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行教育”的定位由于直面日常生活需要,且兼顾了“德”与“行”这两个方面,不但避免了 道德知识与生活需要脱节的可能性,亦解决了日常生活行为因为缺乏道德理论的指导而流于 偏失之弊病。由此,道德教育由于其浓重的人伦日用的意蕴而易于打动人心,最终能够获得 受教育者的价值认同。而这种价值认同正是道德教育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 我们认为,借鉴儒家理论,以“德行教育”作为“基础”课道德教育的合理定位,无疑 可以为解决当前存在的价值认同危机开出一剂良方。 二、推动”基础”课德行教育的教学实践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实施了“2+1”的教学模式,将“基础”课分为两个教学模 块:2个学分的理论讲授与1个学分的实践活动。这一教学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德行教育” 的实施,通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机制三个方面的改革,使“基础”课道德教育获得 了学生的价值认同 1、在学术性与应用性的内在融合中把握“德教”内容 在”基础”课中,“德教”即理论讲授环节,其直接目标亦是“在心为德”,即使大学生 将外在的道德知识转化为内心的自觉认同,从而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我们认为,实现这一目 标的重要前提是教师对道德教育内容的准确把握。基于此,我们力图在学术性与应用性的内 在融合中把握“德教”内容,以此获得大学生内在的价值认同 其一,在教材的基础上提升道德知识的学术内涵,使“德教”契合于大学生的接受能 力。从教材内容来看,道德知识的设置中存在着一个问题:即学术性严重不足。由于篇幅的 限制,教材编写者们试图以短短两章半的篇幅阐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社会 公德、职业道德、婚恋道德,而这些内容皆有相当的自足性,其内在涵蕴显然无法在教材中 得以充分的展示。由是,教材中的道德知识只是一种宏大叙事式的提炼与概括,而非学理性 的阐释。这种学术性的匮乏导致了两个问题: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阅读能 力与知识储备,从字面上理解教材内容并非难事。同时,由于普遍缺乏学术基础,他们并不 能从知识层面把握教材中所阐述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如果缺乏有效的引导,他们极易将 道德知识误解为无须通过理论讲授即可理解的常识性内容而产生废学的思想。另一方面,由 于不能在深度与广度上清晰地显示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的分界,教材中的不少知识点让学生 有似曾相识之感,这必将引发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由是,如果缺乏学术性的支撑,“德教 内容必然与大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所疏离,如此将在很大程度上消解“德教”的意义。 我们的做法如下:一是正确把握学术内涵提升的合理边界。以大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 如果过于强调“德教”内容的学术内涵,很可能会导致道德知识的形上化趋向,其直接后果 是:抽象而枯躁的道德理论将扑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基础”课道德教育则完成变 成伦理学知识传授。基于此,我们为学术内涵提升设置了一个边界,即将道德知识的学术内 涵控制在大学生的接受能力之内,避免对学术性的过度张扬。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有选择地对 道德知识进行学术内涵的提升。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对教材所涉及的所有道德知识进行 学术内涵的提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基于此,我们设定了如下思路:兼顾“点”与“面”, 有选择地提升道德知识的学术内涵。对于教材中涉及的核心范畴,如“道德”、“诚信”、“荣 辱”、“集体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我们力图从伦理学的角度深 入阐释它们的内涵,使学生能够从知识层面理解所有的核心范畴:对于教材中涉及的道德问 题,我们从中选择了若干专题,以类似于学术讲座的方式进行理论讲授,如“儒家仁德漫谈” 中西文化视野中的社会公德”、“诚信美德与大学生活”、“大学生的爱情、婚姻与性”等 使学生对于道德问题的思考从常识性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三是以研究型学习作为课堂教 学的延伸。我们选择了近三十本通俗易懂的学术著作为”基础”课课外阅读的参考书目,其行教育”的定位由于直面日常生活需要,且兼顾了“德”与“行”这两个方面,不但避免了 道德知识与生活需要脱节的可能性,亦解决了日常生活行为因为缺乏道德理论的指导而流于 偏失之弊病。由此,道德教育由于其浓重的人伦日用的意蕴而易于打动人心,最终能够获得 受教育者的价值认同。而这种价值认同正是道德教育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 我们认为,借鉴儒家理论,以“德行教育”作为“基础”课道德教育的合理定位,无疑 可以为解决当前存在的价值认同危机开出一剂良方。 二、推动”基础”课德行教育的教学实践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实施了“2+1”的教学模式,将“基础”课分为两个教学模 块:2 个学分的理论讲授与 1 个学分的实践活动。这一教学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德行教育” 的实施,通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机制三个方面的改革,使“基础”课道德教育获得 了学生的价值认同。 1、在学术性与应用性的内在融合中把握“德教”内容 在”基础”课中,“德教”即理论讲授环节,其直接目标亦是“在心为德”,即使大学生 将外在的道德知识转化为内心的自觉认同,从而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我们认为,实现这一目 标的重要前提是教师对道德教育内容的准确把握。基于此,我们力图在学术性与应用性的内 在融合中把握“德教”内容,以此获得大学生内在的价值认同。 其一,在教材的基础上提升道德知识的学术内涵,使“德教”契合于大学生的接受能 力。从教材内容来看,道德知识的设置中存在着一个问题:即学术性严重不足。由于篇幅的 限制,教材编写者们试图以短短两章半的篇幅阐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社会 公德、职业道德、婚恋道德,而这些内容皆有相当的自足性,其内在涵蕴显然无法在教材中 得以充分的展示。由是,教材中的道德知识只是一种宏大叙事式的提炼与概括,而非学理性 的阐释。这种学术性的匮乏导致了两个问题: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阅读能 力与知识储备,从字面上理解教材内容并非难事。同时,由于普遍缺乏学术基础,他们并不 能从知识层面把握教材中所阐述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如果缺乏有效的引导,他们极易将 道德知识误解为无须通过理论讲授即可理解的常识性内容而产生废学的思想。另一方面,由 于不能在深度与广度上清晰地显示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的分界,教材中的不少知识点让学生 有似曾相识之感,这必将引发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由是,如果缺乏学术性的支撑,“德教” 内容必然与大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所疏离,如此将在很大程度上消解“德教”的意义。 我们的做法如下:一是正确把握学术内涵提升的合理边界。以大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 如果过于强调“德教”内容的学术内涵,很可能会导致道德知识的形上化趋向,其直接后果 是:抽象而枯躁的道德理论将扑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基础”课道德教育则完成变 成伦理学知识传授。基于此,我们为学术内涵提升设置了一个边界,即将道德知识的学术内 涵控制在大学生的接受能力之内,避免对学术性的过度张扬。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有选择地对 道德知识进行学术内涵的提升。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对教材所涉及的所有道德知识进行 学术内涵的提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基于此,我们设定了如下思路:兼顾“点”与“面”, 有选择地提升道德知识的学术内涵。对于教材中涉及的核心范畴,如“道德”、“诚信”、“荣 辱”、“集体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我们力图从伦理学的角度深 入阐释它们的内涵,使学生能够从知识层面理解所有的核心范畴;对于教材中涉及的道德问 题,我们从中选择了若干专题,以类似于学术讲座的方式进行理论讲授,如“儒家仁德漫谈”、 “中西文化视野中的社会公德”、“诚信美德与大学生活”、“大学生的爱情、婚姻与性”等, 使学生对于道德问题的思考从常识性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三是以研究型学习作为课堂教 学的延伸。我们选择了近三十本通俗易懂的学术著作为”基础”课课外阅读的参考书目,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