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表1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1.3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 1.师德规范 课程目标3 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四有好教 师”。 3.1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理解以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实验为基础,理论核心课程为主线的物 课程目标1 3.学科素养 理学知识结构体系。 课程目标2 3.3了解物理学发展前沿动态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具有 将相关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应用的意识。 4.2掌握中学物理教材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结合物理学科知 识,能利用“互联网+”的多种教育信息技术科学地设计课程 4.教学能力 课程目标3 教学方案,有效实施教学计划,并能运用多种手段开展教学 评价。 三、课程教学方法 1.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3.适当安排一定的自学内容,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4.采用线上、线下两种答疑方式,增多与学生的交流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预备知识矢量分析与场论初步(8学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矢量概念以及矢量微分运算,掌握理解标量函数与矢量函 数的概念,了解一般正交坐标系的互换表达式。在推导中通过结合科学家的案例,使学生明 确科学工作的严谨性。 2.教学要求 (1)了解矢量场的基本概念。表 1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1.师德规范 1.3 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 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四有好教 师”。 课程目标 3 3.学科素养 3.1 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理解以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实验为基础,理论核心课程为主线的物 理学知识结构体系。 3.3 了解物理学发展前沿动态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具有 将相关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应用的意识。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4.教学能力 4.2 掌握中学物理教材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结合物理学科知 识,能利用“互联网+”的多种教育信息技术科学地设计课程 教学方案,有效实施教学计划,并能运用多种手段开展教学 评价。 课程目标 3 三、课程教学方法 1.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3.适当安排一定的自学内容,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4.采用线上、线下两种答疑方式,增多与学生的交流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预备知识 矢量分析与场论初步(8 学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矢量概念以及矢量微分运算,掌握理解标量函数与矢量函 数的概念,了解一般正交坐标系的互换表达式。在推导中通过结合科学家的案例,使学生明 确科学工作的严谨性。 2.教学要求 (1)了解矢量场的基本概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