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效应和地域经济的利益 追求全球战略的企业专注于利用经验曲线获得成本降低和区域经济效应,即在全球范 围内追求低成本战略。采用这种战略的企业的制造、营销和研发活动都集中在少数效率最高 的地区,而不考虑产品和营销战略的本地定制化 追求跨国战略的企业试图发展出一种实现低成本和差异化优势的商业模式。这种战略 力图取得全球化效率并针对当地市场做出快速反应,能够兼顾公司的整体利益和各国的需求 差异,但这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学术界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相关研究 绍一明和蔡启明所编的《企业战略管理》认为企业国际化战略是指从事国际化经营的 企业通过系统地评估自身的经济资源以及经营使命确定一个较长时期内企业的主要任务和 目标,并根据变动的国际环境拟定必要的行动方针,为求得企业在国际环境中长期发展的长 远的总体的谋划。 些传统的国际化理论对企业国际化的动因进行了分析。美国的学者海默( Hymer,1976 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认为母国企业具有的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优势,是企业进行 海外投资的动因。美国学者科斯( Casson,1937提出的内部化理论认为,只要企业能内部组 织交易并且费用低于公开市场交易的成本,企业就应该将交易内部化。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 农( Vernon,1966)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生产地取决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英国经营学家邓宁( Dunning,1975),提出了综合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者 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企业同时具备了这三种优势,那么该企业就具备 了对外直接投资进行跨国经营的充分条件。日本学者小岛清(Ko.ima,1978)提出切合比 较优势理论。该理论的最大特点在于给予人们以启示:并非拥有垄断优势的企业均可以进行 跨国经营。阿总的来说,这些理论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企业国际化的动因以及影响企业国 际化选择的因素。 些最初的关于大型企业国际化的研究来自于瑞士乌普萨拉大学。乌普萨拉( Uppsala) 模型基于大型的北欧制造企业海外市场国际化的的研究。北欧制造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遵循 步一步的方式进攻邻国市场。 乌普萨拉模式有两个基本假设。首先,由于国内市场已经变得无利可图,企业对海外 市场的兴趣不断增大。他们通常通过出口进入新的市场,并且只在几年之后在目标国家建立 制造过程。其次,为了减少不确定性,这些企业倾向于向类似语言和文化的国家开始出口, 从而减少心理距离的程度。阴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 Johanson和whne为代表的北欧学派(1990)使用企业 行为理论研究方法,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论。他们认为,企业国际化的过程是企业渐进地 获得、认识和利用国际市场和经营知识的过程,强调“干中学”的重要性。門一般这个过 程经历不规则出口阶段、通过代理商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从事海外生产和制造四个 阶段 北欧学派用“市场知识”来解释企业国际化的渐进性。市场知识分为可从教育、书本 学到的客观知识和只能通过亲身工作实践来积累的市场知识、经验等。同时,北欧学者用“心 理距离”来解释企业海外市场的先后次序。其中“心理距离”是指防止信息进出市场流动的5 效应和地域经济的利益。 追求全球战略的企业专注于利用经验曲线获得成本降低和区域经济效应,即在全球范 围内追求低成本战略。采用这种战略的企业的制造、营销和研发活动都集中在少数效率最高 的地区,而不考虑产品和营销战略的本地定制化。 追求跨国战略的企业试图发展出一种实现低成本和差异化优势的商业模式。这种战略 力图取得全球化效率并针对当地市场做出快速反应,能够兼顾公司的整体利益和各国的需求 差异,但这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学术界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相关研究 绍一明和蔡启明所编的《企业战略管理》认为企业国际化战略是指从事国际化经营的 企业通过系统地评估自身的经济资源以及经营使命确定一个较长时期内企业的主要任务和 目标,并根据变动的国际环境拟定必要的行动方针,为求得企业在国际环境中长期发展的长 远的总体的谋划。[5] 一些传统的国际化理论对企业国际化的动因进行了分析。美国的学者海默(Hymer,1976) 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认为母国企业具有的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优势,是企业进行 海外投资的动因。美国学者科斯(Casson,1937)提出的内部化理论认为,只要企业能内部组 织交易并且费用低于公开市场交易的成本,企业就应该将交易内部化。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 农(Vernon,1966) 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生产地取决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英国经营学家邓宁(Dunning,1975),提出了综合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者 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企业同时具备了这三种优势,那么该企业就具备 了对外直接投资进行跨国经营的充分条件。日本学者小岛清(Ko.iima,1978) 提出切合比 较优势理论。该理论的最大特点在于给予人们以启示:并非拥有垄断优势的企业均可以进行 跨国经营。[6]总的来说,这些理论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企业国际化的动因以及影响企业国 际化选择的因素。 一些最初的关于大型企业国际化的研究来自于瑞士乌普萨拉大学。乌普萨拉(Uppsala) 模型基于大型的北欧制造企业海外市场国际化的的研究。北欧制造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遵循一 步一步的方式进攻邻国市场。 乌普萨拉模式有两个基本假设。首先,由于国内市场已经变得无利可图,企业对海外 市场的兴趣不断增大。他们通常通过出口进入新的市场,并且只在几年之后在目标国家建立 制造过程。其次,为了减少不确定性,这些企业倾向于向类似语言和文化的国家开始出口, 从而减少心理距离的程度。[7]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来, 以 Johanson 和 Vahine 为代表的北欧学派( 1990) 使用企业 行为理论研究方法, 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论。他们认为,企业国际化的过程是企业渐进地 获得、认识和利用国际市场和经营知识的过程,强调“干中学”的重要性。[9] 一般这个过 程经历不规则出口阶段、通过代理商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从事海外生产和制造四个 阶段。 北欧学派用“市场知识”来解释企业国际化的渐进性。市场知识分为可从教育、书本 学到的客观知识和只能通过亲身工作实践来积累的市场知识、经验等。同时,北欧学者用“心 理距离”来解释企业海外市场的先后次序。其中“心理距离”是指防止信息进出市场流动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