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10期 彭以超等:未服役Cr35N45Nb合金真空渗碳行为及相演化机理 ·1313· 本研究中渗碳5h后贫碳化物区在大部分材料 最小同时又是析出物相界面能及生长应变能最低的 的渗碳过程中并不容易出现,因为贫碳化物区与表 惯习方向.这种最佳取向是很容易理解的:(1)碳化 面碳化物层的形成过程是相辅相成的,表面并不容 物在奥氏体基体的{111}面(惯习面)形核和二维扩 易形成完整的碳化物层.在渗碳期固气界面超饱和 展所需的激活能都比较低:(2)生长取向与扩散方 的C持续供应,使得表面在短期内即形成薄层的碳 向夹角最小也有利于碳沿着碳化物一基体相界面向 化物,此后大量渗入的碳一部分进入合金内部形成 内快速渗入,大量碳的渗入也对片层碳化物生长前 渗碳区,另一部分在碳化层底部己生成的碳化物核 沿的快速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片层状碳化物区的 心或颗粒周围继续合成碳化物.表层的C元素不 形态也是随时间逐渐发生变化的:如表2所示,渗碳 能提供大量碳化物形成所必须的物质基础,因而在 1h后片层状碳化物区完整而均匀地分布,碳化物区 浓度梯度的作用下,亚表层基体中C不断向表面偏聚 宽约16m,片状碳化物厚度约1.2~1.4m,片层 从而维持C的持续供应,而由于Cr在奥氏体基体中 间距约1.2~1.7um;而渗碳5h后大量片状碳化物 的扩散系数低,短期内合金内部基体中的C难以向表 重新溶解或者合并,仅在局部区域还存在,片状碳化 面方向扩散予以补充.形成M,C的临界碳浓度为 物厚度已经减薄至0.9~1.1um,片间距增至3.3~ (ye)-1(y)-子(C)-子 3.6μm,碳化物区宽增至26μm左右.可知片层状 碳化物形态也不是一直稳定存在的,其作为渗碳过 (4) 程中的一种中间形态,主要作用是用来协调高N/ 式中:△G,为M,C:的吉布斯形成自由能;yc和yu分 Cr合金的低渗透性与高碳浓度梯度下的快速渗碳 别为C元素和合金元素的活度系数,它们是与元素 倾向这对矛盾因素,当渗碳到达一定阶段后,平行片 含量有关的函数.可知随着渗碳时间的增加,亚表 层状碳化物最终将合并粗化 层的C元素向表层偏聚程度越高,使得亚表层Cr 对于规则几何碳化物群,其析出方位与奥氏体 浓度降低,从而造成M,C:的临界碳浓度增加,当临 基体也呈一定的取向关系。电解侵蚀后的六边形碳 界碳浓度高于基体中的碳浓度时,碳原子皆固溶在 化物散落在金相表面,形态上似乎没有明显的规律 奥氏体基体内而不析出,且己生成的碳化物由于不 (图9(a));而根据晶体学的基本知识,碳化物特殊 能稳定存在亦重新分解,从而形成一段无碳化物析 的六边形形态可推知其析出方位为奥氏体的{111} 出的贫碳化物区.随着深度增加,Cr浓度逐渐回升, 面(如图13(a)),六边形与{111}面呈共格或半共 当C降低到基体的碳浓度值时,碳化物又开始析 格关系,也正是由于{111}面的法向存在四个取向, 出.由于渗碳时间相对于C较慢的扩散速率而言 造成析出的六边形碳化物取向较为复杂.八面体碳 较短,因而贫碳化物区较窄.当然,贫碳化物区的形 化物群基本以阵列形式从FCC结构的奥氏体晶内 成并不意味着渗碳的减弱,事实上由于Cr的碳化物 择尤析出(图9(b)),其晶体学形态也是由于其八 不能形成,Cr不具有通过形成析出物来“拖曳”碳扩 个小面皆为奥氏体的{111}面(如图13(b)所示), 散的作用,因而碳可以快速穿越贫碳化物区向内部 这样的原子级别光滑表面使得原子无法直接附着纵 深入:从式(2)也可以看出,该区域的CD值较大, 向长大,而是通过原子面二维横向生长铺满表面从 C。却是最低的水平,ε和y在一段范围内几乎为常数, 而增加一个原子层厚度的方式生长.如表2所示, 因而该区域的扩散系数较高,更有利于碳的扩散 分别对不同渗碳时间后的六边形碳化物直径进行统 3.2.2片层状及规则几何碳化物形成机理 计后发现,1h渗碳后直径约6.5~8m,5h渗碳后 片层状碳化物的析出是在各种材料渗碳形貌中 直径约7~9.5m,可知六边形碳化物在第1个小 较为少见的特征,其和奥氏体基体特定的取向关系 时内生长速度最快,在1~5h内生长速度逐渐减 与Cr35N45Nb合金的高Ni/Cr浓度有很大的关系. 缓,增长幅度不大.对近八面体M,C,进行的棱长统 相对于低Ni/Cr合金而言,高Ni/Cr使得碳渗透率 计后发现,1h渗碳后棱长只有1.7~2.2m,而5h 较低,并且由于析出物对于扩散进一步的阻碍效应, 渗碳后棱长增至3.5~4m,5h渗碳后的近八面体 使得超饱和度更加难以实现.在较为不利的渗碳环 体积约为1h后的8倍,可知碳化物晶核一旦形成, 境介质中,碳扩散的路径并不随机,因而析出物与奥 1080℃的渗碳温度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克服能垒, 氏体基体之间的取向关系也不是随机的,需要进行 因而粒子持续长大,Ostward熟化作用明显:并且在 一定的调整和优化,使得合金达到最佳的渗碳效果. 碳源、能源充分供给且以位错较少的枝晶内部作为形 实际中大部分片层碳化物的取向是与扩矿散方向夹角 核位置等条件下,二次碳化物能以完美的状态发育.第 10 期 彭以超等: 未服役 Cr35Ni45Nb 合金真空渗碳行为及相演化机理 本研究中渗碳 5 h 后贫碳化物区在大部分材料 的渗碳过程中并不容易出现,因为贫碳化物区与表 面碳化物层的形成过程是相辅相成的,表面并不容 易形成完整的碳化物层. 在渗碳期固气界面超饱和 的 C 持续供应,使得表面在短期内即形成薄层的碳 化物,此后大量渗入的碳一部分进入合金内部形成 渗碳区,另一部分在碳化层底部已生成的碳化物核 心或颗粒周围继续合成碳化物. 表层的 Cr 元素不 能提供大量碳化物形成所必须的物质基础,因而在 浓度梯度的作用下,亚表层基体中 Cr 不断向表面偏聚 从而维持 Cr 的持续供应,而由于 Cr 在奥氏体基体中 的扩散系数低,短期内合金内部基体中的 Cr 难以向表 面方向扩散予以补充. 形成 M7C3的临界碳浓度为 Cmax = exp - [ ( ΔGo ) ] RT - 1 3 ( γC ) - 1 ( γM ) - 7 3 ( CM ) - 7 3 . ( 4) 式中: ΔGo为 M7C3的吉布斯形成自由能; γC和 γM分 别为 C 元素和合金元素的活度系数,它们是与元素 含量有关的函数. 可知随着渗碳时间的增加,亚表 层的 Cr 元素向表层偏聚程度越高,使得亚表层 Cr 浓度降低,从而造成 M7C3的临界碳浓度增加,当临 界碳浓度高于基体中的碳浓度时,碳原子皆固溶在 奥氏体基体内而不析出,且已生成的碳化物由于不 能稳定存在亦重新分解,从而形成一段无碳化物析 出的贫碳化物区. 随着深度增加,Cr 浓度逐渐回升, 当 Cmax降低到基体的碳浓度值时,碳化物又开始析 出. 由于渗碳时间相对于 Cr 较慢的扩散速率而言 较短,因而贫碳化物区较窄. 当然,贫碳化物区的形 成并不意味着渗碳的减弱,事实上由于 Cr 的碳化物 不能形成,Cr 不具有通过形成析出物来“拖曳”碳扩 散的作用,因而碳可以快速穿越贫碳化物区向内部 深入; 从式( 2) 也可以看出,该区域的 C( s) C DC 值较大, C* Cr却是最低的水平,ε 和 γ 在一段范围内几乎为常数, 因而该区域的扩散系数较高,更有利于碳的扩散. 3. 2. 2 片层状及规则几何碳化物形成机理 片层状碳化物的析出是在各种材料渗碳形貌中 较为少见的特征,其和奥氏体基体特定的取向关系 与 Cr35Ni45Nb 合金的高 Ni /Cr 浓度有很大的关系. 相对于低 Ni /Cr 合金而言,高 Ni /Cr 使得碳渗透率 较低,并且由于析出物对于扩散进一步的阻碍效应, 使得超饱和度更加难以实现. 在较为不利的渗碳环 境介质中,碳扩散的路径并不随机,因而析出物与奥 氏体基体之间的取向关系也不是随机的,需要进行 一定的调整和优化,使得合金达到最佳的渗碳效果. 实际中大部分片层碳化物的取向是与扩散方向夹角 最小同时又是析出物相界面能及生长应变能最低的 惯习方向. 这种最佳取向是很容易理解的: ( 1) 碳化 物在奥氏体基体的{ 111} 面( 惯习面) 形核和二维扩 展所需的激活能都比较低; ( 2) 生长取向与扩散方 向夹角最小也有利于碳沿着碳化物--基体相界面向 内快速渗入,大量碳的渗入也对片层碳化物生长前 沿的快速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 片层状碳化物区的 形态也是随时间逐渐发生变化的: 如表 2 所示,渗碳 1 h 后片层状碳化物区完整而均匀地分布,碳化物区 宽约 16 μm,片状碳化物厚度约 1. 2 ~ 1. 4 μm,片层 间距约 1. 2 ~ 1. 7 μm; 而渗碳 5 h 后大量片状碳化物 重新溶解或者合并,仅在局部区域还存在,片状碳化 物厚度已经减薄至 0. 9 ~ 1. 1 μm,片间距增至 3. 3 ~ 3. 6 μm,碳化物区宽增至 26 μm 左右. 可知片层状 碳化物形态也不是一直稳定存在的,其作为渗碳过 程中的一种中间形态,主要作用是用来协调高 Ni / Cr 合金的低渗透性与高碳浓度梯度下的快速渗碳 倾向这对矛盾因素,当渗碳到达一定阶段后,平行片 层状碳化物最终将合并粗化. 对于规则几何碳化物群,其析出方位与奥氏体 基体也呈一定的取向关系. 电解侵蚀后的六边形碳 化物散落在金相表面,形态上似乎没有明显的规律 ( 图 9( a) ) ; 而根据晶体学的基本知识,碳化物特殊 的六边形形态可推知其析出方位为奥氏体的{ 111} 面( 如图 13( a) ) ,六边形与{ 111} 面呈共格或半共 格关系,也正是由于{ 111} 面的法向存在四个取向, 造成析出的六边形碳化物取向较为复杂. 八面体碳 化物群基本以阵列形式从 FCC 结构的奥氏体晶内 择尤析出( 图 9( b) ) ,其晶体学形态也是由于其八 个小面皆为奥氏体的{ 111} 面( 如图 13( b) 所示) , 这样的原子级别光滑表面使得原子无法直接附着纵 向长大,而是通过原子面二维横向生长铺满表面从 而增加一个原子层厚度的方式生长. 如表 2 所示, 分别对不同渗碳时间后的六边形碳化物直径进行统 计后发现,1 h 渗碳后直径约 6. 5 ~ 8 μm,5 h 渗碳后 直径约 7 ~ 9. 5 μm,可知六边形碳化物在第 1 个小 时内生长速度最快,在 1 ~ 5 h 内生长速度逐渐减 缓,增长幅度不大. 对近八面体 M7C3进行的棱长统 计后发现,1 h 渗碳后棱长只有 1. 7 ~ 2. 2 μm,而 5 h 渗碳后棱长增至 3. 5 ~ 4 μm,5 h 渗碳后的近八面体 体积约为 1 h 后的 8 倍,可知碳化物晶核一旦形成, 1080 ℃的渗碳温度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克服能垒, 因而粒子持续长大,Ostward 熟化作用明显; 并且在 碳源、能源充分供给且以位错较少的枝晶内部作为形 核位置等条件下,二次碳化物能以完美的状态发育. · 3131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