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收货的原材料价格依照标准价格计算 ●暂估应付账款依据采购订单价格计算 ●订单价格与标准价格的差异转入材料价格差异科目。也就是说材料的实际价格= 标准价格+材料价格差异。 ●材料价格差异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在当期已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之间进 行分配,属于已消耗材料应分配的差异,应从该科目中转到相关科目。另一种是直接转入当 期损益。 收发票过程 (Tyanseedor) (nventory (Unit Price Recei ved (ssue (Balance) sa. Price 上铟存 订收货 g240 枚发票 42000 原材材料目( Ra Material) 暂佔应什款料目〔GR 度科账款料目( Vendor (1)20000 3)22000 2)20000 3)24000(2)24 材料价格差异料目 会计分录〔 Journal Entry) :暂佔应什款 240.00 (2)4000(3)20.00 :材料价格娄异2000 库什账款 2200 ●此步操作对库存材料没有直接影响 ●暂估应付账款科目被冲销 ●依据发票价格记应付账款科目。 ●按照发票价格重新计算材料价格差异。 移动平均法在生产过程中的计价 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开始加工到产成品完成,按照工艺流程和生产步骤,会存 在多种在产品形态,不同的形态的在产品消耗的活劳动和物耗劳动的价值构成了其生产成 本。SAP系统中,生产不同的在产品主要依据生产订单,生产订单通过MRP运行产生,系统 根据标准物料清单,计算出生产该订单的产品所耗的标准材料数量,和标准的工时。当该订 单完成时通过一个“确认功能”( Confirmation),执行该功能后,系统增加库存中的新产 品,减少所耗材料的库存。同时生成物料凭证和会计凭证。从会计凭证看,这也是一个生产 成本计算分配的过程。但此时的新产品的库存价格并不是真正的移动平均价格,需要通过 调整功能”( Settlement),将新产品的价格调整为移动平均价格。该功能不产生物料凭 证,仅产生会计凭证,也就是说仅对库存价格和生产成本计算有影响。一般来说,一个生产 订单依靠一道工序,当每一个订单被完成后,在系统中必须执行这两个功能,而且次序不能 弄错。另外,一定要按生产订单的流程顺序来执行,否则计算的半成品和相应产成品的价格 是错误的,从管理角度讲,影响客户获利能力的正确分析:从财务角度讲,导致产品销售成 本错误,产品边际贡献错误,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等一系列的数据错误。 下面举例说明这些过程:●收货的原材料价格依照标准价格计算。 ●暂估应付账款依据采购订单价格计算。 ●订单价格与标准价格的差异转入材料价格差异科目。也就是说材料的实际价格= 标准价格+材料价格差异。 ●材料价格差异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在当期已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之间进 行分配,属于已消耗材料应分配的差异,应从该科目中转到相关科目。另一种是直接转入当 期损益。 收发票过程 ●此步操作对库存材料没有直接影响。 ●暂估应付账款科目被冲销。 ●依据发票价格记应付账款科目。 ●按照发票价格重新计算材料价格差异。 移动平均法在生产过程中的计价 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开始加工到产成品完成,按照工艺流程和生产步骤,会存 在多种在产品形态,不同的形态的在产品消耗的活劳动和物耗劳动的价值构成了其生产成 本。SAP 系统中,生产不同的在产品主要依据生产订单,生产订单通过 MRP 运行产生,系统 根据标准物料清单,计算出生产该订单的产品所耗的标准材料数量,和标准的工时。当该订 单完成时通过一个“确认功能 ”(Confirmation),执行该功能后,系统增加库存中的新产 品,减少所耗材料的库存。同时生成物料凭证和会计凭证。从会计凭证看,这也是一个生产 成本计算分配的过程。但此时的新产品的库存价格并不是真正的移动平均价格,需要通过 “调整功能”(Settlement),将新产品的价格调整为移动平均价格。该功能不产生物料凭 证,仅产生会计凭证,也就是说仅对库存价格和生产成本计算有影响。一般来说,一个生产 订单依靠一道工序,当每一个订单被完成后,在系统中必须执行这两个功能,而且次序不能 弄错。另外,一定要按生产订单的流程顺序来执行,否则计算的半成品和相应产成品的价格 是错误的,从管理角度讲,影响客户获利能力的正确分析;从财务角度讲,导致产品销售成 本错误,产品边际贡献错误,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等一系列的数据错误。 下面举例说明这些过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