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学生的认知特点: (1)对计算机网络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 (2)思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学生的学习风格: (1)上课能够认真听讲; (2)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4、教学策略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演示文稿进行讲解,并结合板书进行关键难点的介绍和原理过程的讲解 (2)演示查看 Windows系统中端口占用情况 (3)演示查看 Linux系统中端口占用情况 (4)UDP检验和的计算。 5、板书设计: ⑩黑板〔白板)设计: ②现代信息媒体设计: (1)使用PPT《05.计算机网络-2017版-阮 0+0=1 晓龙-第5章:运输层》,讲解第1-37页。 0+1=1 1+1=0且进位1 6、教学互动环节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 (1)问题一:常用的端口有哪些?(集体回答) (2)课堂练习一:UDP检验和的计算。(教师岀题,全体学生在演草纸计算,教师在黑板上讲解) 预习任务: (1)通读教材第211-216页。 (2)通过互联网了解TCP的特点与原理 7、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基本教材: 《计算机网络(第7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王达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D.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美]特南鲍姆,[美]韦瑟罗尔著;严伟,潘爱民译计算机网络(第5版)[M]北京:清华大学学生的认知特点: (1)对计算机网络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 (2)思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学生的学习风格: (1)上课能够认真听讲; (2)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4、教学策略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演示文稿进行讲解,并结合板书进行关键难点的介绍和原理过程的讲解; (2)演示查看 Windows 系统中端口占用情况; (3)演示查看 Linux 系统中端口占用情况; (4)UDP 检验和的计算。 5、板书设计: ① 黑板(白板)设计: 0+0=1 0+1=1 1+1=0 且进位 1 ② 现代信息媒体设计: (1)使用 PPT《05.计算机网络-2017 版-阮 晓龙-第 5 章:运输层》,讲解第 1-37 页。 6、教学互动环节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 (1)问题一:常用的端口有哪些?(集体回答) (2)课堂练习一:UDP 检验和的计算。(教师出题,全体学生在演草纸计算,教师在黑板上讲解)。 预习任务: (1)通读教材第 211-216 页。 (2)通过互联网了解 TCP 的特点与原理。 7、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基本教材: 《计算机网络(第 7 版)》 谢希仁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1]王达.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美]特南鲍姆,[美]韦瑟罗尔 著;严伟,潘爱民 译.计算机网络(第 5 版)[M].北京:清华大学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