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接触角:在气、液和固三相交点处,液-固界面切线与气-液界面切线之间的 夹角称为接触角或润湿角,以θ表示。由于平衡时,三相交界处点所受的各种 界面张力之和为零,故有如下关系 或者表示成如下形式:(空两秒) 1805年杨首先提出以上两公式,故称其为杨方程。其适用条件为:O≥0 一定温度与压力下,接触角与润湿程度有如下关系: (1)若液-固界面张力大于气-固表面张力,则cosO<0,6>90°。此时不润 湿。当θ=180时,则为完全不润湿 (2)若液-固界面张力小于气-固表面张力,cosb>0,θ<90°。此种情况称 为润湿。当θ=0时,则为完全润湿,即发生铺展。 8.3.3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是指具有细微缝隙的固体与液体接触时,液体沿缝隙上升或下降的 现象。例如:将一玻璃毛细管 插入水中,管内液面升得比管 外液面高,如下图(a)所示; 而将一玻璃毛细管插入汞中, 管内液面降得比管外液面低 (a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 (b液体在毛细管中下降 如下图(b)所示 产生毛细现象的原因是毛细管内的弯曲液面存在附加压力4p将毛细管插 入液体中,若液体能润湿毛细管,即θ<90°,管内液面呈凹形。由于凹液面的 附加压力△p<0,使管内液面所受的压力小于管外平液面所受的压力,因此管 外的液体将自动流入管内,导致管内液柱上升,直到上升的液柱,高度为h,所 产生的静压力ph等于附加压力4p时,系统达到平衡态。即: gh 4 式中,p为液体的体积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由右图可知,润湿角0与毛细管半径r及 弯曲液面的曲率半径R间的关系为: /R= cos 0 R11 接触角:在气、液和固三相交点处,液-固界面切线与气-液界面切线之间的 夹角称为接触角或润湿角,以 θ 表示。由于平衡时,三相交界处点所受的各种 界面张力之和为零,故有如下关系: 或者表示成如下形式:(空两秒) 1805 年杨首先提出以上两公式,故称其为杨方程。其适用条件为:   0 一定温度与压力下,接触角与润湿程度有如下关系: (1) 若液-固界面张力大于气-固表面张力,则 cos 0   ,  90 。此时不润 湿。当  = 180 时,则为完全不润湿。 (2) 若液-固界面张力小于气-固表面张力, cos 0   ,  90 。此种情况称 为润湿。当  = 0 时,则为完全润湿,即发生铺展。 8.3.3 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是指具有细微缝隙的固体与液体接触时,液体沿缝隙上升或下降的 现象。例如:将一玻璃毛细管 插入水中,管内液面升得比管 外液面高,如下图(a)所示; 而将一玻璃毛细管插入汞中, 管内液面降得比管外液面低, 如下图(b)所示. 产生毛细现象的原因是毛细管内的弯曲液面存在附加压力 Δp。将毛细管插 入液体中,若液体能润湿毛细管,即 θ< 90º,管内液面呈凹形。由于凹液面的 附加压力 Δp < 0,使管内液面所受的压力小于管外平液面所受的压力,因此管 外的液体将自动流入管内,导致管内液柱上升,直到上升的液柱,高度为 h,所 产生的静压力 ρgh 等于附加压力 Δp 时,系统达到平衡态。即: ρgh = Δp 式中, ρ 为液体的体积质量, g 为重力加速度 由右图可知,润湿角 θ 与毛细管半径 r 及 弯曲液面的曲率半径 R 间的关系为: r/R = cosθ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