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DNA条形码研究进展 Current Progress of DNA Barcoding 工作。目前的DNA条形码研究呈现出零星杂乱和不和承担生物志编撰的经历,结合当前的传统分类学 系统性,这样一种无序研究状态无疑大大制约了条和分子分类学的实际能力,进行分工合作,突出标本 形码研究的发展。因此,在条形码概念提出之初和区位优势,完全可以高效地完成DNA条形码工作 Tautz等(2003)就提出了以发达国家标本馆为基地的(任保青和陈之端,2010)。 China Plant bol group关 DNA Taxonomy发展计划,包括组建全球 DNA Tax-于种子植物条形码的研究是国内统一协作的初步典 onomy管理机构和数据库管理、维护与软件的开发范,其高水平研究成果表明合理分工合作系统开展 等,实现全球分工合作和科研资源整合。2004年5月条形码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成立的生命条形码联盟( the consortium for the bar 不同国家的物种很多是相同的,属于同一物种 code of life,CBOL)先后支持启动了鸟类的“ All Birds的不同地理种群或者亚种;此外,许多物种尽管在种 Barcoding I nitiative”计划( Hebert et al,2004)、鱼类等分类阶元上是不同的,但是,可能在属、科等更高 的“ Fish Barcode of Life I nitiative”计划( Ward et al,级的分类阶元上确实相同的,彼此间的DNA条形码 2009)鳞翅目昆虫的“ All Leps Barcode of Life”'计划存在一定的共性。因此,在分析我国生物类群的 ( Hajibabaei et al,2006、入侵有害物种鉴定( Ball and dNa条形码的同时,与世界其它国家,尤其是周边 Armstrong,2006)以及脊椎动物鉴定( Smith et al,国家加强联系和建立合作关系有助于更全面准确地 2008a)。全球规划、通力合作、突出优势、合理分工是开展传统分类和DNA条形码研究。 DNA条形码研究最优的途径,虽然人们常常说科学信息网络技术和生物信息学飞速发展,传统的 无国界,但是,学者也是现实中的人,不同国家政治、形态分类学获得了新的动力,模式标本照片、标本采 经济、文化、利益和科学发展水平等的差异必然会影集信息、形态学描述、生境特征和地理分布图等相关 响跨越国界的研究,建立合理的全球统一统筹分工信息可以实现网上链接浏览,并且可以不断补充完 的DNA条形码研究管理机构和机制是一件任重道善,建立一个快捷便利的生物分类学检索系统 远的事情。 总之,要从两个方面全面客观地看待DNA条形 虽然实现全球规划统一开展DNA条形码研究码,既要认识到条形码在分类学上的巨大优势,又要 很难,然而在我国实现全面规划、分工合作、系统地正确认识到其不足,并不断完善,这样才能将DNA 开展DNA条形码研究则是完全可行的:(1)我国的许条形码技术和传统分类方法相结合,推动分类学以 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标本馆,及相关的系统学、进化生物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 系统地馆藏了十分丰富的生物标本,包括许多模式 标本,并进行了系统的传统分类科学鉴定与研究:作者贡献 (2)我国已经全国一盘棋地全面分工合作开展动物志 程希婷负责写论文;王爱民、顾志峰和王嫣帮助 和植物志的编撰工作,除昆虫和真菌类外已经全部提供文献和整理数据:战欣和石耀华负责修改文章。 完成,积累了发挥优势、有分有合、全面集成的经验 (3)动物志和植物志的编撰培养了一大批各具优势的致谢 传统分类学家,奠定了最重要的人才基础。我国从事 生物学研究的队伍庞大,许多建立在分类基础上的 感谢贵刊的同行评审人的评审意见和修改建议 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并非分类学专业的,这些学者参考文献 采用传统分类学方法进行物种鉴定常常是一件很困 难的事情,甚至可能鉴定错误,进而影响后续研究结 rens, monaghan, and Vogler A,200, ase 果的可靠性:不仅如此,仅仅利用已有的传统分类学 taxonomy for associating adults and larvae in multi-species 研究成果开展分类工作,涉及的生物志数量庞大、价 assemblages of chafers(Coleoptera: Scarabaeidae), Mol 格昂贵,具备完整生物志藏书的单位极少,使用很不 Phylogenet. EvoL, 44(1): 436-449 Amaral A.R., Sequeira M, and Coelho M.M., 2007, A first ap- 方便。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其简便性和实用性,与 proach to the usefulness of cytochrome oxidase I bar DNA条形码相结合是更好发挥生物志在分类学中 code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closely related delphinid 价值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开展的DNA条形码研 cetacean species, Mar Freshwater Res, 58(6): 505-510 究,总体上缺乏系统性,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因此,全 Avise j c,ed,200 Phylogeography: The history and formation 国统一协作,根据各单位在传统分类研究中的优势 of speci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pp. 1-464 91994-2012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DNA 条形码研究进展 Current Progress of DNA Barcoding 工作。目前的 DNA 条形码研究呈现出零星杂乱和不 系统性,这样一种无序研究状态无疑大大制约了条 形码研究的发展。因此,在条形码概念提出之初 Tautz 等(2003)就提出了以发达国家标本馆为基地的 DNA Taxonomy 发展计划,包括组建全球 DNA Tax￾onomy 管理机构和数据库管理、维护与软件的开发 等,实现全球分工合作和科研资源整合。2004 年 5 月 成立的生命条形码联盟(the consortium for the bar￾code of life, CBOL)先后支持启动了鸟类的“All Birds Barcoding Ⅰ nitiative”计划(Hebert et al., 2004)、鱼类 的“Fish Barcode of Life Ⅰ nitiative”计划(Ward et al., 2009)、鳞翅目昆虫的“All Leps Barcode of Life”计划 (Hajibabaei et al., 2006)、入侵有害物种鉴定(Ball and Armstrong, 2006)以及脊椎动物鉴定(Smith et al., 2008a)。全球规划、通力合作、突出优势、合理分工是 DNA 条形码研究最优的途径,虽然人们常常说科学 无国界,但是,学者也是现实中的人,不同国家政治、 经济、文化、利益和科学发展水平等的差异必然会影 响跨越国界的研究,建立合理的全球统一统筹分工 的 DNA 条形码研究管理机构和机制是一件任重道 远的事情。 虽然实现全球规划统一开展 DNA 条形码研究 很难,然而在我国实现全面规划、分工合作、系统地 开展 DNA 条形码研究则是完全可行的:(1)我国的许 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标本馆, 系统地馆藏了十分丰富的生物标本,包括许多模式 标本,并进行了系统的传统分类科学鉴定与研究; (2)我国已经全国一盘棋地全面分工合作开展动物志 和植物志的编撰工作,除昆虫和真菌类外已经全部 完成,积累了发挥优势、有分有合、全面集成的经验; (3)动物志和植物志的编撰培养了一大批各具优势的 传统分类学家,奠定了最重要的人才基础。我国从事 生物学研究的队伍庞大,许多建立在分类基础上的 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并非分类学专业的,这些学者 采用传统分类学方法进行物种鉴定常常是一件很困 难的事情,甚至可能鉴定错误,进而影响后续研究结 果的可靠性;不仅如此,仅仅利用已有的传统分类学 研究成果开展分类工作,涉及的生物志数量庞大、价 格昂贵,具备完整生物志藏书的单位极少,使用很不 方便。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其简便性和实用性,与 DNA 条形码相结合是更好发挥生物志在分类学中 价值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开展的 DNA 条形码研 究,总体上缺乏系统性,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因此,全 国统一协作,根据各单位在传统分类研究中的优势 和承担生物志编撰的经历,结合当前的传统分类学 和分子分类学的实际能力,进行分工合作,突出标本 和区位优势,完全可以高效地完成 DNA 条形码工作 (任保青和陈之端, 2010)。China Plant BOL Group 关 于种子植物条形码的研究是国内统一协作的初步典 范,其高水平研究成果表明合理分工合作系统开展 条形码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不同国家的物种很多是相同的,属于同一物种 的不同地理种群或者亚种;此外,许多物种尽管在种 等分类阶元上是不同的,但是,可能在属、科等更高 级的分类阶元上确实相同的,彼此间的 DNA 条形码 存在一定的共性。因此,在分析我国生物类群的 DNA 条形码的同时,与世界其它国家,尤其是周边 国家加强联系和建立合作关系有助于更全面准确地 开展传统分类和 DNA 条形码研究。 信息网络技术和生物信息学飞速发展,传统的 形态分类学获得了新的动力,模式标本照片、标本采 集信息、形态学描述、生境特征和地理分布图等相关 信息可以实现网上链接浏览,并且可以不断补充完 善,建立一个快捷便利的生物分类学检索系统。 总之,要从两个方面全面客观地看待 DNA 条形 码,既要认识到条形码在分类学上的巨大优势,又要 正确认识到其不足,并不断完善,这样才能将 DNA 条形码技术和传统分类方法相结合,推动分类学以 及相关的系统学、进化生物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 作者贡献 程希婷负责写论文;王爱民、顾志峰和王嫣帮助 提供文献和整理数据;战欣和石耀华负责修改文章。 致谢 感谢贵刊的同行评审人的评审意见和修改建议。 参考文献 Ahrens D., Monaghan M.T., and Vogler A.P., 2007, DNA-based taxonomy for associating adults and larvae in multi-species assemblages of chafers (Coleoptera: Scarabaeidae), Mol. Phylogenet. Evol., 44(1): 436-449 Amaral A.R., Sequeira M., and Coelho M.M., 2007, A first ap￾proach to the usefulness of cytochrome coxidase Ⅰ bar￾code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closely related delphinid cetacean species, Mar. Freshwater Res., 58(6): 505-510 Avise J.C., ed., 2000, Phylogeography: The history and formation of speci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pp.1-464 75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