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四期 004年12月頁225-250 儒學的生死學——以晚明儒學為文本 Confucian Studies of Living and Dying: to Use Confucianism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as the text 廖俊裕 Liao chun yu 摘要 1.當代台灣盛行生死學議題∶從楊國樞丶傅偉勳丶生死學硏究所成立等 現象說起 2.儒學不宜忽略此主流議題 (1)儒學現進入對話交流世代∶劉遽先丶杜維明為例 (2)儒學本身的經世性格 3.儒學如何解決生死問題 (1)先秦儒學重心不在此處∶志在解決「禮壞樂崩」的「周文疲 弊」社會 (2)受佛學刺激而生發的宋明理學可擔此任 (3)以晩明理學論遽如何解決生死問題 丶陽明龍場驛「惟生死一念尚覺未化」及其解決之道 乙丶陽明後學「良知了生死」思潮∶周海門與陶奭齡 丙丶高攀龍投水遺言「心如太虛,本無生死」° 丁、以上’從形式看’和禪解決生死方法相同’難以檢別儒釋 故當以宋明理學殿軍劉蕺山之「盡其道而生’盡其道而 死·是謂無生死」為最終結穴。 4.結論∶以蕺山言’儒學重點不在解決生死問題’卻可解決生死問題。 關鍵詞∶陽明後學丶劉蕺山丶、本無生死丶生生不息、良知了生死 南華大學通識教學中心副教授。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 第四期 2004 年 12 月 頁 225-250 儒學的生死學⎯⎯以晚明儒學為文本 Confucian Studies of Living and Dying:to Use Confucianism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as the Text 廖俊裕∗ Liao Chun Yu 摘 要 1. 當代台灣盛行生死學議題:從楊國樞、傅偉勳、生死學研究所成立等 現象說起。 2. 儒學不宜忽略此主流議題: (1)儒學現進入對話交流世代:劉述先、杜維明為例。 (2)儒學本身的經世性格 3. 儒學如何解決生死問題: (1) 先秦儒學重心不在此處:志在解決「禮壞樂崩」的「周文疲 弊」社會。 (2) 受佛學刺激而生發的宋明理學可擔此任。 (3) 以晚明理學論述如何解決生死問題: 甲、 陽明龍場驛「惟生死一念尚覺未化」及其解決之道。 乙、 陽明後學「良知了生死」思潮:周海門與陶奭齡。 丙、 高攀龍投水遺言「心如太虛,本無生死」。 丁、 以上,從形式看,和禪解決生死方法相同,難以檢別儒釋 ,故當以宋明理學殿軍劉蕺山之「盡其道而生,盡其道而 死,是謂無生死」為最終結穴。 4. 結論:以蕺山言,儒學重點不在解決生死問題,卻可解決生死問題。 關鍵詞:陽明後學、劉蕺山、本無生死、生生不息、良知了生死 ∗ 南華大學通識教學中心副教授。 225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