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教育与价值认同 河海大学”基础”课道德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陈继红,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南京,21098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国传统道德教育 河海大学历来有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课程改革得到了多方位的支持。回顾十年来的课程建设历程,2000年,“思修课”被 作为校重点课程立项:2004年,“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改革实践”获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江苏省优秀二类课程,同年作为校精品课程立项,并被纳入校本科教育质量服务体系;2007 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被列入校“十一五”一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08年,在 校课程评估中获得优秀:2009年,”基础”课被纳入校优秀课程群建设,获校优秀教学成果 特等奖 我校“基础”课课程建设在多年的教学探索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尤其是在道德教育 方面形成了独有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机制。 、德行教育:“基础”课道德教育的合理定位 道德教育是“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承载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对之进行合理的定 位,是当前教学实践中既颇具争议、又应该统一认识的问题。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存在两种 颇为流行的价值倾向,其一,由于“基础”课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知识传授,加之教材本 身对于“知识基础”的强调,将道德教育直接定位为知识教育已成为当下的一种重要倾向 基于此,相当一部分老师致力于从伦理学的角度对教材中的道德原则与规范进行理论提升, 期冀以此弥补教材中相关内容知识性不足的特质,进而在明确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的分界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基于提升”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将”基础”课道德教 育定位为生活教育亦有相当的市场。基于此,亦有相当一部分老师致力于教学方法改革的研 究,力图以直面生活的教学内容与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我们认为,这两种 定位思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基础”课的总体效果,但是却存在明显的偏弊:前者因 为过于强调道德知识的学术性而忽略了其作为实践理性的特质,后者则因为过于强调道德教 育的实用性而削弱了道德内容的知识特征。两者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基础”课道德教育难 以打动学生的心灵而获得价值认同,学生们普遍将之视为一个不得不完成的学习任务。这种 价值认同危机将使道德教育沦为单向的价值灌输。 我们认为,借鉴儒家的道德教育理论,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儒家对道德教育有 个定位——“德行教育”,从《周礼》、《论语》直至《朱子语类》,这一思想逐渐得以完善。 儒家认为,道德教育有两个基本维度——“德教”与“行教”。所谓“德教”,即系统的道德 知识传授,其侧重点在于具有普适性的人伦日用之道,其直接目标是“在心为德”,即使受 教育能够在内心自觉认同教育者所传播的道德知识,以此提升道德认知水平;所谓“行教” 即道德行为的引导与训练,其侧重点在于日常生活行为,其直接目标是“施之为行”,即使 受教育者将内心对道德知识的价值认同转化为外部行为。“德教”与“行教”共同构成了 个循序渐进的完整的道德教育过程,以获得受教育者的价值认同为终极目标指向,具体而言, 在心为德”是价值认同的内在维度,“施之为行”是价值认同的外在维度。儒家此种“德德行教育与价值认同 ——河海大学”基础”课道德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陈继红,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南京,210098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国传统道德教育 河海大学历来有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课程改革得到了多方位的支持。回顾十年来的课程建设历程,2000 年,“思修课”被 作为校重点课程立项;2004 年,“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改革实践”获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江苏省优秀二类课程,同年作为校精品课程立项,并被纳入校本科教育质量服务体系;2007 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被列入校“十一五”一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08 年,在 校课程评估中获得优秀;2009 年,”基础”课被纳入校优秀课程群建设,获校优秀教学成果 特等奖。 我校“基础”课课程建设在多年的教学探索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尤其是在道德教育 方面形成了独有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机制。 一、德行教育:“基础”课道德教育的合理定位 道德教育是“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承载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对之进行合理的定 位,是当前教学实践中既颇具争议、又应该统一认识的问题。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存在两种 颇为流行的价值倾向,其一,由于“基础”课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知识传授,加之教材本 身对于“知识基础”的强调,将道德教育直接定位为知识教育已成为当下的一种重要倾向。 基于此,相当一部分老师致力于从伦理学的角度对教材中的道德原则与规范进行理论提升, 期冀以此弥补教材中相关内容知识性不足的特质,进而在明确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的分界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基于提升”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将”基础”课道德教 育定位为生活教育亦有相当的市场。基于此,亦有相当一部分老师致力于教学方法改革的研 究,力图以直面生活的教学内容与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我们认为,这两种 定位思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基础”课的总体效果,但是却存在明显的偏弊:前者因 为过于强调道德知识的学术性而忽略了其作为实践理性的特质,后者则因为过于强调道德教 育的实用性而削弱了道德内容的知识特征。两者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基础”课道德教育难 以打动学生的心灵而获得价值认同,学生们普遍将之视为一个不得不完成的学习任务。这种 价值认同危机将使道德教育沦为单向的价值灌输。 我们认为,借鉴儒家的道德教育理论,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儒家对道德教育有一 个定位——“德行教育”,从《周礼》、《论语》直至《朱子语类》,这一思想逐渐得以完善。 儒家认为,道德教育有两个基本维度——“德教”与“行教”。所谓“德教”,即系统的道德 知识传授,其侧重点在于具有普适性的人伦日用之道,其直接目标是“在心为德”,即使受 教育能够在内心自觉认同教育者所传播的道德知识,以此提升道德认知水平;所谓“行教” 即道德行为的引导与训练,其侧重点在于日常生活行为,其直接目标是“施之为行”,即使 受教育者将内心对道德知识的价值认同转化为外部行为。“德教”与“行教”共同构成了一 个循序渐进的完整的道德教育过程,以获得受教育者的价值认同为终极目标指向,具体而言, “在心为德”是价值认同的内在维度,“施之为行”是价值认同的外在维度。儒家此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