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刘志霄等:中国翼手日动物区系分类与分布研究进展、趋势与前景 (2009)在国家基础研究项目经费的支持下与加拿DNA分析技术对分布于我国的32个菊头蝠科和蹄 大和墨西哥的蝙蝠研究专家合作,共同发表了隶属蝠科的物种进行比较硏究,发现小蹄蝠(或果树蹄 于非洲-古北区线系(Afo- Palearctic lineage)的楔蝠)( Hipposideros pomona)、无尾蹄蝠( Coelops 鞍菊头蝠(R. xinan- hongguoensis),该新种在我国∫ rishi)和三叶小蹄蝠( fselliscus stolid= kanas)这3 西南地区的发现表明菊头蝠属的生物地理历史面个物种的种内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差异高达 貌比我们之前所认识的要复杂得多。昆明动物所的5%以上,这预示着它们可能存在隐性多样性 Feng et a(2008)在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支持和帮助( cryptic diversity),另一方面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 下也发表了新种倭扁颅蝠( lonycteris pygmaeus)。的两个物种,如大耳菊头蝠种组(R. macrons group) 此外,东北师范大学的冯江教授在国家自然科物种之间的序列差异却很低(0.79%1.06%)。 学基金的资助下与获得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资助 更值得注意的是,从发表在国内期刊上的论文 的俄罗斯科学院的蝙蝠研究专家合作,对采自我国来看,即使是省级新记录的报道也已不再是内容单 云南省4个洞穴中的高颅鼠耳蝠( Myotis siligo-一的形态学描述,也多涉及到形态学数据的多变量 ensIs)进行硏究,主要基于阴茎骨的形态特征和颅比较分析,以及染色体组型、阴茎骨的特征或超声 骨量度的主成分分析鉴别了一个新种,即栗色鼠耳波频率特征等综合性的内容。 蝠( M badius)( Tiunoy et al,2011)。 2.5标本采集过程中物种保护意识明显增强 综观近年来的研究文献,许多省区都有了专门 鉴于翼手目动物特殊的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 的翼手目动物研究组和学术带头人,国内同行之间民众往往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甚至因产生 的合作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我国翼手目动物的硏误解而驱逐或捕杀蝙蝠,破坏蝙蝠资源。 究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21世纪以来,我国的蝙蝠研究学者一方面加强 2.4研究内容与方法日趋深化和综合 了科普宣传教育,积极撰写科普文章,向公众介绍 与其他的哺乳动物类群相比,翼手目的分类研蝙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保护价值(Wu&Hu, 究相对滞后。在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普遍认为兽类很2000 Zhang& Zhang,2005;, Zhang,2009),另一方 难有新种发现的学界共识背景下,自1992年以来面考虑到蝙蝠的繁殖率低,种群增长缓慢,在野外 全球范围内已发表η8个翼手目新种,且估计今后考察过程中,养成了尽量少采标本,在捕捉到蝙蝠 发表的新种数仍在70种以上( Reeder et a,2007)。活体时及时现场测量有关数据之后在原地放生,或 翼手目新种的发现不仅得益于调查与捕捉方法的仅用打孔器采取翼膜小圆片(不影响其正常生活) 更新(如竖琴网的使用),而且受益于DNA、回声的良好习惯,以身作则地保护蝙蝠种群,努力使得 定位超声波、染色体与计算机统计分析等技术的广对蝙蝠种群的干扰降到最低 泛应用。综合技术的运用使得传统形态学研究方法 保护蝙蝠,非损伤性或无害性取样,不仅是全 不易区分的物种有了鉴别的可能。 球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保护的需要,也是国际动 事实上,许多隐蔽种的发现就是综合研究技术物伦理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蝙蝠区系分类与分布研 运用的结果,我国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好的研究范究专家理应而且能够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并且还 例。 Li et al(2006)对采自中国大陆的小菊头蝠可能创造新的非损伤性取样方法与研究模式 ( R. pusillus)、台湾的单角菊头蝠( R monoceros)、2.6我国翼手目区系分类与分布研究前景 本主岛的角菊头蝠( R cornutus)及冲绳岛的角 管鼻蝠通常体型较小,且主要栖息于树泂中, 菊头蝠琉球亚种(Rε.pⅧmiws)的线粒体细胞色素野外调査难于发现,随着竖琴网在野外调査中使用 b基因的全序列和控制区序列进行支序分析,并结频率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管鼻蝠新种被发现。自 合体型大小及回声定位声波频率的比较,提出最好2005年以来,Eger&Lim(2011)已经从19个已 将它们视为不同的地理亚种而非独立物种的观点。知种中鉴别出了8个独立的种,并且还从2004至 Sun et al(2008)对分布于江西省 Shiyan洞的大耳2007年间采自中国南方的管鼻蝠中描述了3个新 菊头蝠(R. macrotIs)的形态特征、超声波主频率种,这些种不仅在毛色、体型大小、头骨形状、齿 和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型及量度方面与以往描述的种类不同,而且线粒体 了菊头蝠的一个隐蔽种。 Sun et al(2009)还采用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的序列差异也支持其6 期 刘志霄等:中国翼手目动物区系分类与分布研究进展、趋势与前景 691 (2009)在国家基础研究项目经费的支持下与加拿 大和墨西哥的蝙蝠研究专家合作,共同发表了隶属 于非洲−古北区线系(Afro-Palearctic lineage)的楔 鞍菊头蝠(R. xinanzhongguoensis),该新种在我国 西南地区的发现表明菊头蝠属的生物地理历史面 貌比我们之前所认识的要复杂得多。昆明动物所的 Feng et al(2008)在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支持和帮助 下也发表了新种倭扁颅蝠(Tylonycteris pygmaeus)。 此外,东北师范大学的冯江教授在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的资助下与获得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资助 的俄罗斯科学院的蝙蝠研究专家合作,对采自我国 云南省 4 个洞穴中的高颅鼠耳蝠(Myotis siligor￾ensis)进行研究,主要基于阴茎骨的形态特征和颅 骨量度的主成分分析鉴别了一个新种,即栗色鼠耳 蝠(M. badius)(Tiunov et al, 2011)。 综观近年来的研究文献,许多省区都有了专门 的翼手目动物研究组和学术带头人,国内同行之间 的合作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我国翼手目动物的研 究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2.4 研究内容与方法日趋深化和综合 与其他的哺乳动物类群相比,翼手目的分类研 究相对滞后。在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普遍认为兽类很 难有新种发现的学界共识背景下,自 1992 年以来 全球范围内已发表 78 个翼手目新种,且估计今后 发表的新种数仍在 70 种以上(Reeder et al, 2007)。 翼手目新种的发现不仅得益于调查与捕捉方法的 更新(如竖琴网的使用),而且受益于 DNA、回声 定位超声波、染色体与计算机统计分析等技术的广 泛应用。综合技术的运用使得传统形态学研究方法 不易区分的物种有了鉴别的可能。 事实上,许多隐蔽种的发现就是综合研究技术 运用的结果,我国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好的研究范 例。Li et al (2006) 对采自中国大陆的小菊头蝠 (R. pusillus)、台湾的单角菊头蝠(R. monoceros)、 日本主岛的角菊头蝠(R. cornutus)及冲绳岛的角 菊头蝠琉球亚种(R. c. pumilus)的线粒体细胞色素 b 基因的全序列和控制区序列进行支序分析,并结 合体型大小及回声定位声波频率的比较,提出最好 将它们视为不同的地理亚种而非独立物种的观点。 Sun et al(2008)对分布于江西省 Shiyan 洞的大耳 菊头蝠(R. macrotis)的形态特征、超声波主频率 和细胞色素 b 基因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 了菊头蝠的一个隐蔽种。Sun et al(2009)还采用 DNA 分析技术对分布于我国的 32 个菊头蝠科和蹄 蝠科的物种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小蹄蝠(或果树蹄 蝠)(Hipposideros pomona)、无尾蹄蝠(Coelops frithi)和三叶小蹄蝠(Aselliscus stoliczkanus)这 3 个物种的种内线粒体细胞色素 b 基因的差异高达 5%以上,这预示着它们可能存在隐性多样性 (cryptic diversity),另一方面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 的两个物种,如大耳菊头蝠种组(R. macrotis group) 物种之间的序列差异却很低(0.79%—1.06%)。 更值得注意的是,从发表在国内期刊上的论文 来看,即使是省级新记录的报道也已不再是内容单 一的形态学描述,也多涉及到形态学数据的多变量 比较分析,以及染色体组型、阴茎骨的特征或超声 波频率特征等综合性的内容。 2.5 标本采集过程中物种保护意识明显增强 鉴于翼手目动物特殊的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 民众往往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甚至因产生 误解而驱逐或捕杀蝙蝠,破坏蝙蝠资源。 21 世纪以来,我国的蝙蝠研究学者一方面加强 了科普宣传教育,积极撰写科普文章,向公众介绍 蝙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保护价值(Wu & Hu, 2000; Zhang & Zhang, 2005; Zhang, 2009),另一方 面考虑到蝙蝠的繁殖率低,种群增长缓慢,在野外 考察过程中,养成了尽量少采标本,在捕捉到蝙蝠 活体时及时现场测量有关数据之后在原地放生,或 仅用打孔器采取翼膜小圆片(不影响其正常生活) 的良好习惯,以身作则地保护蝙蝠种群,努力使得 对蝙蝠种群的干扰降到最低。 保护蝙蝠,非损伤性或无害性取样,不仅是全 球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保护的需要,也是国际动 物伦理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蝙蝠区系分类与分布研 究专家理应而且能够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并且还 可能创造新的非损伤性取样方法与研究模式。 2.6 我国翼手目区系分类与分布研究前景 管鼻蝠通常体型较小,且主要栖息于树洞中, 野外调查难于发现,随着竖琴网在野外调查中使用 频率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管鼻蝠新种被发现。自 2005 年以来,Eger & Lim(2011)已经从 19 个已 知种中鉴别出了 8 个独立的种,并且还从 2004 至 2007 年间采自中国南方的管鼻蝠中描述了 3 个新 种,这些种不仅在毛色、体型大小、头骨形状、齿 型及量度方面与以往描述的种类不同,而且线粒体 DNA 细胞色素 C 氧化酶亚基的序列差异也支持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