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实验三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途径、不同机能状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一)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对小白鼠作用差异。 【实验原理】 巴出妥类药物为馆静眠药,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洗择性物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 动减少,大脑皮质兴奋性降低,并转为抑制进而产生镇静催眠作用。现 与增强脑内Y-氨基丁酸(GABA)的突触后抑制效 随着剂量由小到大,戊巴比妥钠可依次产生镇静剂催眠作用。前者以自发活动减少为指 标,而后者则以翻正反射消失为指标。 【实验材料】 材 :鼠笼、天平、lml注射器、镊子 药品:苦 酸溶液、0.2%、0.4%和0.8%的戊巴比妥钠溶液 3. 动物:小白鼠 【方法步骤】 取小鼠三只,分别编号为1、2、3号,称重并观察正常活动。1号鼠由腹腔注射0.2% 戊巴比妥钠20mg/ml(0.1ml/10g),2号鼠由腹腔注射Q4%戊巴比妥钠40mgml(0.1ml/10g,3 号鼠由腹腔注射08%戊巴比 钠80mgm0,1m10g。给药后观察并比较小鼠的活动情况、 翻正反射消失及恢复时间。 【实验结果】 鼠号体重(g) 翻正反射翻正反射作用维持 药物剂量给药时间 消失时间 恢复时间 时间(分) 【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 2.个别小鼠未出现翻正反射消失,则观察其是否有镇静作用 3.翻正反射消失以1分钟以上为确定标准 【思考题】药物剂量与作用的关系,对临床用药有何意义? (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比较不同给药途径对等量硫酸镁所产生的药理作用。 【实验原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诸多种,其中给药途径的不同可产生很大的差异。口服硫酸镁因 肠道难以吸收,而形成高渗压,使肠内水分的吸收减少,肠腔容积扩大,刺激肠壁,促进肠 蠕动,产生导泻作用。注射硫酸镁水解出的Mg+,可特异地竞争C2+的作用,引起骨酪肌 松弛,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等一系列反应。 【实验材料】 1.器材:鼠笼、天平、ml注射器、小鼠灌胃针、镊子 实验三 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途径、不同机能状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一)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对小白鼠作用差异。 【实验原理】 巴比妥类药物为镇静催眠药,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选择性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 统,使传入大脑的冲动减少,大脑皮质兴奋性降低,并转为抑制进而产生镇静催眠作用。现 认为此作用也与增强脑内γ-氨基丁酸(GABA)的突触后抑制效应有关。 随着剂量由小到大,戊巴比妥钠可依次产生镇静剂催眠作用。前者以自发活动减少为指 标,而后者则以翻正反射消失为指标。 【实验材料】 1. 器材:鼠笼、天平、1ml 注射器、镊子 2. 药品:苦味酸溶液、0.2%、0.4%和 0.8%的戊巴比妥钠溶液 3. 动物:小白鼠 【方法步骤】 取小鼠三只,分别编号为 1、2、3 号,称重并观察正常活动。1 号鼠由腹腔注射 0.2% 戊巴比妥钠 20mg/ml(0.1ml/10g),2 号鼠由腹腔注射 0.4%戊巴比妥钠 40mg/ml(0.1ml/10g),3 号鼠由腹腔注射 0.8%戊巴比妥钠 80mg/ml(0.1ml/10g)。给药后观察并比较小鼠的活动情况、 翻正反射消失及恢复时间。 【实验结果】 鼠号 体重(g) 药物剂量 给药时间 翻正反射 消失时间 翻正反射 恢复时间 作用维持 时间(分) 1 2 3 【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 2. 个别小鼠未出现翻正反射消失,则观察其是否有镇静作用 3. 翻正反射消失以 1 分钟以上为确定标准 【思考题】 药物剂量与作用的关系,对临床用药有何意义? (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 比较不同给药途径对等量硫酸镁所产生的药理作用。 【实验原理】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诸多种,其中给药途径的不同可产生很大的差异。口服硫酸镁因 肠道难以吸收,而形成高渗压,使肠内水分的吸收减少,肠腔容积扩大,刺激肠壁,促进肠 蠕动,产生导泻作用。注射硫酸镁水解出的 Mg+,可特异地竞争 Ca2+的作用,引起骨骼肌 松弛,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等一系列反应。 【实验材料】 1. 器材:鼠笼、天平、1ml 注射器、小鼠灌胃针、镊子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