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浙江学刊2007年第1期 专利,或中老年弱势女性是主要受损、受害者。现实生 但也有文献表明,由于社会规范鼓励女性表达情 活中确有一些处于经济、社会地位优势的男子喜新厌 绪,而男性则往往过于压抑也不善于寻求外界支持, 旧,无情抛弃曾为家庭全身心付出、如今已年老色衰的 因此他们的沮丧、寂寞等情绪往往难以排解离婚后 发妻,但绝大多数离婚案并非为陈世美一秦香莲” 的心理适应难度更大(Bloom and Caldw ell,198l;林 模式的再现或新版.即使对于被嫌弃的少数妻子而言, 万亿和吴季芳,1993).有学者则认为,由于女性在家 脱离受折磨、伤害的猫楚家庭逆境未尝不是一件幸 庭中受压迫,一旦摆脱了不幸婚姻。反而会得到更多的 事,更何况多数为急于逃离婚姻围城寻求新生活的女 满足和快乐(Wattereng and Reinhardt 1979);不少离 性。 婚母亲证实离婚赋予她们机会去获得新的能力,她们 从离婚的主要原因看,由于异性关系引发夫妻危 有更多的自由.接受了更多的教育,发展了新技能或 机的比重在不同地区大约在10-30%上下(张贤钰, 1986曹胜华1988:邓壬富,198&金维甲等1992:徐 提高了管理能力(参见怀特黑德1998)。有研究表明, 安琪1994:田岚等2001).①我们对10地区离婚原因 社会支持会降低单亲女性的心理困扰(Gerstel,198& 以及结果的调查也表明,因婚外异性关系导致夫妻关 王孝仙。1992)。我们的前期研究显示,从纵向比较看, 系破裂的约占二成。 单亲女性的物质生活水平比离婚前有所下降的多于有 此外,不少“婚外恋”事件在夫妇离婚时并无确凿 所上升,身体和心情好于离婚前的比重更高些且两性 证据,而且不忠的一方未必都是男子。有研究表明,女 无显著差异:从目前的横向比较看,无论是就业、收入、 性有婚外恋/婚外性伴侣的在离婚案或一般夫妻中均 住房等客观变项,还是对各个侧面和总体生活质量以 约占三分之一左右(张贤钰.1986:田岚等2001:潘绥 及幸福感等主观指标,都未证实离异单亲女性的生活 铭,2003).10地区诉讼离婚案的最新统计资料也显 状态显著逊于男性(徐安琪.2003)。全国妇联和国家 示,因丈夫性出轨导致离婚的约在14%,妻子有不忠举 统计局联合进行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资 止的为7%,其中在上海等个别地区的离婚诉讼中,女 料②的相关分析也表明,离婚女性自我认同的生活状 性有外遇致使双方分手的比重更高些,总之,并无经 态的各项指标都未显示比离异男性差的趋向,其中有 验数据证实婚姻解体的主要导因是资源优势丈夫的不 孤独感负面感受的少于男子(见表2), 忠或中老年弱势妻子的被遗弃。 表2不同婚姻状况男女的生活质量(平均分值) (二)单亲女性的生活状态未必逊于男性 不少研究相继证实女性在成为单亲后经济状况变 已婚(N=18033) 离婚(N=332) 坏或陷入贫困线以下的概率明显高于男性(参见Demo 男 女 F检验 男 女 F检验 etal,2004),有学者将女户主单亲家庭经济条件的 身体健康状况 3.62 3.47225.4*m3.373.360.04 恶化.归因于社会经济结构对女性的歧视。女性较少 物质生活满意度 2.91 2.9729.4m 2.582.671.06 有就业训练的机会,多集中于低职位、低薪金、不稳定 文化精神生活满意度 2.81 2.81 0.0 2.512.662.75 的职业致使其在满足家庭需求和子女教养负担上倍 最近一个月有无失眠症状2.55 2.41196.82.37 2.32 0.43 感艰A rendell1986):有的指出由于女性单亲家长 身心疲惫 2.42 2.31143.8m2.28 2.16 2.45 在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加上她们更多地将婚烟视作 躁易怒 2.56 2.42268.8m2.36 2.280.92 生活的重心,因此在婚姻失败后的心理困扰更多且持 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2.77 2.7089.7= 2.552.550.00 续时间更久(Wood and Whelan,l98 9:Kurdek, 感到很孤独 2.82 2.7839.5m2.23 2.394.07 1990)。单亲女性除了更多地忍受他人的疑虑或排斥 觉得自己没有用 2.78 2.73447 2.51 2.58 0.86 外,还需防备异性的觊觎她们受到性骚扰、性侵犯的 活若没有意思 2.892.84764m2.632.630.01 概率显著高于男性(林万亿和吴季芳,1993),此外,男 注:平均分值高表明被访对生活质量的正面感受和评价·< 性再婚率高于女性也为一些研究所证实(South, 0.06"P0.01,mP0.001. 1991). 离异女性所自述的目前生活状况不比离异男子 ①报载的所谓“香港8成夫妻有婚外情(人民网香港、中华网2001年7月21日,《南方都市报》、四川新闻网.网易7月22 日.《武汉晚报》7月23日):“100%的离婚家庭都存在第三者插足问题(《南方都市报》2001年6月25日,人民网9月27日)、“婚 外恋在离婚原因中占80%”(中新四川网2004年8月13日)等数据.大多来自定性判断,或非随机抽样的或小样本的特殊群体(如 咨询、投诉的女性群体样本), ②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提供本研究分析的资料.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1994-2016 China Academie Journal Electronibl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专利, 或中老年弱势女性是主要受损、受害者。 现实生 活中确有一些处于经济、社会地位优势的男子喜新厌 旧, 无情抛弃曾为家庭全身心付出、如今已年老色衰的 发妻, 但绝大多数离婚案并非为“ 陈世美———秦香莲” 模式的再现或新版, 即使对于被嫌弃的少数妻子而言, 脱离受折磨、伤害的痛楚家庭逆境, 未尝不是一件幸 事, 更何况多数为急于逃离婚姻围城寻求新生活的女 性。 从离婚的主要原因看, 由于异性关系引发夫妻危 机的比重在不同地区大约在 10 - 30 %上下(张贤钰, 1986;曹胜华, 1988 ;邓壬富, 1988;金维甲等, 1992 ;徐 安琪, 1994 ;田岚等, 2001)。① 我们对 10 地区离婚原因 以及结果的调查也表明, 因婚外异性关系导致夫妻关 系破裂的约占二成。 此外, 不少“ 婚外恋” 事件在夫妇离婚时并无确凿 证据, 而且不忠的一方未必都是男子。 有研究表明, 女 性有婚外恋/婚外性伴侣的在离婚案或一般夫妻中均 约占三分之一左右(张贤钰, 1986 ;田岚等, 2001 ;潘绥 铭, 2003)。 10 地区诉讼离婚案的最新统计资料也显 示, 因丈夫性出轨导致离婚的约在 14 %, 妻子有不忠举 止的为 7%。 其中在上海等个别地区的离婚诉讼中, 女 性有外遇致使双方分手的比重更高些。 总之, 并无经 验数据证实婚姻解体的主要导因是资源优势丈夫的不 忠或中老年弱势妻子的被遗弃。 (二)单亲女性的生活状态未必逊于男性 不少研究相继证实女性在成为单亲后经济状况变 坏或陷入贫困线以下的概率明显高于男性(参见 Demo e t al. , 2004)。 有学者将女户主单亲家庭经济条件的 恶化, 归因于社会经济结构对女性的歧视。 女性较少 有就业训练的机会, 多集中于低职位、低薪金、不稳定 的职业, 致使其在满足家庭需求和子女教养负担上倍 感艰辛(Arendell, 1986);有的指出由于女性单亲家长 在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 加上她们更多地将婚姻视作 生活的重心, 因此在婚姻失败后的心理困扰更多且持 续时 间 更 久(Woo d and Whelan , 1989;Kur dek , 1990)。 单亲女性除了更多地忍受他人的疑虑或排斥 外, 还需防备异性的觊觎, 她们受到性骚扰、性侵犯的 概率显著高于男性(林万亿和吴季芳, 1993)。 此外, 男 性再婚率 高于 女性 也 为一 些研 究所 证 实(South , 1991)。 但也有文献表明, 由于社会规范鼓励女性表达情 绪, 而男性则往往过于压抑, 也不善于寻求外界支持, 因此, 他们的沮丧、寂寞等情绪往往难以排解, 离婚后 的心理适应难度更大(Blo om and Caldw ell , 1981 ;林 万亿和吴季芳, 1993)。 有学者则认为, 由于女性在家 庭中受压迫, 一旦摆脱了不幸婚姻, 反而会得到更多的 满足和快乐(Wattereng and Reinha rdt, 1979);不少离 婚母亲证实离婚赋予她们机会去获得新的能力, 她们 有更多的自由, 接受了更多的教育, 发展了新技能, 或 提高了管理能力(参见怀特黑德, 1998)。 有研究表明, 社会支持会降低单亲女性的心理困扰(Gerstel , 1988; 王孝仙, 1992)。我们的前期研究显示, 从纵向比较看, 单亲女性的物质生活水平比离婚前有所下降的多于有 所上升, 身体和心情好于离婚前的比重更高些, 且两性 无显著差异;从目前的横向比较看, 无论是就业、收入、 住房等客观变项, 还是对各个侧面和总体生活质量以 及幸福感等主观指标, 都未证实离异单亲女性的生活 状态显著逊于男性(徐安琪, 2003)。 全国妇联和国家 统计局联合进行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资 料②的相关分析也表明, 离婚女性自我认同的生活状 态的各项指标都未显示比离异男性差的趋向, 其中有 孤独感负面感受的少于男子(见表 2)。 表 2 不同婚姻状况男女的生活质量(平均分值) 已婚(N =18033) 离婚(N =332) 男 女 F 检验 男 女 F 检验 身体健康状况 3. 62 3. 47 225. 4*** 3. 37 3. 36 0. 04 物质生活满意度 2. 91 2. 97 29. 4*** 2. 58 2. 67 1. 06 文化精神生活满意度 2. 81 2. 81 0. 0 2. 51 2. 66 2. 75 最近一个月有无失眠症状 2. 55 2. 41 196. 8*** 2. 37 2. 32 0. 43 身心疲惫 2. 42 2. 31 143. 8*** 2. 28 2. 16 2. 45 烦躁易怒 2. 56 2. 42 268. 8*** 2. 36 2. 28 0. 92 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2. 77 2. 70 89. 7*** 2. 55 2. 55 0. 00 感到很孤独 2. 82 2. 78 39. 5*** 2. 23 2. 39 4. 07* 觉得自己没有用 2. 78 2. 73 44. 7*** 2. 51 2. 58 0. 86 活着没有意思 2. 89 2. 84 76. 4*** 2. 63 2. 63 0. 01 注:平均分值高表明被访对生活质量的正面感受和评价;*P < 0. 05, **P<0. 01 , ***P<0. 001。 离异女性所自述的目前生活状况不比离异男子 — 200 — 浙江学刊 2007 年第 1 期 ① ② 报载的所谓 “香港8 成夫妻有婚外情”(人民网香港、中华网 2001年 7 月 21 日,《南方都市报》、四川新闻网、网易 7 月 22 日,《武汉晚报》7 月 23 日) ;“ 100%的离婚家庭都存在第三者插足问题”(《南方都市报》2001 年 6 月 25 日, 人民网 9月 27 日)、“婚 外恋在离婚原因中占 80%”(中新四川网 2004 年 8 月 13 日)等数据, 大多来自定性判断, 或非随机抽样的或小样本的特殊群体(如 咨询、投诉的女性群体样本)。 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提供本研究分析的资料, 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