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洛美沙星(lomef1 oxacin) 抗菌谱广,体外抗菌作用与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相似,但比环丙沙星弱;体内抗菌活性比诺氟沙星与氧氟沙星强,但不及氟罗 沙星。本品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为85%,血药浓度高而持久,半衰期约7小时,体内分布广,药物经肾排泄。 氟罗沙星(fleroxacin)又名多氟沙星 抗菌谱广,体外抗菌活性略逊于环丙沙星,但其体内抗菌活性强于现有各喹诺酮药。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达99%。口服同剂量 (400mg)的血药浓度比环丙沙星高2~3倍,半衰期为9小时。体内分布广,药物经肾排泄,约为给药量50%~60%。 表42-2几种常用氟唯诺酮类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药物 单次口服剂量(mg) Cmax(mgL)h2kelh)绝对生物利用度(%) VdL)总清除率Lh) 原药尿中排泄率(%) 粪便排泄率 诺氣沙星400 1.58 3w4 35-45 >10051.6 25-30 28 培氯沙星 400 3.80 7.5-11 90-100 139 8.94 11 依诺沙星 400 3.70 3.3-5.8 80-89 175 21.0 9 18 氧氟沙星 400 5.60 5.0-7.0 85-95 120 12.84 70-80 4 环丙沙星500 2.56 3.34.9 38-60 30739.12 29-44 15 三、应用注意事项 1对幼年动物可引起软骨组织损害,故不宜用于妊娠期妇女和骨骼系统未发育完全的小儿。药物可分泌于乳汁,乳妇应用时应停止哺乳。 2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不宜用于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史者,尤其是有癫痫病史的患者。 3.可抑制茶碱类、咖啡因和口服抗凝血药在肝中代谢,使上述药物浓度升高引起不良反应。产生上述相互作用最显著者为依诺沙星、其次 为环丙沙星与培氟沙星,氧氟沙星无明显影响。因此应避免与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合用,如有指征合用时,应对有关药物进行必要的监测。 4.制酸药的同时应用,可形成络合物而减少其自肠道吸收,宜避免合用。 5肾功能减退者应用主要经肾排的药物如氧氟沙星和依诺沙星应减量。 第二节磺胺类药 磺胺类药是三十年代发现的能有效防治全身性细菌性感染的第一类化疗药物。在临床上现已大部被抗生素及喹诺酮类药取代,但由于磺胺 药有对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流脑、鼠疫)、具有疗效良好,使用方便、性质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故在抗感染的药物中仍占一定地位。磺胺 类药与磺胺增效剂甲氧苄啶合用,使疗效明显增强,抗菌范围增大。 H 氨苯谢按 【结构和分类】磺胺类药是人工合成的氨苯磺胺衍生物。氨苯磺胺分子中的磺酰胺基上一个氢原子(R1)被杂环取代可得到口服易吸收的 用于全身性感染的磺胺药如磺胺嘧啶,磺胺异噁唑,磺胺甲噁唑等。如将氨苯碘胺分子中的对位氨基上一个氢原子(R2)取代则可得到口服难吸 收的,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如柳氨磺胺吡啶等等。此外,还有外用磺胺药如磺胺嘧啶银等。 【药理学特点】①抗菌谱广,对金萄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志贺菌属,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产气杆菌及变形杆菌等有良好抗 菌活性,此外对少数真菌,衣原体、原虫(疟原虫和弓形体也有效);②细菌对各种磺胺药间有交叉耐药性:③磺胺药中有可供局部应用,肠 道不易吸收及口服易吸收者,后者吸收完全血药浓度高,组织分布广;④磺胺嘧啶(SD)、磺胺甲噁唑(SMZ)脑膜通透性好,脑脊液内药物浓度 高;⑤主要经肝代谢灭活,形成乙酰化物后溶解度低,易引起血尿,结晶尿及肾脏损害;⑥不良反应较多,常见有恶心、呕吐、皮疹、发热、 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肝脏损害、肾损害等。 【作用机制】磺胺药是抑菌药,它通过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人和哺乳动物细胞不同,对磺胺药敏感的细菌不能 直接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叶酸,只能利用对氨苯甲酸(PABA)和二氢蝶啶,在细菌体内经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合成二氢叶酸,再经二氢叶酸还 原酶的作用形成四氢叶酸。四氢叶酸的活化型是一碳单位的传递体,在嘌呤和嘧啶核苷酸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传递作用。磺胺药的结构和 PABA相似,因而可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障碍二氢叶酸的合成,从而影响核酸的生成,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各种磺胺药特点】 1.用于全身性感染的磺胺药口服易吸收的磺胺药,可用于治疗全身感染,根据血浆12长短将药物分为三类:短效类(<10小时)、中效 类(10~24小时)和长效类(>24小时)。短效和中效磺胺药抗菌力强,血中或其他体液中浓度高,临床最为常用:长效磺胺药抗菌力弱,血药浓 度低,且过敏反应多见,许多国家已淘汰不用。 磺胺异愿唑(sulfafurazole,ulfisoxazole,$1Z)又名菌得清 是短效磺胺药,血浆t12为5~7小时,乙酰化率较低。尿中浓度最高,可达1000~2000mgL,适于治疗尿路感染。在尿中不易析出结晶。 每日需服药4次,消化道反应多见。 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b) 中效磺胺药,口服易吸收,给药后3~4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t12为10~13小时。抗菌力强,血浆蛋白结合率最低约25%,易透过 血脑屏障,脑脊液浓度可达血浆浓度的40%~80%。是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物,也适用于治疗尿路感染。但在尿中易析出结晶,需 注意对肾的损害。 磺胺甲竖唑(sul famethoxazole,sinomin,SMz)又名新诺明洛美沙星(lomefloxacin) 抗菌谱广,体外抗菌作用与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相似,但比环丙沙星弱;体内抗菌活性比诺氟沙星与氧氟沙星强,但不及氟罗 沙星。本品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为85%,血药浓度高而持久,半衰期约7小时,体内分布广,药物经肾排泄。 氟罗沙星(fleroxacin)又名多氟沙星 抗菌谱广,体外抗菌活性略逊于环丙沙星,但其体内抗菌活性强于现有各喹诺酮药。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达99%。口服同剂量 (400mg)的血药浓度比环丙沙星高2~3倍,半衰期为9小时。体内分布广,药物经肾排泄,约为给药量50%~60%。 表42-2 几种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药物 单次口服剂量(mg) Cmax(mg/L) t1/2kel(h) 绝对生物利用度(%) Vd(L) 总清除率(L/h) 原药尿中排泄率(%) 粪便排泄率 诺氟沙星 400 1.58 3~4 35~45 >100 51.6 25~30 28 培氟沙星 400 3.80 7.5~11 90~100 139 8.94 11 依诺沙星 400 3.70 3.3~5.8 80~89 175 21.0 52 18 氧氟沙星 400 5.60 5.0~7.0 85~95 120 12.84 70~80 4 环丙沙星 500 2.56 3.3~4.9 38~60 307 39.12 29~44 15 三、应用注意事项 1.对幼年动物可引起软骨组织损害,故不宜用于妊娠期妇女和骨骼系统未发育完全的小儿。药物可分泌于乳汁,乳妇应用时应停止哺乳。 2.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不宜用于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史者,尤其是有癫痫病史的患者。 3.可抑制茶碱类、咖啡因和口服抗凝血药在肝中代谢,使上述药物浓度升高引起不良反应。产生上述相互作用最显著者为依诺沙星、其次 为环丙沙星与培氟沙星,氧氟沙星无明显影响。因此应避免与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合用,如有指征合用时,应对有关药物进行必要的监测。 4. 制酸药的同时应用,可形成络合物而减少其自肠道吸收,宜避免合用。 5.肾功能减退者应用主要经肾排的药物如氧氟沙星和依诺沙星应减量。 第二节 磺胺类药 磺胺类药是三十年代发现的能有效防治全身性细菌性感染的第一类化疗药物。在临床上现已大部被抗生素及喹诺酮类药取代,但由于磺胺 药有对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流脑、鼠疫)、具有疗效良好,使用方便、性质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故在抗感染的药物中仍占一定地位。磺胺 类药与磺胺增效剂甲氧苄啶合用,使疗效明显增强,抗菌范围增大。 【结构和分类】 磺胺类药是人工合成的氨苯磺胺衍生物。氨苯磺胺分子中的磺酰胺基上一个氢原子(R1)被杂环取代可得到口服易吸收的, 用于全身性感染的磺胺药如磺胺嘧啶,磺胺异噁唑,磺胺甲噁唑等。如将氨苯碘胺分子中的对位氨基上一个氢原子(R2)取代则可得到口服难吸 收的,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如柳氮磺胺吡啶等等。此外,还有外用磺胺药如磺胺嘧啶银等。 【药理学特点】 ①抗菌谱广,对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志贺菌属,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产气杆菌及变形杆菌等有良好抗 菌活性,此外对少数真菌,衣原体、原虫(疟原虫和弓形体也有效);②细菌对各种磺胺药间有交叉耐药性;③磺胺药中有可供局部应用,肠 道不易吸收及口服易吸收者,后者吸收完全血药浓度高,组织分布广;④磺胺嘧啶(SD)、磺胺甲噁唑(SMZ)脑膜通透性好,脑脊液内药物浓度 高;⑤主要经肝代谢灭活,形成乙酰化物后溶解度低,易引起血尿,结晶尿及肾脏损害;⑥不良反应较多,常见有恶心、呕吐、皮疹、发热、 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肝脏损害、肾损害等。 【作用机制】 磺胺药是抑菌药,它通过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人和哺乳动物细胞不同,对磺胺药敏感的细菌不能 直接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叶酸,只能利用对氨苯甲酸(PABA)和二氢蝶啶,在细菌体内经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合成二氢叶酸,再经二氢叶酸还 原酶的作用形成四氢叶酸。四氢叶酸的活化型是一碳单位的传递体,在嘌呤和嘧啶核苷酸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传递作用。磺胺药的结构和 PABA相似,因而可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障碍二氢叶酸的合成,从而影响核酸的生成,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各种磺胺药特点】 1.用于全身性感染的磺胺药 口服易吸收的磺胺药,可用于治疗全身感染,根据血浆t1/2长短将药物分为三类:短效类(<10小时)、中效 类(10~24小时)和长效类(>24小时)。短效和中效磺胺药抗菌力强,血中或其他体液中浓度高,临床最为常用;长效磺胺药抗菌力弱,血药浓 度低,且过敏反应多见,许多国家已淘汰不用。 磺胺异噁唑(sulfafurazole,sulfisoxazole,SIZ)又名菌得清 是短效磺胺药,血浆t1/2为5~7小时,乙酰化率较低。尿中浓度最高,可达1000~2000mg/L,适于治疗尿路感染。在尿中不易析出结晶。 每日需服药4次,消化道反应多见。 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 中效磺胺药,口服易吸收,给药后3~4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t1/2为10~13小时。抗菌力强,血浆蛋白结合率最低约25%,易透过 血脑屏障,脑脊液浓度可达血浆浓度的40%~80%。是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物,也适用于治疗尿路感染。但在尿中易析出结晶,需 注意对肾的损害。 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inomin,SMZ)又名新诺明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