, 14, 15 ] , 手性仲胺和手性或非手性弱酸的组合[ 4 ] , 手性苯胺和手性酰亚胺[ 10, 16 ]这几大类, 另外, 也有文献报道用糖类作为手性质子源, 但选择性较差。 虽然有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反应温度一般都需控制在 - 78℃左右; 有的手性质子源结构复杂, 不易得到; 前手性负碳离子中间体不够稳定等, 这些都有待 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M atsumo to K, T sutsum i S et al. J. Am. Chem. Soc. , 1990, 112: 9614 2 Reymond J L , Reber J et al. A ngew. Chem. Int. E t. Engl. , 1994, 33: 475 3 D uham el L , P laquevent J C. J. Am. Chem. Soc, 1978, 110: 7415 4 (a) D uham elL , P laquevent J C. T etrahedron L ett, 1980, 21: 2521 (b) D uham elL , Fouquay S. T etrahedron L ett, 1986, 27: 4975 5 D uham el L , L aunay J C. T etrahedron L ett, 1983, 24: 4209 6 Cavelier F, Gom ez S et al. T etra. A symm etry, 1993, 4: 2501 7 Cavelier F, Gom ez S. T etrahedron L ett, 1994, 35: 2891 8 Feh r C, Galindo J. J. Am. Chem. Soc. , 1988, 110: 6910 9 Feh r C, Stempfl et al. A ngew. Chem. Int. E t Engl. , 1993, 32: 1042 10 V edejs E, L ee N et al. J. Am. Chem. Soc. , 1994, 116: 2175 11 M atsuch ita H , N oguch iM et al. Bull. Chem. Soc. Jap. , 1975, 48: 3715 12 M atsumo to K, O h ta H. T etrahedron L ett, 1991, 32: 4729 13 Yasukata T, Kogo K. T etra. A symm etry, 1993, 4: 35 14 Ish ihara K, Kaneeda M. J. Am. Chem. Soc. , 1994, 116: 11179 15 Fuji K, Kaw abate T et al. J. O rg. Chem. , 1995, 60: 1914 16 Yanagisaw a A. Kaw abate T et al. A ngew. Chem. Int. E t. Engl, 1994, 33: 107 17 Fuji K, T anaka K et al. T etra. A symm etry. , 1993, 4: 247 本文承陈良教授审阅并提宝贵意见, 特此致谢。 1997207220 收稿 陈氏重排反应(Chan Rearrangem en t) 杨 扬 王 东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0) 1984 年, 加拿大M cGill 大学陈德恒教授[ 1 ]报道了一个全新的重排反应 Α2(乙酰氧基) 乙酸酯 (1) 在碱性条件下可以进行重排反应给出 22羟基232酮酯(2) (图 1)。这一反应被认为是经过了一个 环氧中间体(3)。如果用不同的试剂淬灭反应可以得到不同的 22羟基232酮酯的衍生物(4~ 6)。1 可 以由 Α2溴代乙酸酯和羧酸反应得到。因此, 整个反应历程提供了一个由羧酸出发形成新的C2C 键, · 03 · 化学通报 1997 年 第 11 期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