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B CC.D 移位 a) b) 图15用移位法测量L a)余格为偶数:b)余格为奇数 在断裂试样的长段上从断裂处O取基本等于短段格数,得B点(OB近似等于OA)。 接者取等于长段所余格数(偶数,图15a)的一半得C点,或取所余格数(奇数,图15b) 分别减1与加1的一半得C和C,点,移位后的L,分别为AO4OB+2BC和AO+OB+BC+BC, 2)屈服点伸长率A、最大试力下的总伸长率A和最大试验力下的非比例伸长率A 的测定 这三个指标只能用图解法测定。用自动记录装置绘制力-伸长曲线图时,选择适当的力轴 和伸长轴放大比例,所使用的变形传感器标距L应尽可能等于试样原始标距。在图14所示 的曲线上,自屈服阶段结束点G作弹性直线段平行线G正,交伸长轴于F点。测量OF之长, 即可按下式计算出屈服点伸长率: n.*100% (n:伸长轴放大率) 在图14b中,自曲线最大力点K分别作力轴和弹性直线段的平行线和K/,交伸长 轴于1和J点,测量O和O之长, 即可按下式分别算出最大试验力下的总伸长率A和非 比例伸长率A。 n证x100% 4=0 x100% (n:伸长轴放大率) (仔)断面收缩率的测定:Z也是在试样断裂后测定的。只要测出颈缩处最小横截面积 S,则可按下式算出Z值: Z=0-Sx100% So S的确定方法:将试样断裂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对于圆 形横截面试样,在缩颈最小处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测量其直径,用两者的算术平均值计算 出S (五)蛤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S平:和求形变强化模数D,应变硬化指数的方法 真实伸长率和真实断面收缩率山,通常称为真实变形。 真实伸长率 真实断面收缩率 g坠加会 。4 ²4² a) b) 图 1-5 用移位法测量 Lμ a) 余格为偶数;b) 余格为奇数 在断裂试样的长段上从断裂处 O 取基本等于短段格数,得 B 点(OB 近似等于 OA)。 接着取等于长段所余格数(偶数,图 1-5a)的一半得 C 点,或取所余格数(奇数,图 1-5b) 分别减 1 与加 1 的一半得 C 和 C1点。移位后的 Lμ分别为 AO+OB+2BC 和 AO+OB+BC+BC1。 (2) 屈服点伸长率 Ae、最大试验力下的总伸长率 Agt 和最大试验力下的非比例伸长率 Ag 的测定: 这三个指标只能用图解法测定。用自动记录装置绘制力-伸长曲线图时,选择适当的力轴 和伸长轴放大比例,所使用的变形传感器标距 Le 应尽可能等于试样原始标距。在图 1-4a 所示 的曲线上,自屈服阶段结束点 G 作弹性直线段平行线 GF ,交伸长轴于 F 点。测量 OF 之长, 即可按下式计算出屈服点伸长率: e 100 e OF A % nL   (n:伸长轴放大率) 在图 1-4b 中,自曲线最大力点 K 分别作力轴和弹性直线段的平行线 KI 和 KJ ,交伸长 轴于 I 和 J 点,测量 OI 和 OJ 之长,即可按下式分别算出最大试验力下的总伸长率 Agt 和非 比例伸长率 Ag。 gt 100 e OI A % nL   g 100 e OJ A % nL   (n:伸长轴放大率) (3) 断面收缩率 Z 的测定:Z 也是在试样断裂后测定的。只要测出颈缩处最小横截面积 Sμ,则可按下式算出 Z 值: 0 0 100 S Sμ % S     Sμ 的确定方法:将试样断裂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对于圆 形横截面试样,在缩颈最小处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测量其直径,用两者的算术平均值计算 出 Sμ。 (五) 绘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S-ψe和求形变强化模数 D,应变硬化指数 n 的方法 真实伸长率 e 和真实断面收缩率ψ e通常称为真实变形。 真实伸长率 0 0    l l de l e ln l l 真实断面收缩率 0 0 A A e dA A ψ ln A A  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