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图2-3正压力 正压力(作用在支承面上)和支持力(作用在物体上),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时产生的 大小取决于相互挤压的程度,方向垂直与接触面指向对方。 小结:1.产生弹性力的条件:接触;形变 2弹性力的方向:恒垂直于接触点的切面。 4.摩擦力( Friction Force) )文字叙述: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且有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 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之间产生一对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 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 2)静摩擦力( Static Friction Force):物体没有相对运动,但有相对 运动的趋势时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静摩擦力。 图2-4摩擦力 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没有移动,存在一个静摩擦力f,且外力 F增大时,静摩擦力∫也增大,存在最大静摩擦力∫m。实验表明,最 大静摩擦力∫mx与正压力成正比,即 数学表示fmx={0N(0≤f≤fm) 其中μo为静摩擦因数( Coefficient Of Static Friction)。它与两接触物图2-3摩擦力与外力 体的材料性质以及接触面的情况有关,而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3)滑动摩擦力( Sliding friction force):物体有相对运动,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数学表示f 其中μ为滑动摩擦系数( Coefficient of Kinetic Force)。它与两接触物体的材料性质、接触表面的情况 温度、干湿度等有关,还与两接触物体的相对速度有关。 般来说,滑动摩擦系数μ比静摩擦系数μ。小 、思考题 下列几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2)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3)静摩擦的大小等于山FN,A为静摩擦因数,FN为物体的正压力。 、受力分析——隔离体法 正确地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受力分析的依据是“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 作用”,且只考虑别的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受力分析的步骤如下: 确定研究对象; 2.分析重力 3.分析接触力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