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问卷调查部分 我们设计了两份针对07级贫困生的调查问卷,其中一份是涉及到学业成绩,另一份主 要是关于“双助计划”的调查。前者的有效问卷仅回收24份,后者则有125份,(这样的对 比似乎也说明着什么) 关于学业生活问卷,在谈到学业成绩的问题时一部分学生感到了难堪并且拒绝完成问 卷,(尽管问卷设计完全是匿名的)。提交了问卷的同学中有近四成的绩点都在3.0以下,而 绩点高于3.70的一个同学都没有,同时还有五分之一的同学填写了“保密”。所有的学生 都对复旦大学的补助措施感到非常满意:;近七成学生感到在上海生活受到了巨大的金钱压力 和诱惑;超过一半的同学表示会因为周围同学的影响而购买昂贵的商品 我们参阅了一份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资料,有60%的贫困生因贫困而感到羞 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 生善意的同情:42.2%的贫困生不愿在因特网或其他媒体上公开求助,不愿意积极主动地 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近20%的贫困 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这份调查资料里还提到,相对于城市 学生而言,农村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为他们承受的变化更多。这些变化来自四个方 面:环境不适应,农村和城市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农村学生对很多现代化的东西,譬 如手机、电脑甚至饭卡,都不会用;学习不适应,农村教育多是死读书”,而大学强调素质 教育,一些贫困生在学习方法上一时难以转变;文化不适应,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 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心理不适应,很多贫困大学生有不 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他们表面上显得自强,甚至很自 负,但事实上内心脆弱而自卑 显然,贫困大学生在学业和生活上或多或少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而这些问题似乎并没 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关于双助计划问卷,鉴于非贫困生对此知之甚少,我们的问卷仍然是仅发放给参与了此 计划的贫困大学生的。这一次我们回收到了有效问卷125份。 报告显示:超过百分之十的同学觉得工资太低或者工作内容过于枯燥,一半同学认为双 助计划要求的工作有一定意义,三分之一同学认为可以从中有所收获。超过八成同学表示他 们的任务就是保证工作时间一定会在岗位上,而只有13%的同学表示他们会“积极认真” 地出现在工作岗位上。625%的学生表示工资可以接受,12.5%的学生表示他们得到的工资问卷调查部分: 我们设计了两份针对 07 级贫困生的调查问卷,其中一份是涉及到学业成绩,另一份主 要是关于“双助计划”的调查。前者的有效问卷仅回收 24 份,后者则有 125 份,(这样的对 比似乎也说明着什么)。 关于学业生活问卷,在谈到学业成绩的问题时一部分学生感到了难堪并且拒绝完成问 卷,(尽管问卷设计完全是匿名的)。提交了问卷的同学中有近四成的绩点都在 3.0 以下,而 绩点高于 3.70 的一个同学都没有,同时还有五分之一的同学填写了“保密”。 所有的学生 都对复旦大学的补助措施感到非常满意;近七成学生感到在上海生活受到了巨大的金钱压力 和诱惑;超过一半的同学表示会因为周围同学的影响而购买昂贵的商品。 我们参阅了一份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资料,有60%的贫困生因贫困而感到羞 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 生善意的同情;42.2%的贫困生不愿在因特网或其他媒体上公开求助,不愿意积极主动地 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近20%的贫困 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这份调查资料里还提到,相对于城市 学生而言,农村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为他们承受的变化更多。这些变化来自四个方 面:环境不适应,农村和城市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农村学生对很多现代化的东西,譬 如手机、电脑甚至饭卡,都不会用;学习不适应,农村教育多是“死读书”,而大学强调素质 教育,一些贫困生在学习方法上一时难以转变;文化不适应,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 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心理不适应,很多贫困大学生有不 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他们表面上显得自强,甚至很自 负,但事实上内心脆弱而自卑。 显然,贫困大学生在学业和生活上或多或少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而这些问题似乎并没 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关于双助计划问卷,鉴于非贫困生对此知之甚少,我们的问卷仍然是仅发放给参与了此 计划的贫困大学生的。这一次我们回收到了有效问卷 125 份。 报告显示:超过百分之十的同学觉得工资太低或者工作内容过于枯燥,一半同学认为双 助计划要求的工作有一定意义,三分之一同学认为可以从中有所收获。超过八成同学表示他 们的任务就是保证工作时间一定会在岗位上,而只有 13%的同学表示他们会“积极认真” 地出现在工作岗位上。62.5%的学生表示工资可以接受,12.5%的学生表示他们得到的工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