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例题3】2009年12月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和《京 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19日下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落幕。会议达成不 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 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 国家采取自主减排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 题达成广泛共识。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 B.大力开垦沼泽,努力增产粮食 C.在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 D.商店出售商品时每件商品均单独包装 (2)《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体现的是()。 A.持续性原则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D.公众的接受与参与 (3)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体现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A.持续性原则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D.公众的接受与参与 思考ε第(1)题,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和共 同性原则;大力开垦沼泽,努力增产粮食会加剧生态的破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商店 出售商品时毎件商品均单独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洏在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有利于节 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2)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 其在发展历史、经济、技术各方面的差异,应承担不同的义务和责任,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 的公平性原则。第(3)题,哥本哈根会议有世界119个国家和政府首脑参会,共商全球气 候变暖的对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答案:(1)C(2)C(3)B 随堂练彐·已 读“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曲线示意图”,完成第1~2题 人口数量 0° 07 10° 103 原始文明农业文工业文环境文 时代明时代明时代明时代 1.关于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崇拜又依赖 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D.寻求人地协调 2.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 A.原始文明 B.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 D.环境文明 人类社会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人口增长越来越快,对环境的影响也 越来越大。据此完成第3~4题。 3.下列四种生产方式和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 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顺序相对应的是()。 ①轮作,间种,生态种养②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③驯养野兽,种植禾谷④开 矿山、修水坝、建城市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③②④① 4.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更容易引发环境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破坏,其主要原因是【例题 3】2009 年 12 月 19 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和《京 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 19 日下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落幕。会议达成不 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 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 国家采取自主减排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 题达成广泛共识。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 B.大力开垦沼泽,努力增产粮食 C.在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 D.商店出售商品时每件商品均单独包装 (2)《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体现的是( )。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公众的接受与参与 (3)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体现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公众的接受与参与 思考:第(1)题,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和共 同性原则;大力开垦沼泽,努力增产粮食会加剧生态的破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商店 出售商品时每件商品均单独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在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有利于节 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2)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 其在发展历史、经济、技术各方面的差异,应承担不同的义务和责任,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 的公平性原则。第(3)题,哥本哈根会议有世界 119 个国家和政府首脑参会,共商全球气 候变暖的对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答案:(1)C (2)C (3)B 读“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曲线示意图”,完成第 1~2 题。 1.关于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崇拜又依赖 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D.寻求人地协调 2.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 )。 A.原始文明 B.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 D.环境文明 人类社会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人口增长越来越快,对环境的影响也 越来越大。据此完成第 3~4 题。 3.下列四种生产方式和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 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顺序相对应的是( )。 ①轮作,间种,生态种养 ②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 ③驯养野兽,种植禾谷 ④开 矿山、修水坝、建城市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③②④① 4.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更容易引发环境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破坏,其主要原因是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