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襄桓)人。公元399年偕同慧景等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经过戈壁、流沙,翻越葱岭,进入 天竺(今印度),遍游各地,后赴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等,于公元412年回国。他是我国遍 历印度各地由海路返回的第一人。所著《佛国记》(又称《法显传》或《历游天竺记传》 是一部记述中亚和印度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的名著。玄奘(602-664):唐高僧,通称三 藏法师,俗称唐僧。杰出的佛学家、旅行家和翻译家。本姓陈,名祎,洛州綠氏(今河南偃 师)人。公元629年离开长安,只身远游,历经沙漠、铁门、雪山等艰危之地到达天竺,游 学取经,于公元645年回到长安。所著《大唐西域记》,详细记述了西域、印度和南亚各国 的自然地理及政治经济状况,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②拿破仑(1769—1821):指拿破仑一世,即拿破仑·波拿巴。他曾于1798年率军进 攻埃及,1799年败归,发动雾月政变。后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3古代建筑艺术的精英——塔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进一步掌握说明文说明性、知识性、客观性的特点;了解本文准确简 洁、通俗易懂的语言特点。 2.了解我国古塔的渊源、形制、组合、艺术成就,为中华民族古代建筑技术而自豪 关于课文 本文介绍了我国古塔的分布、渊源,以及形制的变化、设计的丰富多彩,反映了我国 古代建筑技术的成就,表现出我国各个历史阶段的时代风貌,说明了我国古塔一一是我们 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 题目为《古代建筑艺术的精英——塔》,其中“精英”,即“精华”的意思:用破折号, 表示解释、说明。这个题目说明了塔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揭示了课文的说明中心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介绍我国古塔的分布、渊源。先用描写的方法突出了塔在 我国分布的情况以及其造型之美;接着,解释说明塔的渊源 第二部分(第4-14自然段)介绍我国古塔千变万化的形制和巧妙的组合 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4—9自然段):介绍我国古塔的形制。这一层是“总 一分一总”式。先总说“我国古塔的形制千变万化”:然后分别从建筑平面、建筑层檐、立 面造型、建筑材料等方面进行分说:最后又总说其形制“丰富多彩”。第二层(第10-14 自然段)介绍我国古塔的巧妙组合。这一层是“总一分”式。先总说,概括地介绍塔的几种 组合:然后分别介绍了双塔、三塔、五塔、群塔,以及这些组合所带有的佛教意义 第三部分(第15—最后一段)介绍我国古塔所反映的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成就,点明古 塔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这一部分先用承上启下句,引出不少塔的“精心设计和安排”都是“艺术珍品”;再8 襄桓)人。公元 399 年偕同慧景等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经过戈壁、流沙,翻越葱岭,进入 天竺(今印度),遍游各地,后赴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等,于公元 412 年回国。他是我国遍 历印度各地由海路返回的第一人。所著《佛国记》(又称《法显传》或《历游天竺记传》) 是一部记述中亚和印度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的名著。玄奘(602—664):唐高僧,通称三 藏法师,俗称唐僧。杰出的佛学家、旅行家和翻译家。本姓陈,名祎,洛州緱氏(今河南偃 师)人。公元 629 年离开长安,只身远游,历经沙漠、铁门、雪山等艰危之地到达天竺,游 学取经,于公元 645 年回到长安。所著《大唐西域记》,详细记述了西域、印度和南亚各国 的自然地理及政治经济状况,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②拿破仑(1769—1821):指拿破仑一世,即拿破仑·波拿巴。他曾于 1798 年率军进 攻埃及,1799 年败归,发动雾月政变。后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3.古代建筑艺术的精英——塔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进一步掌握说明文说明性、知识性、客观性的特点;了解本文准确简 洁、通俗易懂的语言特点。 2.了解我国古塔的渊源、形制、组合、艺术成就,为中华民族古代建筑技术而自豪。 关于课文 本文介绍了我国古塔的分布、渊源,以及形制的变化、设计的丰富多彩,反映了我国 古代建筑技术的成就,表现出我国各个历史阶段的时代风貌,说明了我国古塔——是我们 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 题目为《古代建筑艺术的精英——塔》,其中“精英”,即“精华”的意思;用破折号, 表示解释、说明。这个题目说明了塔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揭示了课文的说明中心。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3 自然段)介绍我国古塔的分布、渊源。先用描写的方法突出了塔在 我国分布的情况以及其造型之美;接着,解释说明塔的渊源。 第二部分(第 4—14 自然段)介绍我国古塔千变万化的形制和巧妙的组合。 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 4—9 自然段):介绍我国古塔的形制。这一层是“总 —分—总”式。先总说“我国古塔的形制千变万化”;然后分别从建筑平面、建筑层檐、立 面造型、建筑材料等方面进行分说;最后又总说其形制“丰富多彩”。第二层(第 10—14 自然段)介绍我国古塔的巧妙组合。这一层是“总—分”式。先总说,概括地介绍塔的几种 组合;然后分别介绍了双塔、三塔、五塔、群塔,以及这些组合所带有的佛教意义。 第三部分(第 15—最后一段)介绍我国古塔所反映的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成就,点明古 塔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这一部分先用承上启下句,引出不少塔的“精心设计和安排”都是“艺术珍品”;再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